還不知道:石達開明知去四川是死路一條為什么還要去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石達開從天京出走后,歷時7年,轉戰(zhàn)了15個省,最后決定去四川。但是石達開還沒有進入四川,就在大渡河邊全軍覆滅。
(石達開劇照)
說起來,石達開去四川,并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歷史上在四川建立的政權,沒有一個能夠發(fā)展成全國性的政權(當年劉邦從漢中出發(fā),最后獲得了天下。但嚴格地說,漢中并不屬于四川,同時劉邦獲得天下也有些僥幸),而且這些政權沒法長久就會滅亡。在石達開之前,已經(jīng)無數(shù)次證明了這件事,石達開本人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梢?,為什么他還要貿(mào)然去四川?以至于還沒有走進四川,就全軍覆滅。石達開這樣做,不是自取滅亡嗎?
要搞清楚石達開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錯誤選擇,我們得看看石達開從天京出走的一些情況。
其實,石達開雖然從天京出走,和洪秀全分開了,但是他的做法一直非常奇怪,是歷史上別人從來沒做過的。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者,如果離開了之前的首領,一定會選擇稱王、稱帝之類。比如武臣離開陳勝,自封為趙王。劉秀離開劉玄,也是明確地亮旗幟稱帝。
為什么離開了之前的首領,要選擇亮旗幟稱王稱帝呢?因為這樣一來,才會給世人一個明確的信號,世人才知道,跟著你干,是有奔頭的。將來你做大當皇帝了,好歹自己可以封侯拜相,封妻蔭子。就算戰(zhàn)死了,妻子兒女也可以沾光得福蔭。
可是,石達開一直沒有明確亮旗幟。這實際上也是石達開最后力量越來越小,隊伍越來越少,以至于全軍覆滅在大渡河邊最重要的原因。
(洪秀全劇照)
那么,石達開為什么不這樣做呢?
我認為,這是由石達開自身的性格決定的。
石達開是個很講江湖義氣的人。當時他之所以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就是因為洪秀全親自上門邀請他。他出于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想法,支持洪秀全而加入了。雖然加入了,但其實他從來不信洪秀全拜上帝教那一套。在天京事變中,洪秀全猜忌、限制,乃至打擊他的做法,讓他非常生氣,因而才負氣離開。
總之,石達開身上更多的是江湖義氣,而不是古代知識分子具有的那種忠孝思想。如果他有忠孝思想,那么他就應該極力擁護洪秀全。不管洪秀全做得對,還是不對,他都不該評判。而且,他還要反復收斂自己,樹立洪秀全的權威。就像當年蕭何為了樹立劉邦的權威,“自污”自己一樣。如果他這樣做,洪秀全一定不會猜忌他,他也不用離開天京了。
具有忠孝思想的人,還有一個反面極端,就是自己做大當王,讓別人忠于自己。石達開要是這樣,他離開洪秀全后,就應該明確亮旗幟,稱王或者稱帝。
但是,因為石達開是江湖義氣,他覺得他離開洪秀全,是站在正義的立場上。如果離開洪秀全后,自己占山頭,亮旗幟,那樣的話,別人一定會說他動機不純。他可不想受別人這個話。
因此,石達開離開天京后,一直以太平天國“通軍主帥”的名義作戰(zhàn)。而且,他的每次作戰(zhàn),都是為了配合太平天國的主力部隊來進行的。包括他進攻浙閩,包括他發(fā)動寶慶會戰(zhàn),都是為了牽制清軍,讓清軍無法一心一意地圍剿天京。
石達開這種配合太平天國主戰(zhàn)場的行動,所起的效果是明顯的。太平天國能夠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等重大勝利,都是因為石達開牽制了清朝大量兵力的緣故。
(李秀成劇照)
不過,石達開雖然極力牽制清朝的兵力,為太平天國主力減壓。但是,洪秀全卻并不買石達開的賬。無論是石達開進軍浙閩,還是寶慶會戰(zhàn),洪秀全都沒有派軍援助石達開。不但沒有派軍援助他,而且還把李秀成、陳玉成、楊輔清等大將紛紛從石達開身邊調(diào)走,讓石達開越來越缺少大將,因此多次打仗都不勝。
就算這樣,石達開也從來沒有埋怨過洪秀全,依然想辦法積極配合洪秀全作戰(zhàn)。而他之所以去四川,也正是配合洪秀全的表現(xiàn)。
雖然去了四川后,無法做大。但是石達開從來沒想過要做大。他想的也就是去了四川后,能夠把戰(zhàn)場拉開,和太平軍主力互為犄角,從而有效地牽制清軍。同時因為有山川之險,他可以確保不敗,再不會出現(xiàn)寶慶會戰(zhàn)那樣的慘敗。只要太平軍主力能夠做大,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石達開實在是一個無私的人。但是他的無私,卻并不能在戰(zhàn)場上轉化為勝勢,以至于最終全軍覆沒。而直到全軍覆滅之際,石達開依然在講江湖義氣。他毅然自行前往清軍軍營,和清軍談判。希望用自己的命,保護最后的兩千將士不被清軍屠殺。
可惜,虎狼一樣的清軍,最終不但殺了他,也殺了那兩千將士……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清史稿》)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