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斫ㄎ牡鄣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失敗以后,他本人不僅丟掉了皇位,而且下落不明,生死存疑。但是卻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令人震撼的現(xiàn)象,建文朝的很多大臣要么自愿為建文帝殉難而死,其中就包括方孝孺、齊泰、黃子澄、胡閏等人。要么拒絕向朱棣投降,隱遁民間。
根據(jù)記載,其中有大約110人殉難而死,463個人拒不投降。
朱允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吸引這些心比天高的大臣們?yōu)樗龅竭@一步呢?筆者就來給大家談談這背后的原因。
建文帝重視文化,提高了文人的地位
建文帝自幼接受傳統(tǒng)儒家的教育,是一個典型的儒生。在他的潛意識里,文化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所以他對知識分子非常敬重。
他當上皇帝以后,對這些知識分子就采取了一種比較寬松的政策。他鼓勵這些大臣積極建言獻策,想怎么講就怎么講,只要不當眾說一些大逆不道的話,不會對他們采取任何處罰措施。甚至他本身親自做出示范,通過每天和方孝孺等人談論國家法度的方式,鼓勵這些人大膽建言。
據(jù)《明史》記載:“日與方孝孺輩論周官法度”。
建文帝的這種做法和朱元璋就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朱元璋時期重武輕文,并且大興文字獄,搞得朝堂上人心惶惶,把這些大臣也惹得敢怒不敢言。而建文帝則發(fā)其道而行之,創(chuàng)造了一個比較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讓大臣們如沐春風。
在受到建文帝的禮遇以后,大臣們覺得建文帝真是一位千古難遇的好皇帝,不僅受到了尊重,而且自己的才能也終于有了發(fā)揮的余地。
所以他們肯拼了命的來效忠這位好皇帝。
建文帝體恤百姓
建文帝當政以后,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來保證老百姓的利益。他當政的第一年,就發(fā)布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命令,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他做了什么:
據(jù)《明史》記載:“詔告天下,舉遺賢。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度疾者官為牧養(yǎng)。重農(nóng)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振罹災貧民,旌節(jié)孝,瘞暴骨,蠲荒田租”。
意思就是說招募民間的人才入朝為宮,賞賜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米面衣服等生活必需品,由官府贍養(yǎng)鰥寡孤獨者,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興辦學校,發(fā)展教育,并且加大對官吏的考核力度。然后賑濟災民,嘉獎孝子,減免百姓賦稅。
可以看出,這些政策全部是對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好處的。這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減免老百姓的賦稅。在他即位后短短的七個月內,就下了四次命令,來減少賦稅。即“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
除了這些以外,他還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減輕江浙一帶的田賦。因為朱元璋曾經(jīng)為了處罰江浙人民,向這里征收的田賦遠遠高于全國其他地方。建文帝覺得這么做不對,對江浙人民很不公平,就下令減輕了很多。
所以說當時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對建文帝感恩涕零。而全國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同樣得到了建文帝的很多好處,也對他很是感激。
建文帝是明朝正統(tǒng)的接班人
要知道中國古代要想當皇帝必須要符合一個條件,那就是一定要名正言順。滿足這一條件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通過推翻腐朽殘暴的前朝自己打出皇位;第二種老皇帝親自把你選為繼承人。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有資格做皇帝,否則你就是不合法的。
而建文帝恰恰就是朱元璋親自選的皇太孫,朱元璋早早的就宣布在自己死后,讓朱允炆接替自己的位置。所以說建文帝這個皇帝當?shù)拿皂?,合乎法制?/p>
也正因為如此,自古以來就信奉正統(tǒng)觀念的諸位大臣,非常認同建文帝的身份。他們不能接受這么一位合法的皇帝被人推翻,也無法接受自己去認一個篡位的亂臣賊子當皇帝。
分析了以上這些原因,我們可以看出來,建文帝之所以能夠得到上自王公大臣的擁護,下自黎民百姓的愛戴,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擁有一顆仁義之心。他做了很多有利于大臣,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所以這些人非常的認同他。
同時他又是最正統(tǒng)的皇帝。所以當他失敗以后,很多人出于對他的尊敬,要么殉難而死,要么在民間隱逸,堅決不向朱棣妥協(xié)投降。面對這種情況,朱棣除了暴跳如雷以外,也無計可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