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天子出巡是件大事,安全保衛(wèi)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誰膽敢讓天子有點閃失,絕對腦袋搬家。所以,天子出巡,派遣軍隊保衛(wèi)是必要措施。像隋煬帝,三下江南、西巡隴右,動輒三四十萬部隊護駕,這種做法有些夸張,但帶三四萬戰(zhàn)斗力強悍的御林軍隨行,還是有必要的。
然而,在大唐永淳元年(682)卻發(fā)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出巡,竟然只有一名盜賊當保鏢,這是怎么回事呢?
永淳元年,李治的健康狀況極度惡化,生命已進入最后的歲月。武則天為了保證皇帝龍御歸天后,對權(quán)力還能有絕對的掌控,最好將天子調(diào)離首都長安,前往自己經(jīng)營多年的老巢洛陽。于是,她上表高宗,既然已經(jīng)封禪泰山,何不將五岳遍封!應當先封靠近洛陽的中岳嵩山。
這個建議對皇帝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計劃,令李治怦然心動。加之當年關(guān)中發(fā)生了嚴重的饑荒,依照慣例需要去洛陽就食。所以,李治便拖著沉重的病體,與武則天一道前往洛陽。誰知,這竟是李治與長安的訣別!
天子出巡本身就是一件復雜的事情,而這次出巡又與以往不同,對武則天來說有很多麻煩事。
首先,不能派軍隊護駕。因為大唐軍隊當時由戰(zhàn)功赫赫,功勛卓著的裴行儉掌握。而裴行儉早在武則天還是昭儀,與王皇后爭奪皇后位置時,就與長孫無忌站在一起,是鐵桿反對派,武則天的老政敵。派御林軍護駕,裴行儉勢必隨行,這樣一來難保他不在關(guān)鍵時刻從背后捅刀子。
其次,關(guān)中是李唐的老巢,皇家勢力錯綜復雜,在長安武則天掀不起太大的浪,有太多的人掣肘,比如老臣劉仁軌,這也是武則天惹不起的少數(shù)幾個人之一。
一次,李治的新蓋宮殿落成,請劉仁軌前去觀賞,大殿內(nèi)明晃晃豎著許多面鏡子,照出了許多人影。只見劉仁軌十分夸張地跪下進諫:“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鏡子中有許多天子,這是不祥之兆啊!”李治怎能不知他話里有話。
這次出巡無論如何也不能帶他,于是,武則天說服李治,讓劉仁軌留守長安,輔佐太子監(jiān)國。
第三,裴行儉也不帶,劉仁軌也不帶,李治難道病糊涂了?其實,李治雖然性格內(nèi)斂,甚至有些懦弱,但許多年來他一直沒有放棄皇帝的最高權(quán)力,武則天只是參預朝政,決定權(quán)還在皇帝手中。李治臨終依照仍然強調(diào):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才請?zhí)旌筇幚頉Q斷。
可以說,他只是看中了武則天處理朝政的能力,認為自己歸天后,皇位遲早是他的兒子的,他不會想到一個六十歲的老太太有自己當皇帝的野心。所以,他不但不阻止武則天,還幫助她,希望自己歸天后,武則天能幫助他們的兒子鎮(zhèn)住場子。
有了皇帝的支持一切好辦。武則天也有識人之明,找來一個剛出道的八品小官,監(jiān)察御史魏元忠。他后來也成了武則天與中宗兩朝宰相。對他說出了要求:一個兵都不讓帶,還要保證皇帝一行一萬多人的安全!
這個棘手的任務讓魏元忠愁眉不展,坐立不安。但有宰相之才的人就是不一樣,他苦思冥想,急中生智,終于想出了辦法。魏元忠去了牢房,將里面的囚犯問了個遍,終于找到一個心儀之人。此人在河洛地區(qū)殺人越貨,名頭響得很,言行舉止處處流露著江湖大佬的做派。
于是,魏元忠好酒好肉招待著這位江湖大佬,然后告訴他天子將要東巡洛陽,怕路上不安全,想請他給當回保鏢。大佬本以為后半生將在牢房度過,何曾想能攤上這樣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好事!而且,自己在江湖上混跡多年,居然能成為天子保鏢,說出去以后誰敢不給面子!便對魏元忠拍著胸脯應承了下來。
這名江湖大佬也確實有兩下子,又是在自己的地盤上,一路上盜賊們聽說某某大哥給皇帝當保鏢,紛紛放行?;实垡恍幸蝗f多人安全抵達了洛陽。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天皇李治,天后武則天出行竟然用一位江湖大佬護駕,這一曠古奇聞真令人啼笑皆非,在中國歷史上也算空前絕后。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