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崇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魏忠賢是明末的小人物,卻能綻放出“萬丈光芒”,但最后還是被新皇帝清理得無影無終。
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當信王時,對于魏忠賢的惡行,就已經(jīng)有所耳聞。因此,當他被皇兄召入宮中傳位時,魏忠賢就成了他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朱由檢以信王入承大統(tǒng),等待他的是:
“毒霧迷空,荊棘遍地,以孑身出入于刀鋒劍鏈之中”
雖被閹黨勢力所包圍,但年輕的崇禎皇帝處變不驚,靜觀其變。
魏忠賢面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勢變化,有所收斂。在以往的大典中,魏忠賢都會頭戴公候級別的簪纓,名曰“貂蟬冠”。但這次崇禎的上位大典,魏忠賢本分地換上四品補子的太監(jiān)禮服。顯然,魏忠賢希望以這種低姿態(tài)換取崇禎的信任,以此保住既得利益。
崇禎依舊不動聲色,而魏忠賢則畢恭畢敬,諂媚奉承。兩人都在相互試探,并回避沖突。
崇禎正式繼位后,對魏忠賢表面上繼續(xù)優(yōu)待,大致沿用皇兄對他的態(tài)度,使其放松緊惕。但對于魏忠賢的黨羽,崇禎已經(jīng)開始著手處理。
崇禎剛?cè)雽m時,身邊伺候他的人大多都是魏忠賢的勢力。崇禎將這些人分批次撤換,并調(diào)來自己信王府的潛邸舊人:
“信邸承奉,盡易以新銜,入內(nèi)供事——《烈皇小識》”
這樣就擺脫了魏忠賢的監(jiān)視,身邊聚集一批可信之人,也讓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
與此同時,魏忠賢的親信則被崇禎以各種借口清理。比如像裴有聲、李朝歌、王秉恭等人,都是魏黨骨干,有的被明升暗降,換成閑職,有的則被“告老還鄉(xiāng)”。
崇禎還有一個極其關鍵的措施,即“遣散內(nèi)丁”。這是一支由魏忠賢直接調(diào)動的,由宦官組建的宮廷武裝。這只武裝經(jīng)常在宮廷操練,能夠很快地執(zhí)行任務。他們就住在宮廷,皇帝就在他們的包圍圈,一旦作亂,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崇禎將他們遣散,既穩(wěn)定了宮廷,又讓魏忠賢失去了作亂的籌碼。
魏忠賢掌管的東廠,是他最重要的陣地。東廠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gòu),從明成祖時成立以來,其勢力就越來越大。臣子都稱魏忠賢為廠臣,以表示尊敬。
依據(jù)慣例,魏忠賢應的地位在掌印太監(jiān)王體乾之后,但王體乾為了“表忠心”,主動讓魏忠賢在自己之前。兩人狼狽為奸,排除異己,還發(fā)明許多酷刑。許多大臣,受不了他們的嚴刑,當場歸西。
有一天,崇禎問道此事,魏忠賢不敢言語,王體乾回答那些臣子罪有應得。崇禎出言責備,魏忠賢不敢出聲,只是高呼萬歲。
對魏忠賢而言,崇禎的這次責備,代表著一種信號,皇帝的態(tài)度開始轉(zhuǎn)變了。表面上看,皇帝還是對自己很客氣,誰又能想到他什么時候一不高興,就會大開殺戒。
眼看崇禎的皇位一天天穩(wěn)固,魏忠賢已經(jīng)沒有力量將其扳倒。于是,他準備以退為進,向崇禎提出辭職。這是魏忠賢對崇禎的試探,如果崇禎不批準,那就說明他還是信任自己的;如果崇禎批準,那就證明崇禎對自己不再信任。
崇禎看出魏忠賢的那點花花腸子,便拒絕了他的辭呈,說自己剛剛上位不久,還需要廠臣協(xié)助,以安天下。另外,還對他進行一番安撫,勸其盡心盡力,不要多想。魏忠賢看到崇禎的“信任”,因而暫時安心下來。
王體乾看到魏忠賢的辭呈未被批準,于是依葫蘆畫瓢,也提出辭職,也被崇禎否決。這些跡象似乎表明,崇禎對魏黨并沒有起疑心,他們依舊作威作福。他們不知道的是,崇禎比他們想象中的厲害。
在行動之前,崇禎對魏忠賢極力安撫。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已被封為太師寧國公,魏良卿的兒子魏鵬翼還是嬰兒就被崇禎封為少師安平伯。此外,為了消除魏忠賢的戒備心,崇禎還賞賜魏忠賢的侄兒與侄孫丹書鐵券。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試探,魏忠賢已經(jīng)放松了警覺,但崇禎卻發(fā)現(xiàn)他其實是一只紙老虎,徒有其表。
繼位兩個月后,崇禎決定下手了,他先讓臣子彈劾魏忠賢,長久以來對魏忠賢的各種不滿像火山一樣噴發(fā),彈劾魏忠賢的奏折堆滿了御前。
1627年十一月初一,崇禎發(fā)布公告,將魏忠賢定性為大惡之人:
“朕聞去惡務盡,馭世之大權;人臣無將……朕思忠賢等不止窺攘名器,紊亂刑章,將我祖宗蓄積……本當寸磔,念梓宮在殯,姑置鳳陽”
一紙政令,魏忠賢只得卷鋪蓋走人。然而,他沒走幾天,崇禎就來了一招斬草除根。十一月初六,得知皇帝的意思,魏忠賢南行的路上自我了斷。
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九千歲,還是被年輕的崇禎一腳踢翻。
魏忠賢在得意時,眾多小人對其趨之若鶩,那一刻,他已經(jīng)埋下了禍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鏟除忠良的基礎之上,他的品德不配他的高位,眾人對其敢怒不敢言。
魏忠賢享受吹溜拍馬,但沒有改變自己目光短淺的現(xiàn)實。他對自己的定位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他的權力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樓閣,只是皇權的延伸,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他實際上什么也不是。他從未想過皇帝態(tài)度變化之后,自己將會何去何從。
其實,魏忠賢的團隊,不乏聰明之人,他們知道魏忠賢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皇帝遲早會歸西。一旦天啟皇帝去世,魏忠賢這座大廈就會人去樓空,甚至轟然倒塌。因此,他們也多次勸說,趁著鼎盛之時,干脆取而代之。
然而,魏忠賢自詡為大忠之人,從未想過如此不忠之事。等到被崇禎拿下,魏忠賢后悔也為時已晚。
秋媚說:談笑之間,魏忠賢就被崇禎灰飛煙滅,一來是新天子樹立皇威的需要;二來是魏忠賢的行為樹敵太多,已經(jīng)天理難容。天子昏庸不作為,皇權旁落,才有魏忠賢宦官專權的機會。魏忠賢只是皇帝放飛的風箏而已,收與放都由皇帝說了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