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學(xué)年高三下學(xué)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diào)“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作為一個富有審美意味的詞語,在古詩詞中也頻繁出現(xiàn),如“ , ”兩句。
示例:①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②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字、漏字該空不給分)
2.【2023大灣區(qū)二?!棵鎸ξ锸侨朔恰⑹⑺ヅd亡的歷史變遷,古人經(jīng)常在詩詞中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從而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如唐宋詩詞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3.【2023年鄭州三測】"竹”深受中國歷代文人青睞,常常出現(xiàn)于古典詩文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有“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還有“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 / 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四面竹樹環(huán)合 寂寥無人/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4.【2023年鄭州二測】秋天的風(fēng)常常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產(chǎn)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句,這在唐詩宋詞中屢見不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楊柳岸 曉風(fēng)殘月/怎敵他 晚來風(fēng)急
5.【2023年鄭州一測】古代文人喜歡以“酒”寄托情感,表達人生感慨,杜甫和蘇軾分別在《登高》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潦倒新停濁酒杯”和“一尊還酹江月”來以酒寄情。
6.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語文試題
(1)青,是古人喜愛的顏色。一樣的青色入詩,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_________”寫出即將下雨的黑沉陰郁;又用“_______“表現(xiàn)天空的廣闊無邊無際。
(2)銀河又稱銀漢、河漢、星漢、明河等,常常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云青青兮欲雨 青冥浩蕩不見底(2)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7.【2023濟南一?!抗湃顺R栽聰M人,賦予月亮以人的情態(tài),如:“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p>
8.2023屆江西省贛州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意象“杜鵑”和“子規(guī)”常在古詩中出現(xiàn),如李商隱的《錦瑟》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鵑”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中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9.2023屆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2)猿啼高而急,似哭似號,給人以凄哀之感,讓人聽了傷心,所以詩人們常用猿啼表達哀音,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杜鵑啼血猿哀鳴”。
10.福建省漳州市2023屆高三畢業(yè)班第二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古代有“路上行車,水上行船”的說法,而船按照大小功能種類可分為舟、船、舫等,這些名稱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鮮,如“ , ”。
示例: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玉鑒瓊田三萬頃 著我扁舟一葉/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11.2023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二模語文試題
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鳥以抒發(fā)自己悲憤情感的名句是“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12.山東省棗莊市2023年3月高考語文二模試卷
舟作為一種過渡工具。常出現(xiàn)在古詩文中,或承載古人漂泊天涯,或擺渡心靈進入夢鄉(xiāng),如“ ,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重點字:浦)
13.2023屆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鹿”音同“祿”,世人喜好將其作為“長壽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習(xí)性恬淡安靜,文人也常借其表達隱逸情懷。如“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14.福建省廈門市2023屆高三二模語文試題
古詩詞中常以照鏡抒寫年華易老之悲,如“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15.山東省濰坊市2023年高中三年級語文學(xué)科核心素養(yǎng)測評試題
“笛”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詩人常用笛聲表達思鄉(xiāng)之情,“ ”,又如“ ”。
示例1:萬里歸船弄長笛(黃庭堅《登快閣》) 羌笛何須怨楊柳(王之渙《涼州詞》);
示例2:誰家玉笛暗飛聲(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晚秋》)
16.福建省莆田市2023屆高三第二次教學(xué)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
古詩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載體,頻頻出現(xiàn)在文人筆端,如“ , ”。
示例一: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示例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示例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示例四: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17.湖南省郴州市2023屆高三第三次教學(xué)質(zhì)量監(jiān)測語文試卷
(1)白鷗作為“閑客”,具有與人親善,溫柔敦厚,以及自由不受拘束的形象特點,如黃庭堅《登快閣》中 ” ”;杜甫《客至》中“ ”。
(2)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司馬遷在《報任安書(節(jié)選)》中談到《詩經(jīng)》三百篇的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緣由是“ ”,在《屈原列傳》中也寫到愛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離騷》的緣由是“ ”。
(3)春晚《滿庭芳·國色》點燃“色彩新潮流”,而色彩的運用,在古詩詞中很常見,既能寫景,又能很好地抒發(fā)作者的情感。如“ , ”。
【答案】(1)此心吾與白鷗盟但見群鷗日日來(重點字:盟)(2)大底(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蓋自怨生也(重點字:憤)(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重點字:藍)
18.2023屆山東省新高考聯(lián)合質(zhì)量測評高三下學(xué)期聯(lián)考語文試題
(2)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詞人由“江水”聯(lián)想到“眼淚”,用“ , ”兩句將無限哀痛、滿腹幽怨巧妙地傳達出來。
(3)“鐵衣”是古代用鐵甲制成的戰(zhàn)衣,也借指戰(zhàn)士,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邊塞或征戰(zhàn)的詩詞題材中,如“ , ”。
【答案】(2)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3)①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李白《從軍行·其二》)②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③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高適《燕歌行》)④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樂府詩《木蘭詩》)⑤百戰(zhàn)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陸游《秋興》)
19.2023屆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高三下學(xué)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古代詩文中對音樂的描寫屢見不鮮,如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以蛟龍與人的反應(yīng)側(cè)面寫洞蕭的藝術(shù)感染力。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20.(2023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語文適應(yīng)性練習(xí)六)
琴是一種古老的撥弦樂器,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載體之一,“琴”字常出現(xiàn)在古代詩歌中,如“______,______”?!緟⒖即鸢浮狂厚皇缗偕阎?/p>
21.【2022新高考二卷海南版】古代京城百業(yè)興旺,精英薈萃,又被稱為“京華”,這一美稱,在唐宋詩詞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惟悴)
22.【2022新高考一卷江蘇版】自然界鳥類的啼鳴有時會引發(fā)人們的悲思愁緒,這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鮮,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23.【2022新高考二卷重慶版】花與鳥既是傳統(tǒng)繪畫作品中的重要題材,又常常在古代詩歌中對舉出現(xiàn),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24.【2021新高考二卷遼寧版】古代的詩人受到《楚辭湘夫人》“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啟發(fā),創(chuàng)造出“落木”一詞,以指代落葉。該詞在古典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5.【2021淄博一模】杜甫《登高》中“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與陸游《書憤》中“鏡中衰鬢已先斑”一句,都寫到了作者鬢發(fā)變白,年華老去。
26.【2022日照二模】古詩詞中常常用頭發(fā)斑白表現(xiàn)詩人的愁苦,如“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27.【2021日照一模】詩人登高抒懷,吟詠出豪邁之句。杜甫《登岳陽樓》中“乾坤日夜浮”寫詩人四面眺望,仿佛天地萬物都在湖水之上;黃庭堅《登快閣》中“落木千山天遠大”寫詩人葉落時節(jié)登高遠望,天地更顯廣闊無邊。
28.【2022北京海淀一模】中國古代文人有登高望遠的情結(jié),他們登高攬勝,寄托情志。杜甫登臨岳陽樓,面對“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頓生憂國之思;黃庭堅登上快閣,看落木千山、澄江月明,而生歸隱江湖之念,最后吟唱道“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29.【2022北京豐臺一模】古人登高,情懷各異:杜甫在《登高》中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兩句,從時間和空間著筆,極寫飄泊孤獨與年老多病之悲;黃庭堅在《登快閣》中則以“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兩句,表明自己決意歸隱江湖、不存世俗機心的情懷。
30.【2022淄博二?!勘本?022年冬殘奧會獎牌設(shè)計融入了中國玉璧元素,“玉”質(zhì)細而堅硬、溫潤而有光澤,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如“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31.【2022廣東深圳二?!俊扒屣L(fēng)”拂面,撩動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詩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兩句是“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32.【2022廣東佛山二?!俊瓣@干”一詞多意,既有縱橫交錯的意思,亦可指欄桿。含有“闌干”一詞的精彩詩句有“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33.【2022河北石家莊一模】在所有兵器中,劍的意象與詩詞結(jié)合得十分緊密,古代詩人經(jīng)常借劍的意象來表達尚武精神報國精神等多種思想感情,如詩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34.古詩文以“月”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達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渲染分別時的凄涼;“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女演奏技藝高超,樂曲結(jié)束,聽者還沉浸在其中;“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襯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用樂景襯托白居易身居貶謫之地的孤獨;李煜《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寫出了又一個春天來到,而往事卻不堪回首的無奈。
35.古典詩詞中常用“明月”這一意象或表達游子、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時空,或象征高潔的人格等,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36.“月”這一物象,在文人筆下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古詩詞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語句有“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等。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37.古代遷客騷人流連于山水之間,借以吟詠情性,舒展身心,發(fā)散出一種高度的生命意識、民族意識和責(zé)任感。這些借景抒情的詩文常常借用“松”這個意象,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38.“水”具有剪切不斷、永不停息、無休無止等特點,在古代詩人筆下,“水”成了常見的喻愁對象。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39.【2022濰坊二?!孔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颍簧釙円?。”從此之后,古典詩詞常以“水”這一抒情意蘊來比喻時光流逝,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40.【2022廣東茂名二?!抗诺湓娫~中常用“流水”這一意象比喻時光的流逝,或指代知音,或表達不盡的愁情,或以景襯情,如“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41.“春江”蜿蜒多姿,動人心弦,是詩人鐘愛的意象,頻繁在古詩詞中出現(xiàn),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42.“滄?!苯?jīng)常出現(xiàn)在唐宋詩文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或展現(xiàn)寬闊胸襟,或寄托憂思情懷,或抒發(fā)離情別緒等,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43.【2021北京東城一?!棵鎸L滾長江,詩人常會聯(lián)想起歷史上的風(fēng)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想到了“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想到的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44.面對浩浩長江和滔滔黃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無數(shù)詩情畫意來,如李白《將進酒》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蘇軾《赤壁賦》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45.【2022廈門質(zhì)檢】洲、汀、渚,指水濱或水中之地,常有禽鳥飛翔、棲停于其上,古代詩文中對此多有描寫,如“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46.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詩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等,不勝枚舉。(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張老師的語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47.心系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家國情懷是華夏兒女的精神原鄉(xiāng),因而“山河”一詞作為家國的代名詞頻繁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48.【2022濰坊一?!筷P(guān)山,指關(guān)塞山河,也指遙遠的地方。該意象在唐宋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詩人往往借此抒發(fā)愁苦悲凄之情,如“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49.【2022臨沂二?!窥p鴣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人的滿腔愁緒,因此“鷓鴣”成為詩人詞客表情達意的常用意象,如“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50.【2022德州二模】杜鵑又稱子規(guī),是中國古典詩詞中一種常見的意象。古人常用它表達哀怨凄涼之情,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51.《列子·皇帝》記述鷗鳥與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與鷗訂盟表示歸隱之志。于是“鷗”的意象便引入詩歌之中,如黃庭堅《登快閣》“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52.唐詩中雁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它可以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也可以代指書信,傳達情意,還可以喻人生的凄涼悲苦,如“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3.【2022濟南一?!课覈糯姼柚杏谩霸场迸c“鳥”共同描寫景物、營造氛圍的寫法較為常見,如“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54.“鹿”音同“祿”,世人喜好將其作為“長壽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習(xí)性恬淡安靜,文人也常借其表達隱逸情懷,如“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55.“蛟”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平時棲隱在深淵之中,能騰云駕霧,興風(fēng)化雨。古代詩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蛟的身影,例如:“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56.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是我國漢族的民族圖騰,也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我國龍文化源遠流長,“龍”在古詩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57.【2022德州一模】荷花,也稱芙蓉、蓮花,歷來為文人所青睞,或用以描繪優(yōu)美風(fēng)光,或用以象征高潔品格,或用以比喻美好理想,比如“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58.美學(xué)家朱光潛說,“杏花”能夠讓人想到“秀麗”“神韻”等詞,是一個意蘊豐富的美學(xué)意象?!靶踊ā币辉~在古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59.【2021南京三?!織髦燎锒~紅,其色如醉,令文人墨客情思翩翩,因而成為古代詩詞曲中常見意象。請舉出兩個借“楓”傳情達意的句子:“曉來誰染霜林醉”、“青楓浦上不勝愁”。(停車坐愛楓林晚)
60.古詩詞中,“東風(fēng)”一詞既可指“東方刮來的風(fēng)”,也可指“春風(fēng)”,前者如“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后者如“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61.東風(fēng)在古詩中經(jīng)常用來形容春風(fēng),比如“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等,請再舉出一例:“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62.自古以來,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節(jié)。借助秋景表達內(nèi)心悲傷的詩句不勝枚舉,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寫出了秋天的凄清。(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63.樽”指酒杯,也寫成“尊”,在古代詩文中多指代飲酒,并以此表達作者飲酒時的心情,比如“金樽清酒斗十千”或“一尊還酹江月”。 (舉匏樽以相屬//樽酒家貧只舊醅)
64.【江蘇六校聯(lián)考】玉箸,亦作玉筯,意思是玉制的筷子。在古典詩詞中常作為富麗堂皇的意象,或被用來比喻思婦的眼淚。比如唐人的詩句“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
65.李白詩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難(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詩常用“濁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濁酒杯”,一清一濁,可看出二人現(xiàn)實境遇和生命情懷的不同,清濁之殊,恰是仙圣之別。
66.“絲竹”是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古人喜歡音樂,常以“絲竹”入詩,借其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情感,請寫出包含這一意象的唐代詩句,如“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67.“管弦”本是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的管樂和弦樂的統(tǒng)稱,古代詩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樂來抒發(fā)情感,例如“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
68.【2022濟寧二?!堪拙右住杜眯小泛屠钯R《李憑箜篌引》都是描寫音樂的名作,前者的“鐵騎突出刀槍鳴”,用戰(zhàn)場上的廝殺場面描摹琵琶的錚鳴之聲,驚心動魄;后者的“芙蓉泣露香蘭笑”,以有形的花容摹寫無形的樂聲,形神兼?zhèn)洹?/p>
69.【2021江蘇七市調(diào)測】古人善于借“雨”來描寫音樂。如《李憑箜篌引》中“石破天驚逗秋雨”一句以“雨”烘托箜篌聲沖破云天的氣勢,又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一句用“雨”形容琵琶聲的沉重急促。
70.【2022陜西商洛二?!抗旁娫~中采用以聲寫聲的手法來表現(xiàn)“樂器”聲音的美妙詩句數(shù)不勝數(sh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71.【2022江蘇常鎮(zhèn)四市調(diào)研】在古詩詞中,樂曲名也可成為表情達意的意象,如“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72.“鐵衣”是用鐵甲編成的戰(zhàn)衣,也借指戰(zhàn)士。在古詩詞中,透過“鐵衣”,我們仿佛可以看到邊塞將士不畏嚴(yán)寒、刻苦訓(xùn)練、奮勇殺敵的身影,如“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73.“角”為古時軍中用以傳達命令的樂器,也是中國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如“漸黃昏,清角吹寒”。(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74.【2022T8二次聯(lián)考】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種樂器,它發(fā)出的聲音凄切哀婉,象征凄婉的思念之情。唐代的邊塞詩人常用它來表達征夫?qū)亦l(xiāng)的思念,如“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75.古代衣服因為原料質(zhì)地,制成后較為硬挺,穿著前需置于石上舂搗,使之柔軟,稱為“搗衣”。古典詩詞中常用“搗衣”或“砧聲”來表現(xiàn)婦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懷鄉(xiāng)、征人對常年征戰(zhàn)不滿等情緒,比如唐人的詩句“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76.“扁舟”是中國古典詩文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載,又是羈旅之愁的寄托,如“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77.【2021揚州調(diào)測】“扁舟”不滯于物,從流飄蕩,常引起詩人的感喟:或有漂泊之意,或有悠然之感。唐詩中的“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就曾表達了類似的感慨。(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78.【2021江蘇百校聯(lián)考】舟不僅載詩人遠游,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當(dāng)詩人孤獨的時候,舟便成了他們表達情感的重要物象,如“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79.【2022沈陽二模】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詩文中。李白《蜀道難》中“捫參歷井仰脅息”一句用星宿的觸手可及寫蜀道之高。蘇軾《赤壁賦》中“徘徊于斗牛之間”一句則用星宿給月亮定位。
80.【2022日照一?!俊鞍迪恪痹谥袊诺湓娫~中,有時指淡淡的花香,有時指女子散發(fā)的清香,如“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81.【2022北京海淀一模】《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世影響深遠??鬃咏虒?dǎo)弟子“《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學(xué)《詩》可以“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屈原《離騷》兼得“《國風(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之妙,而與日月爭光;曹操在《短歌行》中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女子對男子的思念表達對賢才的渴慕;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化“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為“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勸諫君王要敬終如始。
82.【2022北京順義二?!抗旁娢闹械目鋸埵址ǔS脕肀憩F(xiàn)事物鮮明的特征。李白在《將進酒》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使用夸張手法,悲嘆人生短暫;《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形容天姥山之高峻。柳永《望海潮》中用“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形容杭州城的物質(zhì)繁華景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用夸張的手法描繪眼前的長江、青山,引發(fā)作者懷古之思。
83.【2022江蘇南京二?!抗旁娢闹谐S脗?cè)面烘托的手法描寫動人的音樂,如《李憑箜篌引》的“老魚跳波瘦蛟舞”和《赤壁賦》的“舞幽壑之潛蛟”,都是通過蛟龍起舞的畫面來表現(xiàn)的。
84.善用修辭來描寫事物是古詩詞的一大特點,與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杜康”運用同一修辭手法的詩句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85.古詩詞中經(jīng)常使用倒裝的手法為整首詩詞的大放異彩增添亮點,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86.時空對舉是指詩人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描寫景物來營造意境,讓讀者在時空交錯中獲得審美體驗?!霸娛ァ倍鸥瓷瞄L在近體詩中運用時空對舉的創(chuàng)作方法,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
87.在表現(xiàn)懷人主題的古代詩歌中,詩人經(jīng)常采用“對寫”手法,從對方著筆,婉曲含蓄地表達情感,可謂“此處思念,彼處著墨”,如“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88.【湖南永州三?!抗旁娫~中的“參互成文,合而見義”,能使創(chuàng)作達到言簡意豐、含蓄凝練的藝術(shù)效果。如“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互文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手法)
89.【2022北京西城一?!抗湃藙?chuàng)作時,常常借鑒前人妙語,寫出自家新意。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化用謝朓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寫出了“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景象開闊高遠;曹操《短歌行》引用《詩經(jīng)》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對英才的渴慕;魏征《諫太宗十思疏》借用《荀子》中的“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閘明了“載身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國道理;韓愈取意《論語》,在《師說》中用“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眮韽娬{(diào)從師學(xué)道的普遍性;杜牧《阿房宮賦》的起句“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仿效了陸參“千城絕,長城列。泰民竭,秦君滅”的句法,短促有力;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在蘇軾“扣舷而歌之”“起舞徘徊風(fēng)露下,今夕不知何夕”等詩文影響下,以“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抒發(fā)了自己的滿腔豪情。
90.【2022北京房山二?!俊稉P州慢》中的“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與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筆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襯城市的荒涼衰敗。同樣是面對萬樹凋零、江水流逝的景象,杜甫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表達了內(nèi)心的悲情,而黃庭堅在《登快閣》中則用“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表達了從繁忙公務(wù)中脫身后的快意。
91.【2022北京昌平二?!抗糯娙藢艟扯嘤歇毜降捏w會。李賀借夢來渲染李憑彈奏箜篌的技藝高超:“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鼻赜^在《鵲橋仙》中寫出牛郎織女歡聚之后的惜別及惆悵之情:“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琵琶女在深夜忽然夢回錦繡年華,對比現(xiàn)在的境遇,傷痛不已的句子:“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p>
92.李白的詩歌中常以“夢”字入詩,或營造一種夢幻瑰麗的意境,或給人一種恍然若夢的感覺,抑或借夢境寫現(xiàn)實的生活,凡此種種,都有一種如夢如幻的審美感受,比如他的詩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93.【2022北京東城一?!课膶W(xué)作品中的景物往往是作者胸襟氣度的寫照,例如黃庭堅登快閣所見“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之景,張孝祥過洞庭所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之景,體現(xiàn)了詩人光明坦蕩的胸懷。
94.小明想從所學(xué)的詩文中選取兩句話集成一副對聯(lián)掛在書房,提醒自己學(xué)習(xí)、做事貴在堅持,可選擇詩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95.古詩詞中有很多以“自”、“空”營造意境氛圍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獨守空船的孤寂;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氣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張老師的語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96.【2022德州聯(lián)測】古代文人常常描寫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兩句就描寫了這樣的勝景。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97.【2022河南鄭州二?!克鄵舻淖匀黄婢白钫鸷橙诵模缑鑼懯竦郎纤な?、山谷轟鳴驚險場景的“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描寫黃州赤壁旁洶涌澎湃水勢的“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詩句無不跨越千年的風(fēng)塵,銘刻在無數(shù)人心頭。
98.“社”最早指土地之神,“社日”是古代祭把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作為古代一個民俗節(jié)日,“社日”(或“社”)頻繁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如“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99.【2022江蘇鹽城三?!抗旁娢闹谐霈F(xiàn)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關(guān)。歸有光“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使得“舊時欄楯,亦遂增勝”;陶淵明的隱居環(huán)境雖“三徑就荒”,但“松菊猶存”。
100.【2022遼寧六校一模】數(shù)字在詩歌中特別常見,請你從李白的詩中找出兩句帶數(shù)字的詩句:“爾來四萬八千歲”“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