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是一個神秘的朝代,曾經(jīng)短暫的存在過,這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蕭衍代齊稱帝,《梁書》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今天小編帶來的是《梁書》中的武陵王蕭紀傳的白話文版本。
武陵王蕭紀,字世詢,是梁武帝的第八個兒子。他小時候就很好學,頗有文才,所寫詩辭一點也不輕浮,很有骨氣。天監(jiān)十三年(514),梁武帝冊封他為武陵郡王,食邑二千戶。蕭紀歷任寧遠將軍,瑯笽、彭城兩郡太守,輕車將軍,丹陽尹。又出任會稽太守,不久會稽郡改為東揚州,蕭紀仍然擔任東揚州刺史,并兼任使持節(jié)、東中郎將。后被召回朝中,擔任侍中,總領(lǐng)石頭戍軍事。又出任宣惠將軍、江州刺史。后來被征為使持節(jié),宣惠將軍,都督揚、南徐兩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不久改授為持節(jié),都督梁、益等十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益州刺史,并加賜鼓吹一部。大同十一年(545),官拜散騎常侍、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當初,天監(jiān)年間,雷擊太陽門,震出“紹宗梁位惟武王”,解釋的人認為武王就是指武陵王,于是朝廷上下都歸心于蕭紀。到了太清年間,侯景叛亂,蕭紀沒有趕往京城援救。梁武帝去世之后,蕭紀便在蜀地自己稱帝,改年號叫天正。又立自己的兒子蕭圓照為皇太子,圓正為西陽王,圓滿為竟陵王,圓普為南譙王,圓肅為宜都王。蕭紀任命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豐侯蕭扌為為征西大將軍、益州刺史,并封他為秦郡王。司馬王僧略、直兵參軍徐怦都竭力規(guī)勸蕭紀不要做得太過分,蕭紀認為他們對自己有二心,便把他們都殺害了。永豐侯蕭扌為嘆息道:“武陵王就要滅亡了!這些良臣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根基,現(xiàn)在反而把他們殺了,不滅亡又待何時!”他又對自己的親信說:“過去桓玄篡晉,年號為大亨,知情者說是‘二月了’,而桓玄失敗正好在仲春二月?,F(xiàn)在年號叫天正,從字面上看,‘正’就是‘一止’,這難道能長久嗎?”
太清五年(551)夏四月,蕭紀率領(lǐng)軍隊東下抵達巴郡,以討伐侯景為名,圖謀占據(jù)荊陜一帶。后聽說西魏侵略蜀地,便派遣部將南梁州刺史譙淹回師援救。五月,西魏將領(lǐng)尉遲迥率領(lǐng)軍隊逼近涪水,潼州刺史楊乾運舉城歸降,尉遲迥留下一部分軍隊據(jù)守潼州,大軍赴成都。五月初五,蕭紀軍隊駐扎在西陵,船只首尾相接,布滿江面,旌旗和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聲勢浩大。梁元帝命令護軍將軍陸法和在硤口兩岸筑起兩道垣墻,攔江截斷蕭紀的軍隊。當時陸納的叛亂尚未平息,而蕭紀所率蜀軍又從西邊逼來,形勢相當危急,元帝對此憂心忡忡。陸法和十天半月派人連連告急。在這種情況下,梁元帝不得不放任約出獄,任命他為晉安王司馬,撤銷禁兵來配備給他;又派遣宣猛將軍劉盞與任約一起西進。六月,蕭紀修筑連城,其堅固類似鐵鎖。梁元帝又在獄中提拔謝答仁為步兵校尉,配備一個旅的士兵,西上援救陸法和。梁元帝給蕭紀寫信說:“皇帝問候假黃鉞太尉武陵王:自從九黎和三苗叛亂,天地綱常都被破壞,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侵,如同魏、蜀、吳三國鼎立,瓦解了王室。我馬不停蹄地東征西討,兩個愛子都戰(zhàn)死在疆場,因為沒有眾多的諸侯為我分憂解難,我只好親自披掛上陣,彎弓殺敵。不久武帝去世,各種事情接踵而至,我滿腹憂慮,痛苦萬分,都有點不想活了。只是因為朝中無人主事,敵人尚未消滅,所以,我才臥薪嘗膽,替天行道,擔負起復興梁室的重任。雖然我廣泛搜羅賢才,但是還是遠遠不夠,就像赤壁大戰(zhàn)中對付曹軍,卻沒有魯肅這樣的謀士,又似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焚燒袁紹屯糧要地烏巢,卻得不到荀攸的幫助,我的才智都快用盡了,糧草也幾乎消耗完了,卻得不到一點援助,最后歷經(jīng)艱難險阻,終于消滅了侯景叛軍。大仇已報,天下太平,治理國家,必須同心協(xié)力,我正想與你武陵王攜起手來??崾钛谉犭y耐,不知老弟近來可好?文武百官操勞國事,也肯定有些疲困?,F(xiàn)在,我派遣散騎常侍、光州刺史鄭安忠前來傳達我的旨意,撫慰文武百官。”梁元帝還叫鄭安忠明白告訴蕭紀,準許他返回蜀地,獨霸一方。但是,蕭紀不愿聽從梁元帝擺布,他的回信只是同蕭繹敘家常,絲毫不見君臣之禮。六月十八日這一天,蕭紀部將侯睿率領(lǐng)隊伍順著山路行軍,打算發(fā)起進攻,任約、謝答仁率部和他拼殺,把他打得大敗。隨之陸納的叛亂也被平息,各路大軍都趕往西邊戰(zhàn)場,梁元帝又給蕭紀寫了一封信說:“大智你辛苦了!六月季夏,正是令人生煩的時節(jié),驕陽似火,蚊蟲成堆,敵人強大,以你的玉體,行軍打仗必然歷盡千辛萬苦。請你把眼睛回過去看一看西部戰(zhàn)場,我的功勞怎么樣。自從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侵,侯景叛亂,我這個做兄長的,接連有平定叛亂的功勞,但也沒有獨居此功,而是對臣子們論功行賞。如果說到派使者來慰勞你們,確實是遲了一點。假如你認為我說的不對,我可以就此擱筆。我們兄弟之間友好團結(jié),雖然不在一起,但心思是相通的。只是現(xiàn)在兄胖弟瘦,不能像過去那樣看起來一模一樣,那種讓棗推梨、互敬互讓的歡樂時光也一去不復返了。京城失去了昔日的繁盛,只剩下鳥的哀鳴,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已經(jīng)遠離我們而去。我心中對你的情感是寫也寫不完的?!贝笾?,是蕭紀的別名。蕭紀派他手下的度支尚書樂奉業(yè)到達江陵,討論和解的辦法,答應(yīng)按照梁元帝前面的意旨返回蜀地。梁元帝明知蕭紀肯定會敗在自己手下,便堅決不答應(yīng)。七月十五這一天,巴東人苻升、徐子初等殺了蕭紀硤口守將公孫晃,向梁元帝投降。王琳、宋鋍、任約、謝答仁等乘勝進攻侯睿,攻破他的三道垣墻,于是長江兩岸十余座城市便都降歸元帝。將軍樊猛俘獲蕭紀和他的第三個兒子蕭圓滿,在硤口把他們都處決了,當時蕭紀四十六歲。有關(guān)官員奏請斷蕭紀的族籍,梁元帝答應(yīng)了,并賜蕭紀姓饕餮氏。
當初,蕭紀即將稱帝時,妖怪多次顯靈,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臥室里柏樹所做的殿柱的節(jié)口邊長滿了花,有四十六根莖,很細膩,招人喜歡,花的形狀像荷花。有懂得內(nèi)情的人說:“殿柱上長花,不是什么好事。”蕭紀年號天正,和蕭棟不謀而合,神簽上說天字是“二人”,正字是“一止”。蕭棟、蕭紀篡位,都只延續(xù)了一年時間就滅亡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