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字公明,綽號及時雨、,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主人公。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晁蓋等兄弟劫取生辰綱事發(fā)后,宋江出于義氣,就幫助了晁蓋等人。后來晁蓋上了梁山、并做上梁山之主的位置。想到宋江對他的恩義,正所謂大丈夫處事,有恩報恩。宋江對他仗義,他自然要回報,于是就派劉唐帶著書信和錢財去找宋江。
不料這件事卻被宋江冷落的妾室閻婆惜知道了,閻婆惜于是就以私通草寇之名要挾宋江。私通草寇那是大罪,宋江自然不愿受閻婆惜的要挾,結果就在盛怒之下就殺了閻婆惜。
宋江殺人后,沒有遠遁,因他甘心認罪,同時也因他平時仗義,所以在縣衙里人緣不錯,同時做官的也有意放他一馬,所以他雖殺人,但并未叛死刑,只是被發(fā)配江州。
本來宋江是有機會逃走的,同時梁山也很有誠意的邀請宋江,讓他不必理會朝廷發(fā)配之事,但他卻甘心接受發(fā)配江州的處罰。宋江如此心甘情愿,梁山晁蓋也無可奈何。
然而宋江雖然心甘情愿的接受刺配江州的處罰,但是他后來卻在潯陽樓題了一首反詩。因這首反詩,差點讓宋江丟了性命,幸好有梁山好漢的相助,才讓宋江撿了一條命。眾好漢大鬧江州后,宋江也就只得正式上了梁山。
當然,宋江雖上梁山,心中卻常存忠義之心,所以他堅持招安。后來在他的堅持下,梁山終于走向招安之路,自此也全了梁山忠義之名。
那宋江既然甘心接受刺配江州的處罰,為何又在潯陽樓題反詩也?
宋江之所以心甘情愿的接受刺配江州的處罰,是因為那時他還沒有反叛朝廷落草的打算,當然那時他也覺得沒必要逃避。
宋江雖然原來只是一個小吏,但是卻不影響他忠君報國之心。在他內心深處還是極其希望能為朝廷效力,做一個有功于朝廷之人。
雖然后來他怒殺閻婆惜惹了人命官司,但并沒有判處死刑,只是被判刺配江州。但縱然如此,他還是希望以后能繼續(xù)為朝廷效力。
若不接受刺配的處罰,那就是和朝廷作對,就是叛臣賊子,若真是那樣,想要復為良人,那就不容易了。
反之則不同,宋江接受刺配之罰,此時雖然是犯罪之身,但只要刑期滿時,到時他同樣可以復為良民,到時就可繼續(xù)為朝廷效力,如此則不失大丈夫忠君報國英雄本色。
所以,宋江會甘心接受刺配江州的處罰。
那宋江為什么后來又在潯陽樓題反詩呢?
這是因為宋江以前仗義疏財,在江湖上很有名氣,只要一提宋公明之名,那些草莽英雄無不對他崇拜有加。
在宋江去江州的路上,就不斷的遇到對他崇拜之人,幾乎是每到一處都有意氣相投的兄弟。
直到有一天,宋江在潯陽樓喝酒,他想到自己一心要為朝廷效力,卻只是一個小吏,心中不免有不平之色。如今他又遇到這么多意氣相投、無不對他崇敬的兄弟,就更加激起他要為朝廷建功立業(yè)之心。但此時他卻被刺配江州,自己心中的志向不得施展,可謂是報國無門,難免就有懷才不遇之感。
宋江想到他以前的遭遇,心中很郁悶,所以就喝多了,所謂酒后吐真言,平時壓在他內心的不平之氣,不敢表達出來,如今他喝醉了,于是就趁著醉意寫了一首詩,把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氣抒發(fā)了出來。
所以,宋江雖然甘心接受刺配江州的處罰,但后來卻又在潯陽樓題反了反詩。
當然,也正是因為宋江的這首反詩,把他置于生死關頭,迫使他只得上了梁山,從而讓宋江走上了以寇從良的報國之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