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為什么賈元春對林妹妹不安好心?林黛玉哪里得罪她了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為了迎接賈元春省親,賈家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個省親別墅的園子。園子竣工后,賈政帶著一眾清客相公和賈寶玉,去為園中各處景色“題對額”,擬定牌匾和對聯(lián)。
賈寶玉一展所長,擬定了很多“對額”。但對額不是名字,等元春省親時還要再命名。
(第十八回)“大觀園”園之名?!坝续P來儀”賜名曰“瀟湘館”?!凹t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即名曰“怡紅院”。“蘅芷清芳”賜名曰“蘅蕪苑”。“杏簾在望”賜名曰“浣葛山莊”。正樓曰“大觀樓”,東面飛樓曰“綴錦閣”,西面斜樓曰“含芳閣”;更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葉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額十數(shù)個,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名,此時悉難全記。
本文要講賈元春將“有鳳來儀”命名為瀟湘館有什么深意,與后來居住其中的林黛玉又有什么關系呢?
曹雪芹最善于“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彼時林黛玉雖然沒有住進瀟湘館,但作者已經(jīng)安排好。與瀟湘館有關的情節(jié)必然與林黛玉相關。
賈元春賜名瀟湘館如是,當日賈寶玉題對額“有鳳來儀”亦如是。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非常重要,不光是賈寶玉一展所長,剖白心跡為后文伏筆,對額中的大多數(shù)更包含相關人等的重要線索。
而賈政作為一家之主,他對各處的點評成為對日后居住大觀園眾人的重要評價。尤其是瀟湘館、稻香村、蘅蕪苑和怡紅院四處,因為涉及林黛玉、李紈、薛寶釵三個“兒媳婦”,更屬難得。
賈政一見“瀟湘館(彼時無名)”就非常喜歡,說:“這一處還罷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闭f畢,看著寶玉,唬得寶玉忙垂了頭。
古代士大夫講話含蓄,賈政說“還罷了”就是非常好。還說月下在此讀書,說完看著賈寶玉,則是借林黛玉的書香門第,對照賈寶玉的“不學無術(shù)”。日后劉姥姥就錯認為瀟湘館是哪個公子的書房。
最關鍵是“不枉虛此一生”代表賈政對林黛玉的出身、門第、學識、品貌都非常滿意,認為與賈寶玉是良配。這是賈政唯一一次側(cè)面對寶黛姻緣點評。當然后文評蘅蕪苑“無味、有趣”也是異曲同工。
賈寶玉將“瀟湘館”題為有鳳來儀,本意是指瀟湘館為大觀園第一處景色,要稱頌賈元春的貴妃尊榮。鳳指貴妃元春。卻不想被賈元春命名后意思完全變了。
賈元春將“有鳳來儀”命名瀟湘館,取其中多竹之意,且與“有鳳來儀”呼應也是貼切。
然而等林黛玉住到瀟湘館意思就完全變了。有鳳來儀和瀟湘館便成為林黛玉的伏筆和惡讖。
當日堯帝二女娥皇女英姐妹同嫁舜帝為妃。舜帝死于蒼梧之地后,二妃尋蹤而至淚灑青竹成斑是為斑竹,湘妃典故由此而來。
湘妃又名瀟湘妃子,瀟湘館之名典出于此。
有鳳來儀、瀟湘館和瀟湘妃子都是林黛玉所有。預示她與賈寶玉最終盡管賈母、賈政同意,也會有緣無分,另嫁他人。
瀟湘妃子、有鳳來儀,為帝王妃之意,注定林黛玉會成為帝王妃子。
對此,第二十三回賈寶玉也說黛玉“作一品夫人后病老歸西”,一品夫人為“貴賢淑德”四妃品級,相當于賈元春的賢德妃,而不是一品誥命夫人。
林黛玉為何會嫁為帝王妃?“芙蓉花簽”作為姻緣簽給出了答案。
“莫怨東風當自嗟”出自歐陽修所作《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詩,講述“昭君出塞”故事。林黛玉外嫁帝王為妃的伏筆就在于此。
而要注意林黛玉會好端端的外嫁,則與賈元春不無關系。
賈元春省親當晚,將有鳳來儀命名為瀟湘館,與她修改“蓼汀花溆”“紅香綠玉”,以及后文端午節(jié)賜節(jié)禮的用意連貫相通,都是對林黛玉不利。
元春省親時保留了大部分賈寶玉的題對額。只修改了兩處:將“蓼汀花溆”改為花溆,“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
“蓼汀花溆”被去掉的“蓼汀”,出自唐代詩人羅業(yè)的《雁》詩,意思是供大雁棲息繁衍的水邊沙洲。
賈元春去掉“蓼汀”,相當于賈家不給林黛玉立足之地。與王夫人后文攆走晴雯異曲同工,迫使林黛玉遠走。
《葬花吟》《五美吟》《桃花行》和《折足雁》酒令里都在講述這段故事。
“紅香綠玉”中,綠玉就是黛玉。被元春去掉的“香玉”二字,從后文賈寶玉講述小耗子偷香芋故事“鹽課林老爺?shù)男〗悴攀钦嫦阌衲亍?,也是指林黛玉?/p>
賈元春給賈寶玉居住的怡紅院去掉“林黛玉”的符號,代表是她和王夫人主導拆散了寶黛姻緣,站在父親賈政和賈母的對立面。
基于此,賈元春會在端午節(jié)賜節(jié)禮時,賈寶玉和薛寶釵的禮物一樣也就容易理解了。她的立場已經(jīng)分明。
有鳳來儀被命名為瀟湘館,引出后文的瀟湘妃子名號,與賈元春修改“蓼汀花溆”“紅香綠玉”一樣,都是曹雪芹委婉的“草蛇灰線”,為賈元春反對寶黛姻緣作伏筆。
日后林黛玉會遠嫁為王妃,也是賈元春在背后推波助瀾。
瀟湘館的命名算是作者提前伏筆元春對林黛玉“不安好心”,需要格外注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