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是《紅樓夢》中形象最為復雜的人物之一,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接著往下看
薛寶釵生日宴會上,史湘云指出王熙鳳所說的戲子像林黛玉,賈寶玉因擔心林黛玉怪罪她,所以忙給她使眼色,但不曾想,寶玉的這一番好心,不但沒有化解她們二人的矛盾,反而接連兩次遭遇二女的訓斥,也正是因此,賈寶玉灰心意冷,寫出了“你證我證,是為心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這樣開悟的話,隨后,林黛玉看到后,便拿回去同史湘云看,第二天,又拿給薛寶釵看,并同她們二人,一同到怡紅院兩問寶玉,最終打消了賈寶玉的開悟之心。
在小白看來,對于賈寶玉開悟一事,這三個女子的行為算不上問罪,準確來說,應該是勸阻。史湘云在對待賈寶玉開悟一事上,確實沒有發(fā)表任何言語,但從這件事的整個過程來看,其實這三個女子對賈寶玉開悟一事的態(tài)度是大不相同的。
史湘云面對他的開悟,是一言不發(fā);薛寶釵面對他的開悟,是慌張害怕,因為在她看來,賈寶玉之所以開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說的那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曲詞;所以,當林黛玉拿給她看后,她立馬撕個粉碎,怕?lián)熑?而唯獨林黛玉,面對賈寶玉的開悟,選擇用自己的智慧去問住他,阻止他。最終,也是因為林黛玉的兩次機鋒,讓賈寶玉自愿放棄了這樣的思想。
那么,在賈寶玉開悟這件事上,這三個女子為何展現(xiàn)出如此不同的態(tài)度呢?或許,這,就要從她們的性格以及她們同賈寶玉的關(guān)系來看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史湘云:史湘云為何不言語?
在小白看來,史湘云面對賈寶玉開悟一事,之所以不言語,有這三個原因:
第一:史湘云本身有的一份內(nèi)疚
總的說來,史湘云、林黛玉二人不領(lǐng)情賈寶玉對她們的一番好意,的確是導致賈寶玉開悟的直接原因;而史湘云,本身是一個聰明的女子,所以,此時的她,在心里對賈寶玉有愧疚,因此,她沒有發(fā)表意見。
其實,在《紅樓夢》里,史湘云這樣的行為出現(xiàn)的并非這一次,在后面,薛寶琴來到賈府,得到賈母特殊的寵愛,琥珀打趣寶琴來了,黛玉會嫉妒她時,史湘云同樣是一言不發(fā),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當初戲子一事,她了解黛玉的脾氣。
第二: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史湘云變得膽小怕事
史湘云,早年父母便去世了,她寄居在自己的叔叔家;從命運來看,她比林黛玉還要悲慘;對于林黛玉而言,雖然她的父母沒有了,但在賈府,賈母是真心疼愛她的;而史湘云,父母沒了,叔叔嬸嬸對她并不好,常常做針線活要做到凌晨幾點?;蛟S,史湘云受到的冷眼和對生活的理解,要比寶黛二人深的多。
在賈府,除了賈母同她一樣是史家的人,她并沒有任何的親戚關(guān)系,而在這,又能同這樣姐妹一起快樂的生活,因此,她非常珍惜能在賈府生活的機會。賈探春組織海棠詩社,史湘云聽了,忙說道,哪怕讓她掃地倒水,她也愿意,似乎,便表明了她對賈府的向往。
而賈寶玉,是賈母的心肝寶貝,如今,可能因為自己一時的言語而讓他出家,她能不擔憂嗎?她害怕的,也許更多的是那未知的責任。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薛寶釵:
面對賈寶玉開悟一事,薛寶釵表現(xiàn)出來的其實同史湘云并無區(qū)別,甚至于更直白。
當林黛玉將寶玉寫的給她看后,她就說道,“這個人悟了,一定是我昨日說的那些戲詞的原因”,并因此,立馬撕了,還讓丫鬟燒了。其害怕?lián)熑蔚囊馑?,更為明顯。
而寶釵之所以這樣,最大的愿因就是因為她不愿意得罪賈府;薛姨媽一家來賈府,本意便是要通過她與寶玉的婚姻來獲取政治力量,維持薛家的地位;如今,“金玉良緣”還沒頭緒了,再因為自己的原因賈寶玉出家了,那薛家還有什么指望呢?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林黛玉,林黛玉帶著她們二人來到怡紅院,也是因為林黛玉已經(jīng)用兩句機鋒問住了寶玉,薛寶釵才引經(jīng)據(jù)典,說出了南宗劉祖慧能的典故。賈寶玉看到林黛玉、薛寶釵比自己的慧根要深得多,才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林黛玉之所以能成功的勸阻賈寶玉,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是因為她同賈寶玉知己的關(guān)系,她對賈寶玉非常的了解;其二,是因為在這件事上,她也是當事人之一,史湘云數(shù)落完賈寶玉后,正是因為她對賈寶玉的第二次傷害,才導致他的心會意冷;第三:在這之前,林黛玉就知道賈寶玉一直在看《南華經(jīng)》的事。因史湘云的到來,賈寶玉不分白天黑夜的來瀟湘館,襲人吃醋于賈寶玉而冷落他,在她們二人冷戰(zhàn)期間,賈寶玉看的就是《南華經(jīng)》;林黛玉在去怡紅院時,無意中看到他寫的,還特意寫了首詩:“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賤南華《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丑語怪他人”;回看賈寶玉開悟一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一直以來看《南華經(jīng)》的原因。
賈寶玉開悟,看似是因為林黛玉、史湘云二人的數(shù)落,其實,只要我們聯(lián)系前面的內(nèi)容,就會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
賈寶玉的開悟,不僅同戲子一事有關(guān),也同襲人莫名其妙冷落他有關(guān)。
對于賈寶玉的開悟,這三個女子對他的態(tài)度,不僅反應出了她們各自的性格;也反應出了她們與賈寶玉的真正關(guān)系。
對史湘云而言,賈寶玉是他親密的愛哥哥,他們二人,可以聚在一塊商量如何吃生的鹿肉,但在精神方面是零溝通。因此,她并不十分理解賈寶玉開悟的原因。
對薛寶釵而言,她是真正的奉獻主義者,縱觀薛寶釵的一生,她一直都是在為拯救薛家而奮斗、努力,無論是參與選妃;還是追求“金玉良緣”,似乎,對于她來說,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機會,就如賈寶玉,對她來說,也許并非是一個優(yōu)秀的丈夫,不然她也不會多次勸告賈寶玉讀書上進,但為了薛家,她依然要圍繞著他,哪怕時時刻刻看到的是寶黛二人秀恩愛的表現(xiàn),她也無動于衷。
而對于林黛玉而言,賈寶玉即使他的知己,也是她在這個世上唯一重視的人;為了他,林黛玉可以什么都不要;也許,林黛玉同賈寶玉,不能如史湘云那樣,兩個人在一起商量著怎么吃生的鹿肉,但是,他們能夠一起看《西廂記》,他們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也正是因為她們?nèi)诵愿褚约案髯詫氂駪B(tài)度的不同,所以,面對寶玉的開悟,她們才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表現(xiàn)。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