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 15 個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阿拉伯諺語“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癢”來表達中方對阿拉伯國家探索
符合自身國情發(fā)展道理的尊重與支持。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命運和國情,民
主模式不存在統(tǒng)一的標準,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fā)展道路。據(jù)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政體是完全一樣的。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和遵循
③應該維護和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
④全民民主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 疫苗是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武器,然而,占全球人口 16%的高收入國家已經搶購了
2021 年至少 70%的新冠疫苗劑量。我國一方面向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無償援助新冠疫苗,一方面
和部分國家進行疫苗本土化聯(lián)合生產,提高當?shù)匾呙绻芰?。疫苗本土化?lián)合生產
①有效緩解疫苗分配困局,促進全球疫苗分配公平
②利用全球資源擴大疫苗產量,降低疫苗生產運輸成本
③改變了疫苗的公共產品屬性,企業(yè)將以營利為目的進行生產
④加速了生物醫(yī)藥領域創(chuàng)新,為應對疫情提供了物質和技術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截至 2022 年 1 月 29 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 5 萬列、運送貨物超 455 萬標箱、貨值達 2400
億美元。在全球流通不暢、運力不足的逆風中,這支“鋼鐵駝隊”不斷跑出加速度。中歐班
列不斷迸發(fā)新活力
①促進了中歐的互聯(lián)互通,優(yōu)化中歐資源配置
②搭建中歐開放橋梁,助力各國外需為主的發(fā)展格局
③促進了中歐貿易不斷擴大,主導全球商品服務市場
④助力全球供應鏈安全暢通,增添全球經濟復蘇動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2022 年 5 月 21 日,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小滿”當天,一汽奧迪官方發(fā)布了視頻廣告《人生小
滿》引發(fā)大量關注和轉發(fā)。當晚,抖音賬號為“北大滿哥”的用戶表示,該廣告涉嫌抄襲他
的文案。之后,奧迪廣告代理方發(fā)表聲明,該廣告作品確系抄襲。該案例中
①如果“北大滿哥”將作品文案授權,奧迪方可以使用
②“北大滿哥”的作品具有獨創(chuàng)性,應受著作權的保護
③“北大滿哥”可以委托辯護人起訴維權
④奧迪方可以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作品專利,獲得使用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張先生名下有一套辦公用商品房,隔壁是 A 公司的經營地,由于 A
公司的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發(fā)出噪音,且全天候不間斷運行,致使張先生的
承租人解除了房屋租賃合同,張先生將 A 公司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①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用益物權的限制或延伸 ②相鄰權利人應當按
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③A 公司應當承擔停止
侵害,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 ④對于此案件,法庭經過合議之后應當當庭
宣布判決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羅某結婚前買了一套三居室房子,與李某婚后又買了一套四居室房
子,兩套房子都登記在羅某名下。婚后兩人在新城區(qū)創(chuàng)辦了一家服裝公
司,2022 年 6 月,因公司發(fā)展需要,急需大量資金,羅某隱瞞李某用
兩套房產作抵押來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羅某抵押房產無需征得妻子李某的同意 ②相互坦蕩,遇事商量
是處理好夫妻間財產問題的關鍵 ③公司取得的經營收益如無特別約定,
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④如公司破產,公司債務無需夫妻雙方共同承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好意同乘”,是指駕駛員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幫助而允許他人無償搭乘的行為。《民法典》規(guī)
定∶非營運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
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民法典的上述規(guī)定
①對善意施惠者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提供司法救助,有利于社會和諧
②有助于在司法裁判中客觀地劃分責任,合理確定各方當事人利益
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倡導助人為樂的社會風尚
④維護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明確機動車使用人應承擔的違約責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胡某與李某經協(xié)商達成股東投資設立公司協(xié)議書,在公司運營過程中,雙方產生矛盾,胡某
便捏造事實,實名發(fā)表《公職人員李某能開辦公司嗎?》《回顧李某事件》等文章,在網絡上
惡意傳播。李某知曉后,以誹謗罪向法院提起訴訟。關于本案
①李某應通過檢察院提起公訴
②網絡誹謗文章屬于電子證據(jù)
③胡某不服一審判決可以抗訴
④李某應承擔本案的舉證責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2022 年 8 月 16 日至 8 月 17 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遼寧考察。在遼沈
戰(zhàn)役紀念館,總書記說:“遼沈戰(zhàn)役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
淮海戰(zhàn)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zhàn)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
來的。由此觀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yè)興衰成敗?!?/p>
習總書記的這段話
①體現(xiàn)思維具有概括性和能動性。 ②使用的是演繹推理方法。
③運用聯(lián)想、想象和幻想來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
④從實際出發(fā),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下列違反同一律的是
①物質是不滅的,那作為物質的猴子就是不滅的。
②小明在黑板上默寫,師:“你為什么寫這么多白字?”小明:“用***筆寫字當然是白字了?!?/p>
③“我贊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應當是檢驗真理的標準?!?/p>
④“我不同意外星人存在的觀點,也不同意外星人不存在的觀點。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信
則有,不信則無?!?/p>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某市舉行了迎新年鋼琴演奏會,某班班主任老師了解該班甲、乙、丙、丁四位同學是否去現(xiàn)場
觀看了該演奏會,四位同學回答如下:
甲:我們四人都沒有去看。
乙:我們四人有人去看了。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有去看。
?。何覜]去看。
后來證實上述四人有兩人說真話,兩人說假話。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正確的選項為
A.說真話的是乙和丁
B.說真話的是乙和丙
C.說真話的是甲和丙
D.說真話的是丙和丁
12.關于概念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
①他物權和用益物權,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屬于種屬關系 ②法律意義上的父
母包括生父母和養(yǎng)父母,其犯了“劃分不全”的邏輯錯誤
③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屬于反對關
系
④中國與重慶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屬于屬種關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判斷中,本身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是
A.中國從來不惹事,也從來不怕事。
B.只有擁有了知識,你才真正擁有了財富。
C.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D.本次考試王同學比張同學多 5 分。
14.以下推理表述對應正確的是
①參與撲滅山火的人都是英雄。——進行換質換位推理:非英雄不是參與撲滅山火的人。
②追夢沒有坦途,唯有實干?!皩嵏伞笔恰啊钡某浞謼l件。
③小明長得高,或者是因為吃得好、或者是因為睡得好?!∶鏖L得高,因為吃得好,所
以睡得不好。 ④瞞報行程是違法行為,而違法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Y論:瞞報行程是
要付出代價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2022 年 7 月以來重慶、四川、浙江杭州、上海都紛紛突破 40°高溫,這樣的極端高溫天氣
是全球變暖、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強盛、臺風明顯減少 熱島效應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
果。由于重慶坐落在四川盆地東南邊緣的平行嶺谷中,這個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更是讓重慶出現(xiàn)
了百年不遇的高溫和旱情。關于重慶高溫原因的推理
①遵循了演繹推理的邏輯要義
②運用類比推理獲得新認識
③采用歸納推理探求因果聯(lián)系
④借助求異法認識復雜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5 題,共 55 分
16. (15 分)
材料一 2022 年 2 月 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指出要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不同文明交流
互鑒。 2022 年 6 月 1 日中美兩國氣候問題特使在斯德哥爾摩就中美氣候合作進行對話交流,中
國作出并踐行節(jié)能減排的莊嚴承諾,督促美方也要恪守發(fā)達國家的職責。2022 年 6 月上旬,中國
作為金磚國家主席國,繼續(xù)在金磚合作機制下推動新興經濟體的政策協(xié)調,展現(xiàn)中國的多邊經濟
外交活力與積極成效。2022 年 8 月 18 日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指出,希望日方與中方一道,增進
政治互信,摒棄零和思維,妥善管控分歧,推動兩國關系更加成熟穩(wěn)定。2022 年 8 月 19 日,我
國首次發(fā)起并主辦的世界職業(yè)技術教育發(fā)展大會在天津開幕,全球 123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 700 多名
代表注冊參會,中國向世界展示中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成就,介紹中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經驗,呼吁共同
推動全球職教務實合作。
材料二 職業(yè)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已經成為世
界各國應對經濟、社會、人口、環(huán)境、就業(yè)等方面的挑戰(zhàn),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選擇。對
于個人來說,讀職業(yè)高中還是普通高中,也是初中畢業(yè)生的一次重要選擇。部分學生在中考考試
中總分低于普通高中的建檔線,讀普通高中考大學比較困難,職業(yè)高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學科網(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結合材料一列舉的中國外交實踐,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闡述中國是如何踐行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9 分)
(2)在讀職業(yè)高中過程中,如果“職高學子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成為棟梁之材”的前提成立,再
加上以下所給的前提,其推理是否成立,為什么?(6 分)
①假設“職高學子努力學習”,能否必然得出“成為棟梁之材”的結論。
②假設“職高學子成為棟梁之材”能否必然得出“他努力學習”的結論。
17.(10 分)
材料一 甲的兒子 6 歲時,拿著壓歲錢買了一個價值 1500 元的電話手表。甲退還手表,要求電
話手表賣家退錢。
材料二 老趙與妻子張大媽有一兒一女,老趙因偏愛兒子乙,在自書遺囑中明確表示,當自己去
世后,將把自己和張大媽的存款都給兒子乙,2022 年 6 月 1 日,老趙重病在床,當著親友的面
宣布之前的遺囑無效,老趙病故后,兒子乙主張將取走老趙的存款。
材料三 丙為左手大拇指缺失殘疾,于 2019 年 10 月到某物流公司工作,擔任叉車工并能正常工
作。入職時提交了在有效期內的叉車證,入職體檢合格。2020 年 7 月 4 日,某物流公司以牛某
隱瞞持有殘疾人證為由單方解除了勞動合同。丙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物流公司對違
法解除勞動合同做出賠償。
甲、乙、丙三人的主張能否得到法律支持?請運用《法律與生活》說明理由。
18.(10 分)
某校高二法律興趣小組在探究“構建和睦鄰里關系促進和諧社區(qū)建設”活動中,收集到以
下案例,請你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積極參與其中。
材料一 張先生與梁女士系樓上樓下的鄰居。梁女士稱,張先生家惡意制造噪音,特別是早上
六七點左右時小孩經常來回跑動、敲砸地板,致其不堪其擾,故訴至法院,要求張先生停止侵
害并賠償損失 5000 元。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梁女士以張先生家制造噪音為由起訴維權,其提交
的主要證據(jù)為自行錄制的錄音,但從錄音反映的情況來看,張先生家發(fā)出的聲響并未明顯超出
有孩子家庭生活起居的合理范圍,梁女士也未提交專業(yè)檢測機構的報告等其他證據(jù),證明張先
生家發(fā)出的聲響超過《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的國家標準范圍。法院駁回了梁女士的全部訴訟請
求。
材料二 王某的愛人因工作經常出差,家中常是王某一人居住。出于安全著想,王某愛人在自家
門口安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這一舉動卻引起了鄰居孟某的擔憂,因為該監(jiān)控也拍攝到了孟某及其
家人的出入情況,嚴重影響了他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經與王某協(xié)商拆除攝像頭無果
后,孟某起訴至法院,要求排除妨害。法院幸福法庭的陳庭長收案后,充分聽取了孟某的陳
述,并前往原被告住所地查看,證實情況確如孟某所說。考慮到雙方鄰里關系,陳庭長本著以
和為貴的理念,打算組織雙方溝通調解。
(1)結合案例一,分析法院駁回梁女士全部訴訟請求的法律依據(jù)。(6 分)
(2)運用所學知識,補全陳庭長的調解發(fā)言稿。(4 分)要求:①圍繞糾紛,觀點明確;②堅持
情理法相結合;③法律術語使用規(guī)范;
關于調解孟某與王某安裝攝像頭糾紛的發(fā)言稿
孟某、王某: 你們好!今天我們坐在一起的目的是協(xié)商如何解決你們兩家關于安裝攝像頭
的糾紛問題。前期,我已經分別與你們進行了溝通,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和各自的訴求。我先
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建議,王某拆除安裝的攝像頭,孟某撤訴,你們兩家握手言和。
19.(8 分)材料 重慶的街頭,高溫難耐。周女士在街上突然暈倒,路過的一位好心人急忙把她學科網(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學科網(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送到了醫(yī)院。等周女士醒過來以后發(fā)現(xiàn)好心人正要離開,她看到了好心人的背影,這是一個身
高 1.75 米、扎著辮子的男性。有一天,周女士與朋友逛商場,突然拽住一個男青年高聲呼叫:
“就是他,就是他,他就是那個把我送到醫(yī)院的好心人。”男青年錢某尷尬地問:“對不起,
你認錯人了”周女士說道:“我肯定沒認錯,你的身高和發(fā)型出賣了你,你肯定是那個好心
人?!?/p>
談談周女士的推理是否正確?運用三段論推理的相關知識闡述理由。
20.(12 分)材料 為更好提升法律素養(yǎng),某班同學舉行了模擬法庭活動,在合議時有四位同學
發(fā)言如下∶
劉強說∶"兇手作案一定要有作案動機,甲沒有作案動機,所以甲不是兇手。"
王倩說∶"之前有件案件和這件案件案情相似,兇手與甲的身高、體重、職業(yè)、愛好非常接
近,所以甲最有可能是案犯。"
張明說∶"這個案件要么是甲所為,要么是乙所為,乙已經承認了犯罪事實,所以不可能是
甲所為。"
李媛說:"經調查發(fā)現(xiàn),甲在 A 班上課 A 班丟失東西,在 B 班上課 B 班也丟失東西,所以甲
一定是小偷。
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相關知識,談談這四位同學使用的是哪種推理方法?判斷該推理是否
正確,并說明理由。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