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jīng),一路上歷經(jīng)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詳細介紹。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即使是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中也都有相關的描寫。
我們不提前三部,單提《西游記》,那么西游記中有沒有唐僧師徒過春節(jié)的描寫呢?
一、
《西游記》雖說是一部神話小說,也出自中國人之手,但在描寫異域風情的時候,也盡量做到了跟中國不一樣的描述。
這其中就涉及到一些節(jié)日了,比如春節(jié),畢竟取經(jīng)路上的各國跟大唐習俗不同,他們可能都沒有這個節(jié)日。但是,我們翻遍整部《西游記》會發(fā)現(xiàn),仍然有兩處跟春節(jié)相關的描述:
第一次其實出自于豬八戒的口,當時唐僧師徒走到了平頂山附近,山中有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日值功曹變身樵夫偷偷報信,孫悟空就讓豬八戒選擇巡山,或者是看著師父,當時豬八戒就嘀咕了:
“假若教我去鄉(xiāng)下化齋,他這西方路上,不識我是取經(jīng)的和尚……把老豬圍倒,拿家去宰了,腌著過年,這個卻不就遭瘟了?”
這也是整部書中唯一提到“年”這個詞的記載,這也很好理解,逢年過節(jié),最害怕的當然是豬啦,不是有句民謠是這樣唱的:
“小孩兒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兒小孩兒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p>
估計這也是唐僧師徒很少過年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人在他鄉(xiāng),異鄉(xiāng)人沒有過年的習俗。另一方面,也得照顧一下豬八戒的情緒,畢竟每到這個節(jié)日,就是他的那些同胞豬們的難日。
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過年的描述呢,有,而且通過這次過年,還揭開了一大取經(jīng)謎團!
二、
唐僧師徒有一次詳細記載的過春節(jié),就發(fā)生在天竺國,玉華州到金平府的這段經(jīng)歷中!
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過春節(jié),一共分為三個過程:
第一個過程是臘月初八到臘月二十三(小年),第二個過程是臘月二十四到臘月三十(除夕),第三個過程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這三個過程走完了,才算是過了一個完整的春節(jié),在唐僧師徒走到天竺國金平府的時候,有一個僧人這樣說的:
“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試燈,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謝燈?!?/p>
再結合前面的一些時間描述,唐僧師徒是在金平府的前一站,也就是玉華州過的年,當時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還收了三個王子為徒。他們總共在玉華州玉華城待了有二十七天之久,當然,這個年過得還算可以,雖然書中沒有明確說明,但好歹宰了七只獅子:
“行者又叫屠子來,把那六個活獅子殺了,共那黃獅子都剝了皮,將肉安排將來受用……”
詳細的時間推算就不上原文了,總之,唐僧師徒大約是在臘月初十到的玉華城,在正月初七的時候離開,又經(jīng)過了五六天,到達了金平府。
按照金平府的僧人介紹,他們這個國家也是過元宵節(jié)的,這讓十多年沒過節(jié)的唐僧欣喜不已。于是也就住下了,正月十三夜里,街坊鄰居敲鑼打鼓來獻燈敬佛,正月十四,唐僧師父在寺廟里觀燈游戲,正月十五,他們就上了大街去觀燈去了……
三、
說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就有了疑問,金平府離大唐有近十四年的路程,這還是有孫悟空等高徒保護的前提下,他們?yōu)槭裁锤筇屏曀兹绱讼嘟?
現(xiàn)在我們學歷史也好,學世界格局也罷,都懂一個理論,叫“遠交近攻”!
大唐自古是道家地界,天竺國自古又是佛家地界,所以在大唐,即使當和尚的也并不信佛,甚至當官的還會謗佛。同理,在佛家地界,連如來佛祖都親自出馬給西牛賀洲代言,甚至睜眼說瞎話: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yǎng)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p>
這也導致,佛家要把大唐納入自己的信徒范圍,同理,道家也想侵入天竺國地界。
說到這里,就要再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例子了,比如臘月二十五,這一天是傳統(tǒng)的“接玉皇”節(jié)日,人們是要擺上貢品迎接玉皇大帝的。
在天竺國的鳳仙郡,有這么一個郡守,他就不把這個日子當回事,結果受到了來自天庭的處罰,三年干旱不降雨。孫悟空后來從玉帝那搞明白了原因,原來玉帝要給當?shù)厝讼埋R威:
“監(jiān)觀萬天,浮游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p>
其實這并非是玉帝處罰鳳仙郡的真正原因!
四、
真正原因在于,這個鳳仙郡郡守竟然是“獻供齋天”,所謂的“獻供齋天”解釋是這樣的:
“齋天又名供天,是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歲朝佛事?!?/p>
所以,這個郡守本來應該是“迎玉皇”,結果卻在給佛家上供,這才有了后來孫悟空給他的警告:
“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兒念佛看經(jīng),我還替你作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釋,不久天即誅之,性命不能保矣?!?/p>
這個天,就是指玉皇大帝,而所謂的讓郡守念佛看經(jīng),其實說的是反話,是讓他佛道都要信,而上天只能是玉帝。
所以后來孫悟空抱著道家的文書、僧家的關牒再去面見玉帝的時候,玉帝才大喜,大喜之后才把面山啊、米山啊、金鎖啊,弄沒,天降大雨。
而且這個時間點很有意思,都是三年前,別忘了這一段路線上,前有滅法國滅和尚,后有鳳仙郡旱死人,中間還有南山大王隔著,不讓兩邊的人走動,這并非巧合。
到了金平府,按理說,應該是離靈山最近的地方,這里面的和尚也應該最信佛才對,其實并非如此啊,唐僧師徒在這里遇到了僧人,他們的表現(xiàn)讓人大吃一驚:
“唐僧道:‘弟子中華唐朝來者?!呛蜕械股硐掳?,慌得唐僧攙起……”
取經(jīng)路上,唐僧遇到過很多僧人,也每每都講自己大唐而來,但是受到這種待遇的還是頭一份,為啥?
五、
這就是取經(jīng)本是大騙局的原因所在!
唐僧在金平府遇到的僧人不僅給他行大禮,還解釋了自己行禮的原因所在:
“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jīng)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豐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p>
真是驚了個呆,這不是逗唐僧嗎,他辛辛苦苦跑到靈山來取經(jīng),結果這邊的和尚告訴他,他們看經(jīng)念佛,可不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是盼著能托生到大唐。
這說明啥?
這說明,如來佛祖的有關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的宣傳徹底失效。因為西牛賀洲的妖魔鬼怪最多,這邊的人也更加貪淫樂禍,多殺多爭,連自己的信徒都不信他的這些鬼話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佛家太貪!
還記得取經(jīng)路上唐僧師徒路過的舍衛(wèi)國不,當初他們可是富得流油,為了迎接佛家,可是拿金磚鋪路。結果信了多年佛,最終落得國破家亡,迅速衰敗了下來,究其原因,就在于佛家的貪。
關于這個貪,如來佛祖還不認可,面對孫悟空取得無字經(jīng)的質疑,還狡辯呢:
“你且休嚷,他兩個問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jīng)在舍衛(wèi)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大唐這么富裕,不弄他個傾家蕩產(chǎn),怎么顯示慈悲為懷,唐太宗引佛,后來唐武宗滅佛,就是這個原因啊。
六、
而在金平府,如來佛祖不好親自出馬索要香油錢,而弄了三個犀牛精假扮佛,背后的計謀實在是高!
功曹是這樣解釋這三個犀牛精的:
“洞中有三個妖精……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當年成精,到此假裝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員人等……”
靈山腳下,有三個假冒佛的,且已經(jīng)存在了上千年,難道如來佛祖看不到,看到了為什么不來干涉?
道理太簡單了,知道現(xiàn)在為什么有很多臨時工不,知道現(xiàn)在很多單位出了問題,會推到個人頭上不?
這三個犀牛精就是頂罪的,一旦出了問題,就把他們三個祭出去抵罪,我不知道啊,我不清楚啊,他們那個佛像是假冒的,你們可不要上當啊。
要知道,這三個妖怪只有每年的正月十五才來索取香油,既然他們這么愛吃油,為什么還這么講究?這么講究也就罷了,一年索取一次,總該存起來吃一年吧,但是當孫悟空打進他們的洞府之后,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多少油,這說明什么?
這就說明,他們索取到的香油,大都上交了,至于交給誰,這不用多解釋了吧?
有人說,都是佛祖了,干嘛還要金銀和香火,沒必要啊?
當然有必要啦,各地的寺廟怎么修,那些信徒怎么養(yǎng),就算是佛祖不吃不喝不拉不尿,他使用到的那些物品總需要買吧。別提能憑空變化的事,那不過是障眼法,就算是變化,也需要實物的,不然長久不了。
就像問皇帝天下第一,想叫誰死誰都得死,為什么他們也要貢品,也要銀子呢,道理是一樣的!
而滅這三只妖怪,玉帝早就摸清了套路,沒等孫悟空前來求助,他就派出了好幾撥人,比如日值功曹:
“吾等知大圣連夜追尋,恐大圣不識山林,特來傳報!”
等孫悟空上了天庭,也是沒等見到玉帝,各種人馬都已經(jīng)來迎接了:
金星笑道:“你去奏聞玉帝,便見分曉?!薄哪镜溃骸拔业炔环钪家猓l敢擅離?”……天師道:“你們說得是甚話!旨意著你四人,豈可不去?”
什么時候這些大神們這么把玉帝放在眼里了,就是因為他們見識到了玉帝的本事,這才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只是那些可憐的犀牛精就慘了,臨終前也不敢說出真相,而是試圖點醒孫悟空:
“孫悟空,我們雖然是妖,卻從未為非作歹,縱然是死,也需留個臉面!”
所以,唐僧師徒不過在金平府過了個元宵節(jié),竟然扯出來這么大一個秘密,難怪看透了一切的唐僧會死在凌云渡了,因為西游本就是一個大騙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