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高)考已經(jīng)進入倒計時啦,正在全力備考考生們,難免會有迷茫與壓力??忌鷳绾握{(diào)整心理狀態(tài),應對考前各種緊張情緒?家長應如何做好陪伴,幫助考生樹立信心?一起來看這份心理調(diào)節(jié)建議。
考生必讀
一、考生如何調(diào)整不良心態(tài)?
01
過分在乎名次升降的敏感心理
過于頻繁的競爭會使學生產(chǎn)生怯場、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引導考生在適當競爭的基礎上看到自身的點滴進步,構建獨立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
02
過度疲勞引起的煩躁心理
疲勞學習會出現(xiàn)焦慮、心慌氣短等負面效果,指導考生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比如文理科相互交叉學習。
03
過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
有的考生對自身、老師、同學都要求過高,也會影響備考效率,應適當調(diào)低心理期望值,同時協(xié)調(diào)好人際關系,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找一個宣泄途徑。
04
認為“我不行”的自卑心態(tài)
對于自卑的考生,要不斷激勵,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考試??荚囍皇菍σ话隳芰Φ目疾?,只要用心復習、合理利用備考時間就會取得相應成績。
05
覺得“都會了”的自負心態(tài)
引導考生客觀評價自己,健全心理機制。
二、考生減壓小技巧
01
述說法
嘗試跟家人朋友描述出內(nèi)在情緒狀態(tài),比如,“我現(xiàn)在感受是怎么樣啊?”
02
涂寫法
嘗試用一張大紙,隨意地書寫或涂畫內(nèi)心的感受,涂寫完還可以跟別人說說你所寫所畫。
03
運動法
每天慢跑或者步行半小時,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有助于保持心情愉悅和增強記憶力。
04
呼吸法
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閉氣兩三秒,再微微張開嘴巴,緩緩吐氣,如此反復做幾次,可使血液循環(huán)恢復正常,心跳減速,心情自然較為平靜。
05
宣泄法
如果感到壓力特別大,可以找一個沙袋或者布偶痛打一頓,或者找到無人空曠的地方大聲地高喊宣泄。
06
洗浴法
熱水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肌肉松弛。洗浴時專注在當下身體的感覺,洗浴后會減輕壓力。
07
甩動法
開始先輕輕甩動手臂、手腕,再逐漸加大擺動姿勢,甩掉手臂肌肉的緊張,再用同樣的方法甩動腿、軀干和頸部,使全身的肌肉放松下來。
08
靜坐法
找一個不會被人打擾的地方,設定一段時間,安心靜坐,專注于自己的呼吸,盡量不去想任何事情,如果發(fā)現(xiàn)心思不在呼吸上,可以輕柔地把注意力帶回到呼吸。持續(xù)地堅持靜坐練習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和壓力。
09
幻想法
和同學一起探討高考結束后的度假安排,考上大學后的一些美好場景等。將注意力從當前的升學焦慮中轉(zhuǎn)移到后面的美好生活中,讓緊繃的情緒得到適度的釋放。
10、歌唱法
喜歡唱歌的人,可以大聲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抒發(fā)心情的同時,可以減緩壓力。
三、考生如何管理好情緒,時間、精力和人際關系
01
做好基本的情緒調(diào)節(jié)和壓力調(diào)節(jié)
用理性分析、合理宣泄、運動和音樂等方式調(diào)節(jié)情緒,讓自己在壓力中發(fā)揮潛力。
02
時間緊張,做好規(guī)劃
讓每一天變得井井有條,成為自律的自己。
03
調(diào)節(jié)生物節(jié)律
考生要在精力充沛的時間進行最重要的學習,并選擇符合自己長遠目標的事情堅持努力。
04
運動法
考生遇到難題可以和同學討論,有困擾可以向老師求教,有壓力可以和父母訴說。
PART
一、父母要做情緒穩(wěn)定的陪考者
01
時刻保持頭腦清晰
父母覺察到自己有情緒時,可觀察自己的呼吸并讓這種專注力保持一段時間。觀察呼吸可以幫助頭腦保持清晰,不被瞬間產(chǎn)生的大量情緒感受所影響,避免某些行為演變成為沖突。
02
避免思維的“反芻”
父母要避免總是想著“他心思不在學習上”“成績下降就是因為他不努力”……可以試著改變對孩子的負面評價,看到他的優(yōu)勢與潛能。如果只是一次發(fā)揮不好的科目,那應該相信孩子之后可以考出真正水平。如果是經(jīng)常發(fā)揮不好的科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浮動的原因,找到問題癥結。
03
接納孩子的情緒
考試成績的波動可能導致孩子有一些情緒,父母要認識到這些都是正常反應,要多傾聽、少說教、不橫加指責,多給孩子鼓勵和積極反饋;適時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鼓勵、支持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家人的陪伴,滿懷信心,輕松迎考。
04
給孩子適合的陪伴
父母、孩子雙方目標一致,卻因處境、方法與思考角度不同,在溝通中往往會引起誤會、抱怨與不滿情緒,從而適得其反。在這段時間,父母若想給孩子適合的陪伴,建議在學習中嘗試后退,把選擇權給予孩子;在生活中嘗試并行,把尊重給予孩子;在交流中嘗試前進,把希望給予孩子。
PART
二、處于敏感期的親子關系,怎樣減少隔閡、有效溝通
父母要慎重選擇和孩子溝通的時機與內(nèi)容。
從溝通時機上看,孩子很累,或者情緒不好的時候先不說,可以選擇孩子想說時,或情緒相對穩(wěn)定時再溝通;從溝通內(nèi)容上看,孩子聽了會反感的盡量少說或不說。
高三生可能比較反感以下幾類:對于生活起居過分關心;以父母自身經(jīng)驗盲目指導;一件事情重復多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或者總拿過去的成績說事兒;嘴上說盡力就好,其實表露出期待很高……
孩子最想聽到的是父母多鼓勵自己,多夸獎自己,最好能從具體的事情中看到優(yōu)點,并且不吝表揚;喜歡聽到父母說一些開心的事、正能量的事,可以訴說家常,也可以暢想未來。
(來源:網(wǎng)絡綜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