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作為紅樓夢中的一段經(jīng)典情節(ji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詳細介紹。
林黛玉的智商、情商是《紅樓夢》中出了名的高,單是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這個小小章節(jié),就足以窺探這個小女孩的實力,雖然在之前的文章中,亦曾詳細分析過這些情節(jié),此處允許筆者再次贅述。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關于“讀書”的問題,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時候,見到了外祖母賈母,賈母在跟林黛玉交談的時候,曾提到過關于讀書的問題,且看原文對話: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摈煊裼謫栨⒚脗冏x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幾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薄?回
在這個情節(jié)中,林黛玉其實已經(jīng)謙虛了,她從小被林如海教導學習,充當養(yǎng)子之意,請的老師是賈雨村這樣的進士,要知道賈府學堂的老師只不過是老儒賈代善,連個進士都沒中過,所以林黛玉此時讀的書籍,應該不少了,但因為剛到賈府,不敢太冒尖,所以只敢說自己讀了最基礎的《四書》。
可由于賈母的這句“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幾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林黛玉感覺自己剛才的回答并不合適,顯得過于鋒芒畢露了,萬一引起迎春、探春、惜春的反感呢。所以緊接著,賈寶玉來賈母處,見到林黛玉的時候,也問了林黛玉的讀書狀況,林黛玉立刻隨機應變,換了一套說辭:
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的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書,只上了一年學,些許認得幾個字?!薄?回
就這么短短幾分鐘內(nèi),林黛玉面對同一個問題,卻做出了兩個不同的回答,期間的微妙處,不消筆者多言,讀者自然明白。這一個小小的情節(jié),就足以窺探林黛玉的敏銳和聰慧,不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一覽無遺,連脂硯齋都忍不住批語:寫黛玉自幼之心機。
而令讀者疑惑的是,林黛玉的智商、情商跟她的年齡似乎不太匹配。目前關于林黛玉進賈府的年齡,一直眾說紛紜,有說五歲的,也有說十歲上下的,討論不出個正確的答案,即便按照書中的年齡、時間細節(jié)進行推導,往往推理到最后,發(fā)現(xiàn)自相矛盾,年齡無法精確匹配上,這亦是曹公有意為之,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取個中間值以避免誤差過大——黛玉進賈府時,正值六七歲!
即便如此,用今天的智商、情商來看林黛玉的所作所為,還是忍不住詫異——六七歲女孩子,居然這般通曉人情世故,不僅詩作水平高,而且能察言觀色,根據(jù)情況做出迅速反應。想想我們小時候,六七歲的年齡,恐怕還在拿尿和泥玩呢?
誠然,這和古代人的早熟有很大關系,古人的平均壽命普遍較低,這種生命的長度逼迫著人們不得不早點成熟。古代女子十五歲便將,可以談婚論嫁,如寶釵;男子二十歲弱冠,事業(yè)的方向也該確定了,如賈璉。
而就讀書而言,比如榮國府的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娶妻生子,然后一病死了,由此觀之,賈珠恐怕也是六七歲的年齡,就早已讀熟四書五經(jīng)了;
賈寶玉出場的時候,也是八九歲的年紀,每日旁學雜收,醫(yī)術懂點、胭脂化妝品的制作也懂點、詩詞歌賦也懂點,因此第8回“賈寶玉大醉絳云軒”,薛寶釵規(guī)勸賈寶玉不要喝冷酒的時曾說:“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傍收的,難道不知道酒性最熱?”
賈府其他姊妹也是如此,迎春、探春、惜春、賈環(huán)、賈蘭也是如此,很小的年紀,就已經(jīng)開始刻苦讀書了。
所以林黛玉的讀書量大其實不足為奇,奇就奇在林黛玉的潛力遠在其他人之上,這是天生的,探春、湘云都曾對黛玉的才華深感佩服,比如元妃省親的時候,就曾記載探春心態(tài):探春自忖亦難于薛、林爭衡,只得勉強隨眾塞責而已。
再看第28回,林黛玉最經(jīng)典的代表作《葬花吟》,書中記載:
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開門一事,錯疑在寶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fā)泄,又勾起傷春愁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感,哭了幾聲,隨口念了幾句......——第28回
諸君服不服,黛玉的《葬花吟》,不是專門靜下心來做的,而是閑的沒事,隨口吟出來的,就這種本事,蘅蕪君薛寶釵,恐怕也不是黛玉對手。
因此,黛玉之文采,除了早熟的古代教育背景,也跟林黛玉的先天能力有絕對關系。
而在今天,由于醫(yī)療的發(fā)展,人口壽命的增長,應試教育和高等教育進行普及,導致人們的心理成熟年齡增高,很多二十歲上大學的大學生,仍有“我還是個孩子”的自我認知心態(tài)。
且看路遙之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十八歲就被大家推舉為雙水村一隊的隊長,由此推之,孫少安至少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非常成熟的農(nóng)村干活漢子了,可見年齡的高低,與心理成熟程度、智商情商高低并無絕對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林黛玉的高情商則可歸因為世家大族的禮儀教導,在《紅樓夢》的背景年代,女子從小就被教以三從四德,以及各種禮儀體統(tǒng),小到吃飯、漱口,大到見人問好,都是有一套流程的,黛玉從小耳濡目染,用時間將行為模式固定化,自然從表面看起來就變得成熟起來。
所以,分析林黛玉的高智商、高情商,是可以從寫實角度入手的,如果單單以“林黛玉是絳珠仙子轉(zhuǎn)世”,因為是仙子,所以智商、情商就高,未免太過簡單化了,事實上,若是對古代禮教和教育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林黛玉的聰慧,實則是后天教育與先天潛力的結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