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回,賈母給薛寶釵過生日,拿出來二十兩銀子。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按說本是平常事,體現(xiàn)長輩愛護之心。然而卻讓王熙鳳做了難,不得已問了賈璉才拿定主意。
賈母給薛寶釵做生日,難在只出二十兩銀子明顯不夠,她卻不再多出。聯(lián)系王熙鳳打發(fā)劉姥姥也是二十兩銀子,賈母攆薛家走的意思非常明顯。
薛寶釵早看出賈母弦外之音,便借看戲時點了一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告訴賈母她的意思看懂了,薛家早晚會走。
此時的薛寶釵并不知道她想得雖然好,到底年輕氣盛。她走不走不在她,而在薛姨媽!薛姨媽從來就沒想要離開,其后更需寶釵配合謀求金玉良姻。薛寶釵的悲劇人生,也就因此泥足深陷。
不提薛寶釵日后的境遇,卻說寶玉聽了寶釵念誦的《寄生草》,覺得果然精妙,喜得無可如何。
注意“寄生草”,本屬浮萍一類,三個字既符合薛寶釵在賈家難以立足,也符合林黛玉在賈府寄人籬下。
再看那個昆弋兩腔的小戲班,昆腔代表黛玉,弋陽腔代表薛寶釵。然二者同屬一班一源,契合釵黛合一的前世今生。
一天宴會結(jié)束,賈母的“戲”還沒有完,臨了她又叫過來兩個小戲子。一個是小旦,一個是小丑。小旦是昆腔無疑,小丑一定是弋陽腔。
(第二十二回)至晚散時,賈母深愛那作小旦的與一個作小丑的,因命人帶進來,細看時益發(fā)可憐見。因問年紀,那小旦才十一歲,小丑才九歲,大家嘆息一回。賈母令人另拿些肉果與他兩個,又另外賞錢兩串。
賈母可憐這小旦與小丑小小年紀就討生活的不容易。如果照應(yīng)前文所說昆腔“陽春白雪”代表林黛玉,弋陽腔“下里巴人”代表薛寶釵。那么小旦就是林黛玉,小丑就是薛寶釵,賈母可憐二人的角度和出發(fā)點完全不同!將薛家必做“小丑”,這是要再惡心薛姨媽一次。
這等比喻并不是牽強附會,隨后王熙鳳就出面給出了對應(yīng)的解釋。
(第二十二回)鳳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史湘云接著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樣兒。”寶玉聽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
王熙鳳言外之意,就是說小旦長得像林黛玉,那小丑呢?不言而喻一定象征薛寶釵了。寶釵哪里丑?自然是薛家賴在賈家不走的失禮行為很“丑”!
賈母終于表達完了,卻不想這場戲最終引起了一場矛盾。
王熙鳳說小旦長得像一個人,別人看出來也不說,只有湘云嬌憨心直口快,一張口就說了出來。
原本說出來也沒啥,林黛玉確實小性兒,卻也不至于與總角姐妹湘云鬧起來。
誰想“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賈寶玉偏偏畫蛇添足給史湘云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你別說,仔細林妹妹惱怒!
如果沒有他多事,這件事也就過去了,他一多事,就徹底讓史湘云和林黛玉都多心起來。
史湘云生氣了,讓翠縷收拾行李明天就走。并直接對上來解釋的賈寶玉說了兩個道理。
一,別人都能拿林黛玉開玩笑,為什么我就不能?你們是一家人,就我是外人不是?
(第二十二回)湘云道:“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別人說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說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說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頭,得罪了他,使不得!”
二,我想說什么是我的事,我得罪人我承擔,你為什么要阻止我?是怕我惹惱你的林妹妹么!
(第二十二回)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說。這些沒要緊的惡誓,散話,歪話,說給那些小性兒,行動愛惱的人,會轄治你的人聽去!別叫我啐你?!?/p>
史湘云的兩點訴求完全沒問題,且說的都對,賈寶玉確實在不恰當?shù)臅r候做了不恰當?shù)氖隆W钜氖?,他還覺得自己委屈,“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要說賈寶玉這時的情商真的是零,無端卷入別人的紛爭時,最忌諱不反省自己反而著急去解釋,更要命是踩著另一個解釋自己。他說黛玉“小性兒”,就是自尋死路。
林黛玉也惱了,她眼見著賈寶玉先去史湘云那里去解釋,就很不開心。
要知道她堂堂大小姐被比作下九流的小戲子,總是有點不開心的。賈寶玉讓她惱怒的有三點。
第一,賈寶玉為什么向史湘云遞眼色?“莫不是他和我頑,他就自輕自賤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貧民的丫頭,他和我頑,設(shè)若我回了口,豈不他自惹人輕賤呢。是這主意不是?”
林黛玉知道賈寶玉是好心,怕自己多想,問題是林黛玉覺得委屈,我怎么就多想了?我在大家心中就是這樣愛多想的人么?
第二,賈寶玉最先去安撫史湘云,而不是她,讓黛玉不滿意。因為被損害的人是她才對。
第三,賈寶玉說“小性兒”被林黛玉聽了個一清二楚。黛玉沒氣炸就不錯了!
“我怎么就小性兒,合著我被你們嘲笑還是我的錯了……”
所以你看,賈寶玉完全就是自討苦吃。他想兩邊都好,卻沒有平兒左右逢源的能力,最終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問題是他還覺得自己委屈,這就很不善了!賈寶玉有兩錯:
第一,自以為是。
他以為他應(yīng)該阻止史湘云“冒犯”林黛玉,因為史湘云心直口快愛得罪人,黛玉小性兒愛生氣。殊不知這是他一廂情愿,根本沒有的事。他摻合其中反倒好心辦壞了事。
第二,不以為錯。
他覺得委屈,才會向湘云和黛玉著急解釋。你看我都為了你們好,你們還誤解我。
其實他根本沒理解兩姐妹的心。
黛玉覺得自己被孤立,被特殊對待了。
湘云覺得自己被排斥,被貶低壓制了。
這是黛玉和湘云最敏感的兩個自尊心。卻被賈寶玉輕易傷害,你說她倆能不怒么?
其實這對姐妹倆,氣得都是賈寶玉,二人卻沒什么問題,一碰頭也就和好如初了。湘云小,黛玉也讓著她。而且正是黛玉來搶了湘云在賈府的地位和寵愛。史湘云偶爾不滿黛玉,與黛玉不喜歡薛寶釵差不多??上嬖菩愿窕顫姡榫w來得快去得快,根本就無心。賈寶玉等于白做了一根“攪屎棍”!
傷心難過獨自回去舔舐傷口的賈寶玉,想起來前日看《莊子》,慨嘆被姐妹們誤解無法申辯,與那被排斥的魯智深一樣“孤苦伶仃”,反倒越想越委屈的痛哭了一場。真是少年眼淚不值錢。他在睡前胡亂寫了一首偈言: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云證。
無可云證,是立足境。
更又再填一首《寄生草》,心滿意足才睡了去。
從前日生襲人氣,續(xù)寫《莊子》,到此時打佛偈,再到填詞,賈寶玉于“儒釋道”三家游刃有余。這又對照了第一回空空道人到情僧,再到東魯孔梅溪等作者“化名”融合儒釋道三家的社會形態(tài)對世人的影響。
然而,這種融合對賈寶玉無足輕重。他毀僧謗道,罵讀書人祿蠹。他填詞作賦,就算大觀園那等得意之作,也不見他常拿來夸耀。每日只在姐妹們中間自得其樂、尋愁覓恨!
此番賈寶玉最大的苦惱不是信仰的缺失,也不是沒有安身立命的理想,就是為什么林妹妹和云妹妹如此誤解我的好心……
試問如此賈寶玉,你能要求他如何?作者說他“于國于家無益”,豈不恰當!
而陷身在紅粉女兒堆,脂粉溫柔鄉(xiāng)的賈寶玉,很快就迎來了一個人對他的最大羞辱,連賈元春都為之憤怒。那么,究竟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