齡官是《紅樓夢》中的女性人物,賈家買來的十二個唱戲的女孩之一。每當(dāng)一提起這個,那么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xì)的說一下了
賈元春點了四出戲,小戲子們就開始裝扮起來。不得不說元春點的四出劇在當(dāng)時很有名氣。
明末清初劇作家李玉的《一捧雪》之《豪宴》,講莫懷古被小人陷害家破人亡故事。
清初劇作家洪升的《長生殿》之《乞巧》,講楊貴妃被縊死,唐明皇思念不已的故事。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邯鄲夢》之《仙緣》,講盧生夢中經(jīng)歷榮華富貴,醒來黃粱一夢的故事。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還魂記(牡丹亭)》之《離魂》,講杜麗娘相思而死,香消玉殞的故事。
只要了解這四出戲背后的典故,結(jié)合《紅樓夢》的故事線索,就可以大致推斷出賈家之?dāng)。褐?,賈寶玉遭遇和林黛玉之死的大概。不怪脂硯齋批語【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jié)、大關(guān)鍵。】不提!
元春看過四出戲后非常滿意,不過她喜歡的小戲子竟然不是小生小旦的藕官、菂官、芳官等人,竟然是演花旦的齡官。
(第十八回)剛演完了,一太監(jiān)執(zhí)一金盤糕點之屬進(jìn)來,問:“誰是齡官?”賈薔便知是賜齡官之物,喜得忙接了,命齡官叩頭。太監(jiān)又道:“貴妃有諭,說:‘齡官極好,再作兩出戲,不拘那兩出就是了。’”賈薔忙答應(yīng)了,因命齡官做《游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戲,執(zhí)意不作,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賈薔扭他不過,只得依他作了。賈妃甚喜,命“不可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xí)”,額外賞了兩匹宮緞、兩個荷包并金銀錁子、食物之類。
齡官主角花旦,多是活潑的丫頭角色。她堅持作《相約》《相罵》出自《釵釧記》,兩出都是史碧桃丫頭蕓香與皇甫直母親李氏的戲份。齡官演出丫鬟蕓香。
齡官獲得賈元春賞識,證明她的技藝、功夫在十二個小戲子中出類拔萃。
古代戲班非常殘酷,不光是練功苦,出頭也并不容易。一個戲班幾十個人,誰紅除了看本事也要看命。與現(xiàn)代明星紅不紅是一門玄學(xué),不是誰捧就行的截然不同。那時候的戲子,沒有真本事,就絕不可能紅。
尤其是家班,主人自己豢養(yǎng)的戲子,誰功夫好,老天爺賞飯吃,拿得出手為主子爭臉,做不得一點的假。像賈家以及元春都是看慣了戲的,不能說是“老票”,眼光一定是好的。齡官被元春喜歡,一定是她“活兒”最好才脫穎而出。
而且,從齡官的性格也能看出她早都是梨香院最好的一個。
元春讓齡官再作兩出戲,賈薔想讓她唱《游園》《驚夢》,皆因當(dāng)時《牡丹亭》最是高雅,也是梨香院準(zhǔn)備最多的“拿手戲”。
但齡官擅長的主角是《釵釧記》中的《相約》《相罵》,類似《西廂記》中紅娘。明知給貴妃表演,齡官也絕不含糊,堅持自己本“角”,拒絕表演他人的拿手戲。
齡官的“驕傲”,就在于她是梨香院的“角”,比其他小戲子都出色。說白了就是“耍大牌”,就算貴妃也不可以改變!后文齡官拒絕賈寶玉“點曲”用的也是貴妃要唱都不能,言外之意你算老幾!可見戲子之傲嬌,從古就有之。
當(dāng)然,這些人不過就是寵物一般,主人“逐之不舍責(zé)之不可,雖欲不憐而實不能不憐,雖欲不愛而實不能不愛。”從齡官到芳官等人都不能免俗,個個皆然。恃能壓眾、喬酸嬌妒,不過蠅營狗茍耳!
不提齡官有多傲嬌,像焦大跟主子傲嬌,賈家跟皇帝傲嬌的例子多了去了,只看主子惱不惱罷了,他們都是注定“以卵擊石”,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終究自毀前程。
言歸正傳,齡官受到賈元春的賞識,當(dāng)然不止是技藝高超,冠絕梨香院這么簡單。賈元春喜歡齡官,還有弦外之音,而她所要表達(dá)的意思對林黛玉非常不利。
先說賈元春第一次賞識齡官,一定是齡官的戲好,讓元春在所有人中發(fā)現(xiàn)了她。
不過,這里需要注意一點,齡官這個小戲子長得頗為神似林黛玉。后文“椿齡劃薔癡及局外”,賈寶玉看齡官就覺得像黛玉。
可是賈元春是因為這樣才喜歡齡官么?顯然不是,元春欣賞的是齡官的“才藝”。
如果將齡官的“才”與林黛玉的“才”對應(yīng),似乎也是貼切。賈元春也說林黛玉的詩是好的:“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p>
薛寶釵與林黛玉的“才”一樣好,被元春贊嘆。雖說后文林黛玉替賈寶玉做了一首詩,冠絕其他,不過假名賈寶玉,元春并不認(rèn)同。
尤其林黛玉替賈寶玉作弊,更令元春不喜,反而是薛寶釵做賈寶玉一字之師的“德行”,更讓元春贊同。
有了這一層關(guān)系,再看元春聽說齡官堅持做《相約》《相罵》,更是歡喜,就不能不讓人注意了。
齡官堅持原則,固然是恃寵而驕,卻也是她的“本分”,有些原則不打折才是“德”。比方薛寶釵教授賈寶玉的一個字,原則是“綠玉”賈元春不喜歡,就不應(yīng)該去挑戰(zhàn),堅持本分為好。
《相約》《相罵》出自《釵釧記》,古人對此非常熟悉。估計齡官在臺上一唱這出戲,賈母坐在那里心里就會一咯噔。
《釵釧記》的“釵釧”二字,含沙射影不用太明顯。賈妃甚喜,命“不可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xí)”,這是多明顯的暗示,她看好了要罩著。齡官此時不是齡官,而是她所作《釵釧記》影射的薛寶釵和金玉良姻。
賈元春等于挑明了她支持金玉良姻,反對寶黛姻緣的立場,站隊母親王夫人。
由此也揭開之前她修改“蓼汀花溆”為“花溆”,去掉“紅香綠玉”的“香玉”二字,改為“怡紅快綠”,薛寶釵說她不喜歡“綠玉”的因由。
“蓼汀”出自《雁》詩,指大雁的棲息地,去掉大雁的棲息地,不讓大雁立足。預(yù)示賈家最終不是林黛玉的終點,她這只“折足雁”終究被攆離賈家,后文雪雁和晴雯是伏筆。
“綠玉”“香玉”就是黛玉,沒什么好說的。
就像賈政帶著賈寶玉“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分別對瀟湘館、稻香村、蘅蕪苑、怡紅院點評,代表賈政對賈寶玉姻緣的看法,支持寶黛姻緣,不看好金玉良姻。
賈元春通過省親當(dāng)晚修改“題額”,贊賞齡官,同樣表現(xiàn)了支持金玉良姻,反對寶黛姻緣的立場。
至此,賈家徹底分為兩派,賈母、賈政更支持林黛玉。賈元春、王夫人更支持薛寶釵。
當(dāng)然,雙方都很隱晦,曹雪芹也更隱晦地寫出了其中玄妙,這些蛛絲馬跡娓娓道來,也是稍不留意就會錯過,不知道您看出了沒有。
終于,好戲散場,賈元春到了離別之時,她又一次哭了。觀省親當(dāng)晚元春的表現(xiàn),這個賈家大女兒,過于情緒化,沒有作為貴妃的自省和克制。她不關(guān)心賈家何去何從,不謀求幫助家族與皇帝建立良好的翁婿關(guān)系。反而在情緒以及賈寶玉的姻緣這些小事上,投入了過多的關(guān)注,也注定她就是個小女人。
賈元春走了,帶著不舍,回去了她那“不得見人的去處”。迎接她的必然是冷冰冰的皇恩。不懂得敬畏皇權(quán)的妃子,注定不會有好下場。元春對此也無力回天,她的能力做不了任何事。只可笑賈家此時還在做著升官發(fā)財?shù)拇呵锎髩簟?/p>
省親結(jié)束了。賈家花光了家底,迎接他們的將是一段寧靜的時光。重回家長里短,卻又不可能平靜的日子。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