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儒家經(jīng)典著作,由戰(zhàn)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睹献印饭财咂涗浟嗣献优c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nèi)容,其學說處罰點為性善論,護長德治。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節(jié)(1)
【原文】
滕定公1薨,世子謂然友2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于宋,于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3,吾欲使子問于孟子,然后行事?!比挥阎u問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4:‘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T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5,粥之食6,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p>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7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8:‘喪祭從先祖?!唬骸嵊兴苤病!?/p>
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9能盡于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
【譯文】
滕定公去世,太子對他的師傅然友說:“過去在宋國,孟子曾和我談話,我一直難以忘懷。現(xiàn)在不幸父親去世,我想請您到孟子那里問問,然后再辦喪事?!比挥驯愕洁u國去問孟子。孟子說:“這樣很對呀!父母去世,本來就應該讓自己把悲痛盡情宣泄的。曾子說:‘父母健在時,依禮去奉侍;他們?nèi)ナ懒?,依禮去埋葬,依禮去祭祀。這才可算是盡到孝心了?!T侯的禮節(jié),我沒有學過它;即便如此,卻也聽說過:從天子直到老百姓,實行三年的喪禮,穿著粗布縫邊的孝服,吃著稀粥——夏、商、周三代都是這樣的。”
然友回國傳達了孟子的話,太子便決定行三年的喪禮。父老官吏都不愿意,說:“我們宗主國魯國的歷代君主沒有實行過,我國的歷代君主也沒有實行過,到你這一代卻來改變成法,這是要不得的。而且《志》說過:‘喪禮祭禮一律依照祖宗成法。’意思是說,我們是有成法可依的。”
太子便對然友說:“我過去不曾做過學問,只喜歡跑馬舞劍?,F(xiàn)在,父老們官吏們都對我的主張不滿,恐怕這一喪禮不能夠讓我盡心竭力去做,您再替我去問問孟子吧!”于是,然友又到鄒國去問孟子。
【注釋】
(1)滕定公:文公的父親。
(2)然友:世子的師傅。
(3)大故:重大的不幸。
(4)曾子曰:以下引句見《論語·為政》,乃孔子所言。
(5)齊疏之服:齊,音zī,縫邊;疏,粗。
(6):音zhān,粥。
(7)宗國:周朝重宗法,魯、滕諸國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之子;其中周公封魯,行輩較長,因之其余姬姓諸國均以魯為宗國。
(8)《志》:記錄國家大事的書。
(9)其:世子自指。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