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是《紅樓夢》中的角色,賈赦之女,賈寶玉的堂姐,金陵十二釵之一。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的文章
若論受關注度,賈迎春恐怕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中最不起眼的一位金釵,讀《紅樓夢》者,有人喜歡風神若仙子的林黛玉,有人欣賞八面玲瓏的薛寶釵,有人心宜天真爛漫的史湘云,但很少有讀者喜歡賈迎春,這與曹公給賈迎春設置的“懦小姐”人設有著很大的關系,迎春為人怯懦、毫無主見,雖然位居小姐,卻連手下的丫環(huán)婆子都管不住,以至于鬧出“懦小姐不問累金鳳”事件,不得不說,賈迎春的性格存在很大問題,也正是她的性格缺陷,最終導致了她的悲劇結局——誤嫁中山狼!
清人涂瀛對迎春這一形象給予了極大的憐憫與感嘆,正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在《紅樓夢論贊》中這般評價迎春:
才情,造物之所忌也,則德尚矣!然女子無才,謂之德也。若迎春者,非其人耶,何所遇之慘也。說者以為非賈赦遺孽不至此,由是言之,婚姻之故,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既然封建社會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迎春既無林黛玉的“詠絮之才”,又無王熙鳳的“管家之能”,她謹遵封建禮教,做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閨閣少女,為何悲劇命運還是沒有放過她?細究下來,迎春之悲劇跟她的性格有很大關系,而迎春懦弱的性格背后又有著錯綜復雜的家庭原因,今日我們就試來分析賈迎春的悲劇性格。
不公正的生存環(huán)境,演化出迎春自卑的心性
榮國府赫赫揚揚,已歷五世,家族中子孫眾多,可恰恰是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對子孫的教育過程很容易滋生不公平因子。以賈母為例,作為賈府女性中的最高領導人,她溺愛賈寶玉、林黛玉等聰明伶俐的孩子,卻對迎春、惜春、賈環(huán)等才貌不濟的孩子很少關心,這種來自長輩的不公平待遇,必然會導致賈府子孫心理的異變。
而具體到迎春身上,她的處境則更加嚴重,迎春母親早逝,父親賈赦是個好色之徒,胸無點墨,對迎春從未有過任何關心之舉,后媽邢夫人、哥哥賈璉、嫂子王熙鳳也都不喜歡懦弱的迎春,對她鮮有關心。而在榮國府這個大家庭中,迎春更是被當作透明體來對待,賈府中舉辦過很多大型的活動,比如大觀園眾姊妹創(chuàng)建詩社,可迎春只被給了一個限韻的閑職,根本沒有參與感,而到了第四十九回,迎春干脆直接被賈寶玉忽視了:
寶玉笑道:“明兒十六,咱們可該起社了?!碧酱旱溃骸傲盅绢^剛起來了,二姐姐又病了,終是七上八下的?!睂氂竦溃骸岸憬悴淮笞髟?,沒有她又何妨?”——第四十九回
這處情節(jié)雖小,但足以窺探迎春在眾人心中地位應該一直屬于可有可無的,有她在就限個韻,沒她也不礙事,賈寶玉一直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作為至理名言,連他都這般對迎春,更不用說其他人了;再看第七十一回,正值賈母壽辰,南安王妃想見見賈府小姐,結果賈母寧肯叫林、薛、史三位外眷,也不愿意讓迎春過來,書中這般記:
南安王妃笑道:“既這樣,叫人請來?!辟Z母回頭命鳳姐兒去把史、薛、林帶來,“再只叫你三妹妹陪著來罷!”鳳姐答應了,來至賈母這邊?!谄呤换?/p>
由此觀之,迎春在賈府內從未受到任何關注,賈府長輩們的不公平待遇,必然會引發(fā)迎春心理上的自卑感,進而進化為“懦弱”的個性,同時不可忽略的是,迎春本性善良,并非爭強好勝之人,于是她選擇將這些委屈自我消化,可即便如此,還要時常面對邢夫人的責備,埋怨她不如探春等人。
“福禍自召”的道家思想,促使迎春選擇以懦弱姿態(tài)處世
賈迎春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抱著一本《太上感應篇》來看,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問累金鳳”中,迎春奶媽偷了她的累金鳳去賭錢,迎春卻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希望這件事就此放過,不需多言,丫環(huán)繡橘便和奶媽兒媳王住兒媳婦大吵起來,按理說,這件事發(fā)生在自家屋里,迎春總該管一管了吧,可迎春是怎么做的呢?書中這般記:
繡橘又氣又急,一行說,一行就哭了。司棋聽不過,只得勉強過來,幫著繡橘問著那媳婦。迎春勸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應篇》來看?!谄呤?/p>
脂批云:神妙之甚!從書上跳出一位懦弱小姐!
因此《太上感應篇》似乎成為了迎春的一個性格符號,這部道家經典的核心內容是勸人遵守道德規(guī)范,從而做到“止惡修善”、“受辱不怨”,綜合來說,這部道教經典側重從自我修身的角度來為人處事,開篇便是: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無疑這些觀點對迎春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既然禍患都是人自己招來的,那么選擇當一只鴕鳥將頭埋起來,那么這些災禍總不會來找我了吧!迎春是這么想的,更是這么做的,對于奶娘偷盜自己的財物,她表現(xiàn)出極大的寬容,并對眾人直言:“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著,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她認為這樣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jié)就是,迎春如此寬容并不是為了顧及奶娘的哺乳之恩,而是為了讓自己避免麻煩,所以當探春、平兒等人準備將這件事情鬧大,讓太太等人也知道時,迎春立刻改了說法:
迎春仍笑道:“問我?我也沒什么法子。他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太太們要問我。可以隱瞞遮飾過去,是她的造化;若瞞不住,我也沒法。沒有個為她們反欺枉太太的理,少不得直說?!薄谄呤?/p>
從這個角度來看,迎春是薄情的,她表面看似善良,能原諒絕不追究責任,但她并沒有個穩(wěn)定的立場,她始終以自己的“絕對安全”作為出發(fā)點,不只是對自己奶娘,連對從小跟著自己的丫環(huán)司棋也是如此,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揀大觀園”,司棋處查到了她和潘又安的來往書信,于是繡春囊的嫌疑人被鎖定在了司棋身上,可在司棋被攆走的時候,迎春只是流淚,并沒有采取任何拯救司棋的舉動:
那司棋亦曾求了迎春,實指望迎春能死保赦下的。只是迎春語言遲慢,耳軟心活,是不能做主的。司棋見了這般。因哭道:“姑娘好狠心!哄了我這兩日,如今怎么連一句話也沒有了?”迎春含淚道:“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還十分說情留下你,豈不連我也完了?!薄谄呤呋?/p>
迎春之不作為,源自她對道家“福禍自召”理念的深刻認同,既然福禍都是自找的,那么無為而治豈不是最好的處世之道,于是她干脆選擇以懦弱的姿態(tài)處世,以為這樣便可規(guī)避所有的禍患,孰不知,這恰恰為她最后的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
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造就了迎春“誤嫁中山狼”的悲劇結局
賈迎春因為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導致她養(yǎng)成了隨遇而安、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她對勝負、功利沒有執(zhí)念,從而以最平和的方式接受人生的風風雨雨,最為經典的例子就是第二十二回“制燈謎賈政悲讖語”,正值元宵佳節(jié),元妃從宮中送來一個燈謎讓賈府眾姊妹們猜,猜中便有賞賜,黛玉、寶釵等人紛紛猜著,只有迎春和賈環(huán)兩人沒猜中,看著其他姊妹都有賞賜,迎春和賈環(huán)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書中這般記:
太監(jiān)拿了去,至晚出來傳諭:“前娘娘所制俱已猜著,惟二小姐和三爺猜的不是?!碧O(jiān)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每人一個宮制詩筒,一柄茶筅,獨迎春、賈環(huán)二人未得。迎春自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賈環(huán)便覺得沒趣?!诙?/p>
通過此情節(jié),我們在感嘆迎春寬宏大氣,有大家小姐風范的同時,也不得不分析這背后的危機,迎春待人接物太過看得開、想得通,加上她懦弱的個性,造就了她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在大觀園內,她成了一個工具式的人物,被其他人隨意利用,比如第四十回“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王熙鳳與鴛鴦為了慫恿劉姥姥也加入到行酒令的活動中,便讓迎春故意錯韻:
鴛鴦道:“左邊‘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帶雨濃。”眾人道:“該罰,錯了韻,而且又不像?!庇盒χ嬃艘豢?。原是鳳姐兒和鴛鴦都要聽劉姥姥的笑話,故意都令說錯,都罰了?!谒氖?/p>
這種當眾出丑的任務,為何偏偏交給迎春來做呢?自然是因為迎春性情怯懦,而且為人木楞,況且她自己也不在乎,自然別人也樂得用她來扎筏子。但若是迎春給他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誰還將她放在眼里呢,尤其是在人人一雙富貴眼的賈府,迎春的這種為人處事態(tài)度,無疑存在很大問題。
迎春隨波逐流,自以為是處事之道,但實際上,她的這種態(tài)度被他人視為“懦弱”、“二木頭”、“多一口氣的死人”,如此這般,賈母等家長們如何會喜歡這樣的迎春?這正好接上了我們上面提到的第一點——不公正的生存環(huán)境,但這種不公正,恰恰是迎春自己的不作為造成的。且看探春,與迎春同為庶女,親生母親趙姨娘還頻頻惹事,可探春硬是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了賈母、王夫人等人的青睞,迎春身上就缺乏了探春的這種骨氣!
賈迎春最終的悲劇也是這樣造成的,《紅樓夢》第七十九回,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便將迎春嫁給孫家來抵債,孫家并非詩書簪禮之族,與賈家并不相配,賈政對這門親事提出了質疑,賈母心中也不十分趁意,可唯獨作為當事人的迎春,從頭到尾沒發(fā)表過意見,她隨波逐流、聽之任之的人生態(tài)度再次主導了她的人生,她任憑賈赦安排,誤嫁中山狼,最終落得個“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的結局。
結語:賈迎春的人生悲劇,與從小生活在不公正的生存環(huán)境、道家“福禍自召”思想的影響以及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有著很大關系,這些原因中,既包括客觀外在環(huán)境,也包含主觀不作為因素,正如涂瀛所言“婚姻之故,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迎春之悲劇,終究要由她自己來負責。同時,迎春的悲劇也告誡我們,生而為人,當有積極進取之骨氣,切不可墮入得過且過的泥沼之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