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三十·神仙·翟乾祐
【原文】
翟乾祐,云安人也。龐眉廣顙,巨目方頤,身長六尺,手大尺余,每揖人,手過胸前。常于黃鶴山師事來天師,盡得其道。能行氣丹篆,陸制虎豹,水伏蛟龍,臥常虛枕。往往言將來之事,言無不驗。因入夔州市,謂人曰:“今夜有八人過此,宜善待之?!笔窍馃儆嗉?。曉之者云:“八人乃火字也?!泵咳肷?,群虎隨之。曾于江上與十許人玩月?;騿栐唬骸霸轮芯购嗡?”乾祐笑曰:“可隨我手看之。”乃見月規(guī)半天,瓊樓金闕滿焉。良久乃隱。云安井自大江溯別派,凡三十里。近井十五里,澄清如鏡,舟楫無虞。近江十五里,皆灘石險惡,難于沿溯。乾祐念商旅之勞,于漢城山上,結壇考召,追命群龍,凡一十四處,皆化為老人,應召而至。乾祐諭以灘波之險,害物勞人,使皆平之。一夕之間,風雷震擊,一十四里,盡為平潭矣。唯一灘仍舊,龍亦不至。乾祐復嚴敕神吏追之。又三日,有一女子至焉。因責其不伏應召之意。女子曰:“某所以不來者,欲助天師廣濟物之功耳;且富商大賈,力皆有余,而傭力負運者,力皆不足。云安之貧民,自江口負財貨至近井潭,以給衣食者眾矣。今若輕舟利涉,平江無虞,即邑之貧民,無傭負之所,絕衣食之路,所困者多矣。余寧險灘波以贍傭負,不可利舟楫以安富商。所(“所”原作“無”,據(jù)明抄本、陳校本改。)不至者,理在此也?!鼻v善其言,因使諸龍各復其故。風雷頃刻,而長灘如舊。唐天寶中,詔赴上京,恩遇隆厚。歲余還故山,尋得道而去。先是,蜀有道士佯狂,俗號為“灰袋”,即乾祐晚年弟子也。乾祐每戒其徒曰:“勿欺此人,吾所不及?!背4笱┲校虏既?,入青城山,暮投蘭若求僧寄宿。僧曰:“貧僧一衲而已,天寒,此恐不能相活?!钡勒叩疲骸叭菀淮沧阋?。至夜半,雪深風起。僧慮道者已死,就視之,去床數(shù)尺,氣蒸如爐,流汗袒寢。僧始知其異人。未明,不辭而去。多住村落,每住人愈信之。曾病口瘡,不食數(shù)月,狀若將死。村人素神之,因為設道齋,齋散,忽起就枕,謂眾人曰:“試窺吾口中,有何物也?”乃張口如箕,五臟悉露。同類驚異,作禮問之。唯曰:“此足惡!此足惡!”后不知所終。(出《酉陽雜俎》、《仙傳拾遺》)
【翻譯】
翟乾祐是云安人。他眉毛重額頭寬,眼睛大下巴方,身高六尺,手長超過一尺,每次向人作揖手都超過胸前。他曾經(jīng)在黃鶴山拜來天師為師,完全學到了來天師的道術。他會呼吸吐納之法,能書寫箓符,在陸地上能治服虎豹;在水里邊能治服蛟龍。他躺臥的時候,往往頭不靠在枕頭上。他常常談論將來的事情,說的沒有不應驗的。他來到夔州市上,對人說:“今天夜里有八人經(jīng)過這里,應該很好地對待他們。”這天夜里火燒了一百多家。聰明的人說:“‘八人’就是個‘火’字?!彼看稳肷剑加幸蝗夯⒏?。他曾經(jīng)在江上和十幾個人一起賞月,有人問道:“月亮里到底有什么呢?”翟乾祐笑道:“隨著我的手看看!”于是人們便看到月亮的圓形有半個天那么大,那上面全是瓊樓玉閣,好久才隱去。云安井是個邑鎮(zhèn),坐落在長江的一個支流逆水而上三十里的地方。離井十五里這一段,江水像鏡子一樣清澈,行船的人不必擔心觸到暗礁。但是離江十五里的這一段,全都是險惡的灘石,很難沿這段小路上行。翟乾祐考慮到商旅的勞苦,就在漢城的山上,筑了一個法壇,作法召喚,讓群龍前來。一共十四個地方的龍,都變成老人來到這里。翟乾祐就把灘石如何艱險,如何讓人勞苦對他們說明,讓他們全給弄平坦。一夜之間,風雷大作,有十四里水路全都變成平靜的潭水,只有一個險灘沒變,龍也沒到。翟乾祐又嚴厲地讓神吏去追查。又過了三天,來了一位女子。翟乾祐就責備她的不應召。女子說:“我之所以不來,是想要幫助天師您使您濟物的功勞更大些而已。那些大富商,個個都財力有余。而那些出賣勞力搬運東西的人,財力都不足。云安的貧民,從江口肩負著東西運到井潭,以此賺錢維持生活的人很多。現(xiàn)在如果有利于輕舟渡過。平江沒有任何危險,那么這里的貧民就沒有地方幫工賺錢,就斷了他們的衣食之路,發(fā)生困難的就多了。我寧肯讓險灘險浪養(yǎng)活出賣勞力搬運貨物的窮人,也不能讓它有利于船只而保護富商。我之所以不來,道理就在這兒。”翟乾祐認為她說得好,因此讓龍們各自回去又把險灘恢復成原樣。一陣風雷之后,長灘如舊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詔令他到京城去。他受到皇上很隆重的接待,很優(yōu)厚的待遇。一年多以后,他又回到了故山,不久便得道成仙,飛升而去。在這以前,蜀地有一個裝瘋的道士,俗號叫“灰袋”,他就是翟乾祐晚年的弟子。翟乾祐常常警告其他弟子們說:“不要欺負這個人,他的本事是我所不及的。”瘋道士曾經(jīng)在一個大雪天,穿布裙冒著風雪走進青城山,天黑的時候到廟上求和尚讓他住一宿,和尚說:“貧僧只有一件僧衣,天冷,此處恐怕不能保你活命。”瘋道士說:“能讓我有一張床就足啦!”到了半夜,風大雪深,和尚擔心道士已經(jīng)凍死了,過去一看,離床幾尺就汽蒸如爐,瘋道士在床上袒露著身子睡覺還淌汗。和尚這才知道道士是一位異人。天不亮他就不辭而別。他多半住在村落里,每次住過人們就更相信他。他曾經(jīng)生過口瘡,幾個月沒吃飯,那樣子就像馬上要死似的。村里人一向認為他是神,于是就為他設了道家的齋供。供散,他忽然起來枕到枕頭上,對眾人說:“你們看看我口里有什么東西!”于是他就張開簸箕般的大口,五臟全都露了出來。人們大吃一驚,行禮問他這是怎么回事,他只是說:“這些東西實在可惡!這些東西實在可惡!”后來不知他到底怎樣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