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卷四義犬》原文
潞安某甲,父陷獄將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將詣郡關說①??珧叧觯瑒t所養(yǎng)黑犬從之。呵逐使退。既走,則又從之,鞭逐不返,從行數(shù)十里。某下騎,趨路側私②焉。既,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某既行,則犬歘然③復來,嚙騾尾足。某怒鞭之,犬鳴吠不已。忽躍在前,憤龁騾首,似欲阻其去路。某以為不祥,益怒,回騎馳逐之。視犬已遠,乃返轡疾馳,抵郡已暮。
及掃腰橐④,金亡其半,涔涔⑤汗下,魂魄都失,輾轉終夜。頓念犬吠有因。候關⑥出城,細審來途。又自計南北沖衢⑦,行人如蟻,遺金寧有存理!
逡巡至下騎所,見犬斃草間,毛汗?jié)袢缦础L岫鹨?,則封金儼然。感其義,買棺葬之,人以為義犬冢云。
聊齋志異《卷四義犬》翻譯
潞安府某甲,他父親因事被拘禁在監(jiān)獄里,快要死了。他把家中錢財搜羅凈盡,湊了百兩銀子,準備用來到郡里的州府中托人情。他騎上騾子出門,家中養(yǎng)的小黑狗就跟著他。某甲就呵斥驅(qū)趕它,讓它退了回去。某甲走了之后,那狗又跟上了他,用鞭子趕也不回去,狗跟著走了幾十里地。某甲半路下騾,用石頭砸它,那狗才跑開。某甲又向前走,那條狗風馳電掣般地又追上來,咬那騾子的尾巴和蹄子。某甲發(fā)火了,用鞭抽它,那狗不停地嗚叫。忽然又跳到前面,氣呼呼地咬騾子的腦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
某甲認為這事情不吉利,就更生氣了,騎著騾子調(diào)轉頭來追著驅(qū)趕它。看那狗已經(jīng)跑遠了,才拉轉騾頭疾速奔馳,來到郡里時,天已近傍晚了。等他一按腰間的錢袋,銀子丟了一半,汗刷地流了下來,魂都嚇沒了。他翻來覆去睡不著,忽然想起那狗叫定有原因。他早早起來,在城門口等候開了城門走出城來,在來時經(jīng)過的路上仔細尋找。他又想,這里是南北大道,行人多如螞蟻,丟失的銀子哪有還在的道理。他猶猶豫豫地來到來時下騾的地方,見到那狗已經(jīng)死在草叢里。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濕透了,像剛洗過一樣。提起那狗的耳朵一看,那成封的銀子整整齊齊擺在那里。某甲被這狗的義氣感動了,買了棺材把它埋葬了。人們都稱那墳為“義犬冢”。
聊齋志異《卷四義犬》賞析
本篇寫某甲的義犬為主人失金而奔吠.最終死而護金。它從主人和犬兩方面落筆,主人為救父親赴郡。無需犬相隨;犬競相隨,初并不為主人失金.而是依戀主人。后力為主人失金事。在這段.反復寫犬被主人所驅(qū)趕。主人有一連串的動作:呵逐、鞭逐、投石以逐?;伛R驅(qū)逐.動作不斷升級,表現(xiàn)了主人的憤怒:犬則是:退、從之、奔去復來、以致用牙齒咬主人騾子的尾巴、腳、嗚吠不已來阻止主人之行。他們各自的行為表現(xiàn)了各自的情態(tài),二者之間存在著犬不能用語言表達、主人不能用語言傳達的隔膜,導致雙方都有怒氣。轉折的發(fā)生讓主人知道好不容易搜集積蓄得來的百金丟失了一半以后,想起犬吠定有原因。于是他便按原路尋找,發(fā)現(xiàn)犬死而護金,本篇所講的就是這樣的一樁怪事。
聊齋志異《卷六義犬》原文
周村有賈某(1),貿(mào)易蕪湖(2),獲重資。賃舟將歸,見堤上有屠人縛犬,倍價贖之,養(yǎng)豢舟上。舟人固積寇也(3),窺客裝,蕩舟入莽(4),操刀欲殺。
賈哀賜以全尸,盜乃以氈裹置江中。犬見之,哀嗥投水,口銜裹具,與共浮沉。流蕩不知幾里,達淺擱乃止(5)。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吠(6)?;蛞詾楫?,從之而住,見氈束水中,引出斷其繩。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復哀舟人,載還蕪湖,將以伺盜船之歸。
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關三四日,估楫如林(7),而盜船不見。
適有同鄉(xiāng)估客將攜俱歸,忽犬自來,望客大嗥,喚之卻走??拖轮鄢弥?/p>
犬奔上一舟,嚙人脛股,撻之不解??徒侵?,則所嚙即前盜也。衣服與舟皆易,故不得而認之矣??`而搜之,則裹金猶在。嗚呼!一犬也,而報恩如是。世無心肝者(8),其亦愧此犬也夫!
聊齋志異《卷六義犬》翻譯
周村有個商人姓賈,在蕪湖經(jīng)商,賺了很多錢。他雇了一條船準備回鄉(xiāng),看見河堤上有個屠夫捆住一只狗要殺。這個商人就以加倍的價錢把狗買了下來,養(yǎng)在船上。
船上的船夫本來就是江湖上的慣盜,他暗中觀察到商人有這么多錢財,便把船開到蘆葦叢中,拿起刀來要殺死商人。商人苦苦哀求船夫賜他一具完整的尸體。于是強盜就用一條氈子把商人裹捆住,扔到江里去了。
那只狗看到商人被拋入江中,哀嚎踵跳下水,用嘴咬住裹捆著商人的氈子,一起在江中沉浮。也不知順流飄蕩了多少里,被一淺灘擱住停了下來。狗浮出水,跑到有人的地方,不停地哀叫。有人覺得其中必有原因,就跟隨著這只狗走到了淺灘處,見水中有一捆氈子,于是就拖出來,割斷繩子,商人竟還沒死,醒過來后把自己遇難的事情講了一遍。又哀求別的船夫,把他帶回蕪湖,準備在那里等著強盜的船回去。
商人上了船,發(fā)現(xiàn)他的狗不見了。心里非常哀傷痛惜。到達蕪湖碼頭,尋找了三四天,只見經(jīng)商的船只桅桿如林,就是找不到那只賊船。這時正好有個同鄉(xiāng),打算帶著他一塊回周村。忽然那條狗自已回來了,朝著商人大聲嗥叫。商人忙喚它,它卻掉頭就走。商人下船去追它,它卻奔上另一條船,咬住船上一個人的小腿,任憑怎么打也不松口。商人走上前去呵斥,才發(fā)現(xiàn)狗咬住的就是那個劫財害命的慣盜。原來這個強盜把衣服和船都換了,所以商人很難認得出來。商人把慣盜捆綁起來,在船上搜索,結果錢財都還在。唉,一條狗,尚能夠如此報恩,世上那些沒有心肝的人,應當慚愧自己還不如一條狗呀!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