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蹇償債》原文
李公著明,慷慨好施。鄉(xiāng)人某,傭居公室[1]。其人少游惰,不能操農(nóng)業(yè),家窶貧[2]。然小有技能,常為役務,每賚之厚[3]。時無晨炊,向公哀乞, 公輒給以升斗。一日,告公曰:“小人日受厚恤,三四口幸不殍餓[4];然曷可以久?乞主人貸我菉豆一石作資本[5]?!惫萌?,立命授之。某負去,年余,一無所償。及問之,豆資已蕩然矣。公憐其貧,亦置不索。
公讀書于蕭寺[6]。后三年余,忽夢某來曰:”小人負主人豆直,令來投償?!惫恐唬骸叭羲鳡杻?,則平日所負欠者,何可算數(shù)?”某愀然曰[7]:“固然。凡人有所為而受人千金,可不報也。若無端受人資助,升斗且不容 昧,況其多哉!”言已,竟去。公愈疑。既而家人白公:“夜牝驢產(chǎn)一駒,且修偉。”公忽悟曰:“得毋駒為某耶?”越數(shù)日歸,見駒,戲呼某名。駒奔赴,如有知識。自此遂以為名。
公乘赴青州,衡府內(nèi)監(jiān)見而悅之[8],愿以重價購之,議直未定。適公以家中急務不及待,遂歸。又逾歲,駒與雄馬同櫪[9],龁折脛骨,不可療。有牛醫(yī)至公家[10],見之,謂公曰:“乞以駒付小人,朝夕療養(yǎng),需以歲月。萬一得痊,得直與公剖分之?!惫缢T。后數(shù)月,牛醫(yī)售驢,得錢千八百,以半獻公。公受錢,頓悟,其數(shù)適符豆價也。噫!昭昭之債[11],而冥冥之償, 此足以勸矣[12]。
[1]傭居公室:為李家?guī)凸?,住在李家。傭,當雇工?/p>
[2]窶(jù)貧:此從青本:底本、鑄本、二十四卷本均作”屢貧”。 貧窮簡陋?!对姟ぺL·北門》:“終窶且貧?!?/p>
[3]賚(lài 賴):賞賜。
[4]殍(piáo 瓢)餓:饑餓至死?!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懊裼叙嚿?, 野有餓莩。”殍,通“莩”,餓死的人。
[5]菉豆:即綠豆。
[6]蕭寺:佛寺,僧院。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焙笠蚍Q佛寺為蕭寺。
[7]愀(qiǎo 巧)然:憂懼貌?!盾髯印ば奚怼罚骸耙姴簧?,愀然必以 自省也?!?/p>
[8]衡府:明憲宗第七子朱,封衡恭王,治青州,歷四代,明亡國除。參 卷一《王成》注。
[9]櫪:槽。
[10]牛醫(yī):獸醫(yī)的通稱。
[11]“昭昭之債”二句:意謂陽世所欠之債,由陰司判今來生償還。昭 昭,指陽世。冥冥,指陰司。
[12]勸:勸勉;指勉人向善。
聊齋志異《蹇償債》翻譯
李著明先生,是個慷慨樂施的人。同鄉(xiāng)某人,當傭工住在李公家里。這個人從小游手好閑,不能干農(nóng)活,家里很貧窮。不過他也有些小技能,常為李家做些雜務,每次都得到很豐厚的報酬。有時吃不上早飯,向李公哀求乞討,李公就給他一升半斗糧食。有一天,他對李公說:“小人天天得到您豐厚的救濟,一家三四口才不致餓死。然而怎可長久這樣下去呢。請求主人借給我一石綠豆做經(jīng)商的資本吧?!崩罟芨吲d,立即讓家里人如數(shù)給了他。某人把綠豆背走,過了一年多,也沒償還。問起他,才知道綠豆錢早已花光了。李公可憐他的貧困,也就放置一旁不再索要了。
后來李公到佛寺讀書。過了三年多時間,忽然夢見某人來,說:“小人欠您的綠豆錢,今天來償還?!崩罟参克f:“假若還要你償還的話,那么平日所借欠的東西,怎么算得清呢?”某人憂傷地說:“的確是這樣。不過若為人做了事,即使得到千金也可以不償還;假如毫無緣故的受人資助,就是一升半斗都不容許昧下,何況更多的呢!”說完,就走了。李公更加生疑。不久家人對李公說:“夜里母驢生了一個驢駒,而且很高大?!崩罟鋈幻靼走^來說:“難道這驢駒就是某人嗎?”過了幾天李公回家,見到驢駒,便戲呼某人的名字。驢駒聽到呼喚便跑過來,就像知道是在叫它。從此以后便把這驢駒叫做某人的名字。
李公騎著驢駒去青州,衡王府的內(nèi)監(jiān)看見了很喜歡這驢駒,愿出高價購買,但價錢還沒說定。正好李公遇到家中有急事不能等待,就回來了。又過了一年,驢駒和一匹雄馬同槽吃食時,被馬咬折了脛骨,不能治療。有個牛醫(yī)來到李公家里,看見了,對李公說:“請您把驢駒交給我,每天精心治療養(yǎng)護,需要用些日子。萬一能把它治好,賣得的錢和您平分?!崩罟獍此恼埱筠k。過了幾個月,牛醫(yī)賣驢駒得了一千八百錢,拿出一半給了李公。李公接受了這些錢,頓時醒悟,原來錢數(shù)恰好符合某人所借的綠豆價錢。噫!陽世欠下的債,而經(jīng)陰司轉生來償還,這事足以勸人為善的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