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xiàn)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據(jù)現(xiàn)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xù)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nèi)容涉及天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夢溪筆談》成書于11世紀末,一般認為是1086年至1093年間。作者自言其創(chuàng)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發(fā)點則是“山間木蔭,率意談噱”。書名《夢溪筆談》,則是沈括晚年歸退后,在潤州(今鎮(zhèn)江)卜居處“夢溪園”的園名。
內(nèi)容梗概
《夢溪筆談》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nèi)容涉及天文、歷法、氣象、地質(zhì)、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nóng)業(yè)、水利、建筑、醫(y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領域。在這些條目中,屬于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于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shù)的36%,其余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從內(nèi)容上說,《夢溪筆談》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并闡發(fā)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如《技藝》正確而詳細記載了“布衣畢升”發(fā)明的泥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國際文化史界重視。“辯證”門談韓愈畫像條,使后人了解從北宋就產(chǎn)生并沿襲下來的一個錯誤:把五代韓熙載的寫真當成韓愈的畫像。
此外,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發(fā)明和科技人物,也賴本書之記載而得以傳世。如記載喻皓《木經(jīng)》及其建筑成就、水工高超的三節(jié)合龍巧封龍門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衛(wèi)樸的精通歷法、登州人孫思恭解釋虹及龍卷風、河北“團鋼”、“灌鋼”技術,羌人冷作冶煉中對“瘊子”的應用、“浸銅”的生產(chǎn)等,均屬科技史上珍貴史料。
因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學素養(yǎng),他所記述的科技知識,該書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學發(fā)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創(chuàng)作情況
關于《夢溪筆談》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相關情況,作者沈括在《夢溪筆談·序》中有比較清楚的說明:1082年(宋元豐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約1088年前后(元祐三年)住潤州,在那里修筑一座夢溪園(在今江蘇鎮(zhèn)江東)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較少外出,也較少與人來往,是謂“予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
在創(chuàng)作上,作者自謂“圣謨國政,及事近宮省,皆不敢私紀。至于系當日士大夫毀譽者,雖善亦不欲書,非止不言人惡而已?!奔词钦f,帝王私事,當朝得失,人事毀譽,乃至之前自身的仕途遭遇等等,沈括都沒有也不愿意涉及。因此,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都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發(fā)點則是“山間木蔭,率意談噱”。
《夢溪筆談》的撰寫時間,歷來有多種說法。胡道靜在《夢溪筆談校正·引言》中提出:“《夢溪筆談》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間),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潤州以后寫的”;
李裕民《關于沈括著作的幾個問題》(《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認為:“作于1082年(宋元豐五年)十月沈括在隨州安置后,至遲在遷居潤州夢溪園之初已完書?!钡F(xiàn)一般認為,胡道靜的說法較為可靠,即《夢溪筆談》成書于1086-1093年間。
書名《夢溪筆談》,則是因為作者沈括在夢溪園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體部分以及最終定稿,此點未有異議,考《夢溪筆談·序》亦無沖突),因此便以該園名為書名,曰“夢溪”。筆談,則是由于平時和客人在園內(nèi)交談,作者經(jīng)常將“與客言者”記錄于冊,友朋聚散無常,時長日久,作者覺得好像自己是“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故用名“筆談”。兩者串列并稱,則為《夢溪筆談》。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