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紅樓夢中秦可卿的棺材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秦可卿喪禮之奢華、規(guī)格之高,對《紅樓夢》熟悉的讀者應該都有極深刻的印象。賈珍為了拔高喪禮的規(guī)格,專門花了1200兩銀子為賈蓉捐了個五品龍禁尉的職銜,捐官的目的不為兒子的前程,卻是為了使秦可卿成為五品的命婦,只為了喪禮的好看。要論任性,無人能出賈珍其右。
秦可卿的喪禮,有一個極為突出的存在,就是秦可卿的棺材板。秦可卿還活著的時候,為了沖一沖,寧府就在為她準備后事了,其他早已齊備,唯有棺材是個難題。尤氏就和王熙鳳抱怨說,“就是那件東西(棺材)不得好木頭,暫且慢慢地辦吧?!?/p>
秦可卿死了,無論如何棺材需要馬上到位了,賈珍看了幾副杉木板都不入眼,恰逢薛蟠前來吊問,得知賈珍正尋好板,于是將自家鋪子里珍藏著的原本屬于義忠親王老千歲的一副板,叫做檣木的推薦給了賈珍。待抬來大家看時,只見厚有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叩擊,發(fā)出如金玉般的聲音。
賈政看了,說這東西非凡人能享,用上等杉木就很好了。賈政一向糊涂,可他畢竟侯門公府出身又為官多年,僭越兩個字的厲害他當然懂。以秦可卿一介內婦,用親王才能享用的東西,已非不妥,而是大罪。說會為家族帶來禍端可是一點兒也不夸張。賈政會這么想才會這么說,處于一個官員的本能。
無奈賈珍一意孤行,于是,秦可卿躺進了親王配享的檣木棺材里了。這個僭越的罪名算是妥妥的了。從此,這個雷也就一直懸在賈府的頭上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曹雪芹最想要表達的內容,其實是檣木以及出產(chǎn)他的潢海鐵網(wǎng)山所隱藏的寓意?!都t樓夢》十三回,薛蟠介紹這個木頭是這么說的:“我們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檣木,出在潢海鐵網(wǎng)山上……”在此,脂硯齋對這兩個名詞給予了解釋:
檣木:檣者,舟具也,所謂人生若泛舟而已,寧不可嘆。
說這個檣木,是舟具,是說人生一世,不過如一葉扁舟,能載得動這一葉小舟的是心,心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也是佛經(jīng)里對于人生的理解和智慧。
潢海鐵網(wǎng)山:所謂迷津易墮,塵網(wǎng)難逃也。
這是對潢海鐵網(wǎng)山的解釋,說人生在世,很容易迷失,誘惑很多,走上歧路是很容易的事,那么也就逃不脫塵網(wǎng)因果了。同樣是佛家概念。
因此,這里不是在講棺材或者它出產(chǎn)在什么地方,它講的是《紅樓夢》的一個主題:迷津易墮,塵網(wǎng)難逃。 小說在這里再次點題,不過是強調和呼應前文,賈寶玉游太虛,警幻對他醉靈酒、沁仙茗、警妙曲、配美人,可是他沒能開悟,最后還是差點墮入迷津。說的就是這個主題。再回看《紅樓夢》一開篇,那塊補天石所棲之地叫做大荒山,脂硯齋在此側批道:荒唐也。無稽崖:無稽也。青埂峰:妙,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
這些佛教用語當然不是隨意一用。金剛經(jīng)說:凡有所相,皆為虛妄,有為之法,夢幻泡影,如雷如電作如是觀。小說第一回也明確地指出:(本書)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也是此書立意本旨。已經(jīng)很明白了。
所以,秦可卿的檣木棺材,秦可卿的奢華喪禮,與前文的這些個立意本旨所表述的是一個寓意和內涵,說這些不過都是一場虛妄,一場泡影??墒蔷唧w到寧國府,就是墮入迷津、塵網(wǎng)難逃。除了會加速家族的滅亡之外,沒有任何的價值和意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