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水滸傳》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水滸傳》中英雄云集,好漢頗多,俠肝義膽,忠武英勇這些詞語,用來形容這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似乎再合適不過。
但實際上,這里面有一個漏網(wǎng)之魚,他就是李逵。
提到李逵,似乎魯直、莽撞是他的代名詞,也沒什么心眼,這樣一個人,為什么會有偽善的惡名呢。
讀完《水滸傳》的都知道,李逵沒有拜師習武的經(jīng)歷,而關于他身上的武功來源,或是自身練就,或是通過一些旁門左道學來的。
書中,關于他的情節(jié),最多的就是殺人。
而他殺人,是無緣由的,無論是誰,要殺便殺,不找借口,也沒有理由。
江州劫法場營救宋江一事,梁山派出大批人手,李逵便是沖在前頭的一個。
輪著千斤大斧,殺紅了眼,來者便殺,也沒有弄清楚是敵軍還是無辜的百姓,只要面前出現(xiàn)一個活物,他統(tǒng)統(tǒng)殺死,一時間血流成河,狀況及其慘烈。
不聽從晁蓋的勸解,只是一昧地沖啊殺啊,如同一臺開動著的獸性機器。
攻打祝家莊也是如此,不講究策略,不講人情,殺人如麻,一眨眼就把扈三娘全家滅了口。
抓住黃文炳以后,且看書中對李逵的描寫:
“只見他笑著拾了把尖刀,從那黃文炳腿上割起,接著用刀隔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頭領做醒酒湯。”
游刃有余的動作,不帶絲毫猶豫,這是需要多么深厚的“素養(yǎng)”才能造就的。
再看看其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沒有起到什么盡孝的義務,全權交給哥哥李達照顧。
說要接母親回梁山,路上將年邁的母親只身一人留在深山,獨自去尋水,常人都會顧忌到深山或有豺狼虎豹的危險,而李逵對此竟完全沒放在心上,導致其母親不幸被老虎所吞。
李逵對待這件事也沒什么悲痛至極、懊悔不已的反應,只是覺得自己走了這么一趟不值得。
對于小說中李逵濫殺無辜的做法,魯迅先生也十分不滿,他曾在《集外集》序言中說“我卻又憎惡張翼德型的不問青紅皂白,掄板斧‘排頭砍去’的李逵,我因此喜歡張順的將他誘進水里去,淹得他兩眼翻白”、“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李逵如此麻木,如此冷淡,豈能僅用一個魯直莽撞來形容,偽善才是其真面目,你們覺得是不是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