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賣油翁》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01
中學(xué)課本有篇歐陽修的短小精悍的小文《賣油翁》,講“陳康肅公”箭射的好,傍觀一個賣油翁不以為然。
置一葫蘆地上,中有小孔的銅錢蓋在葫蘆口,用杓子把油倒進葫蘆,銅錢不濕。
老翁得出結(jié)論:只是手熟罷了,和老頭子我倒油一個道理。
當(dāng)年老師中心思想結(jié)論是:熟能生巧。
這個陳康肅公叫陳堯咨,給學(xué)生們一個印象,肯定是個武將。
其實他是地地道道的讀書人出身,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狀元郎。
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共649個狀元,大宋120個。
這是人尖中的人尖,學(xué)霸中的學(xué)霸。
陳堯咨文武雙全,喜歡騎射,箭術(shù)超群。
他射箭常用銅錢掛在樹上當(dāng)靶子,一箭穿過錢眼。
他也以此為傲,在同事朋友間自夸。
歐陽修和陳堯咨是同代人,寫這種文章,其實更有笑話武將們的本事,沒啥子了不起嘛!
惟手熟爾。
真正的大丈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讀書人!
名相韓琦說過:“什么叫好男兒?東華門外唱名才是好男兒!”
——中了進士在東華門上唱名這榮耀,才叫男子漢!
陳堯咨同學(xué)不夸耀自己的文章,卻吹噓自己的射箭術(shù),那些博學(xué)巨儒很不以為然。
陳堯咨鎮(zhèn)守荊南回來,老母親問他:你在任上都做出了什么業(yè)績,怎么為人民服務(wù)?
堯咨得意洋洋道:“荊南是交通要道,人來人往。差不多天天都有宴會。我每回表演射箭,大家沒有不佩服的?!?/p>
老夫人大怒:“你爹送你去讀書,中了狀元。是叫你忠心為國,教化百姓仁義善良。你天天玩射箭這種東西!這是你爹的意思嗎?”
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啦!掄起拐杖就打,把小陳佩帶的金魚掛飾也打碎了。
宋真宗曾經(jīng)打算給堯咨武職,陳母不肯,作罷。
這個就是大宋重文抑武的長期政策的后果。
整個社會推崇讀書人,中了進士,高官大戶,皇親國戚,都在進士榜下找女婿。
范進中舉,立馬有房,有錢,有人,和大宋朝同樣一個道理。
宋真宗親自寫詩道: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栗。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樸實無華,非常接地氣的勸學(xué)篇。
02
宋朝有一家?guī)走M士,兄弟雙狀元等榮耀事。
陳堯咨的家族,就是頂極考試高才生,他們家的榮耀,大宋朝屬第一。
他們家是四川閬中人,陳堯咨的老爸陳省華,官到諫議大夫。
長子陳堯叟,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狀元。
次子陳堯佐,端拱初年(988)年進士,這兩個都當(dāng)過宰相。
老三,就是陳堯咨,天雄軍節(jié)度使。
女婿傅堯俞又是狀元!
陳門四狀元,天下傳頌老陳家的門風(fēng),無不嘖嘖稱羨。
即使幾個兒子都是大官了,陳省華還是嚴(yán)格要求。
客人來訪,老陳擺出“封建家長”的派頭,自己端坐在大廳中央,請客人入座。
三個兒子站成一批,恭敬嚴(yán)肅陪客。搞得客人如坐針氈。
試想想你到老陳家喝茶,一個總理,一個財政部長,一個軍區(qū)司令,站邊上聽你吹牛。
有幾個人坐得住?
三個兒子這么有出息,陳老那是有資格擺譜,絕對教子有方。
陳堯咨有一匹烈馬,會咬人踢人,根本不能騎。
陳老一天到馬園子,這匹馬不見了。
問養(yǎng)馬人,說是老三賣給一個做生意的外地人了。
陳老急忙把堯咨叫來:“你武藝這么好都治服不這匹馬,你叫別人怎么養(yǎng)?你這是移禍他人嘛!”
叫堯咨趕緊把錢還給人家。
最后,這匹馬就在陳家享受天年。
大宋朝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穿紅袍,官位沒達品位賞穿紅袍,是一種榮耀。
為表彰陳家,老大陳堯叟才進仕途,真宗皇帝同一天把陳省華和陳堯叟提為秘書丞,賞穿紅袍。
父子同一天受到這種獎勵,是殊榮,千古傳頌。
03
陳省華家教這么嚴(yán),三個兒子的成績單這么優(yōu)秀,政績也不錯,性格卻不一樣。
老二陳堯佐最適中,不急不緩,做實務(wù)非常拿手,了不起的水利專家。
他活到八十二歲,比父親兄弟都長壽。
老大陳堯叟性格比較軟弱,澶淵之盟訂立前,得知遼國大兵壓境,陳老大建議真宗跑四川去。
被寇準(zhǔn)這個硬漢子怒罵:“該殺!”
老三陳堯咨,性格最為剛毅,最有勇氣,甚至有點欺負(fù)人。
他天性好武,脾氣暴躁,完全是個武將的料,鬼使神差成為狀元,但并沒有改變他好動,喜歡飛馬騎射的本性。
他在好幾個地方任職,做出過不小的貢獻。
比如在長安,當(dāng)?shù)赝恋囟嗍躯}堿地,水也是咸的,不適合種莊稼。
陳堯咨興修水利,疏浚龍首渠,把水引進城里,大大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
在鄆州時,疏通新河,一路清理沉積淤泥,把積水導(dǎo)出城。
看來陳家有水利工程的基因,老爹陳省華、老二陳堯佐都是著名的水利專家,老三小試牛刀,也成效顯著,有模有樣。
并善于舉薦有本事的寒門素士,大為真宗皇帝欣賞。
或許應(yīng)了那句老話:性格決定命運。
從他進入仕途就不大順。
曾經(jīng)擔(dān)任主考官,有人在考卷上作記號作弊,牽連到他,下放地方去工作。
從此在各地奔波,比較少擔(dān)京官。
04
陳堯咨在長安永興軍時,排場非常大,出入儀仗威嚴(yán),幾列雄糾糾的大漢護衛(wèi)著他,相當(dāng)?shù)貦M行霸道。
軍械庫的大門開得大大的,也不理。
對手下非常嚴(yán)厲,小小事情不滿意,就是大棒伺候,經(jīng)常發(fā)生打死人的事。
這樣的領(lǐng)導(dǎo),可想而知的盛氣凌人。
手下一個轉(zhuǎn)運使,實再受不了陳老三的氣,憤而辭職。
好幾個人都向真宗皇帝上書,揭發(fā)陳堯咨橫行不法,玩忽職守。
皇帝估計陳家老三肯定過分了,但并不想追究到底。
只是降級處理,輕輕打一下屁股,就放一馬過去。
估計兩個宰相哥哥的影響力不會小。
真宗就問老大陳堯叟,你家那個三弟,脾氣非常大嘛!
聽說被降級,天天一張臭臉擺給別人看。
堯叟官場歷練這么多年,圓滑精明,趕緊說:“堯咨自以為是被小人讒言陷害,才到這種地步。他根本不知道陛下您保護他的恩德?!?/p>
真宗派人把幾個不法之處點明給陳堯咨看,看來是倆個哥哥好心指點,堯咨急急忙忙地上書承認(rèn)錯誤。
調(diào)來調(diào)去,陳堯咨最后調(diào)到河北宿州,任天雄軍節(jié)度使。
自從遼宋兩國簽訂“澶淵之盟”,雙方實現(xiàn)和平。
北方的防備就松了下來,宿州也一樣,城墻都頹敗了。
堯咨一到任,修理城墻,裝修官署,宿州事務(wù)煥然一新。
但是老毛病改不了,依舊是我行我素,派頭十足,脾氣暴戾。
要求多,行政命令緊,手下叫苦連天,都怕他。
他的手段還是一樣,一排壯漢拿著大棍子,手下和老百姓,回話不對路,就是一頓棍子,打得昏死過去是經(jīng)常的事。
陳堯咨喜歡喝大酒,一喝一個醉。
這個狀元,所到之處,都是叫人頭痛的自高自大臭毛病。
05
其實很多人都打心眼里尊重老陳家。
這么多狀元進士薈萃一堂,陳家的老底,一定是厚德載物。
陳堯咨非常自負(fù),仕途屢屢碰壁,比起兩個先后都擔(dān)任過宰相的哥哥,自已差得遠。
所以怨言很多,牢騷不斷。
真宗皇帝死后,當(dāng)權(quán)的是劉娥太后,太后也覺得陳老三有點懷才不遇,就問宰相王曾:你怎么看?
王曾說:“我們的職守就是選好人用好人,怎么敢不公正呢!各種議論,一定要分清楚是真是假,是對是錯?!?/p>
太后沒明白。
王曾就說:
“咱們用藥方子來比喻吧!是非曲直,關(guān)鍵是判斷要小心。醫(yī)生開藥方,不論是寒是溫的藥,都喜歡用甘草,它能調(diào)和眾藥,所以又叫國老,和很多味藥都可以一起用。
但如果藥性特別兇的藥,就不能隨便用來配藥。用不好,會害死人的喲?!?/p>
這就是別人眼里陳堯咨的性格,不善于合作,不能和諧共處,像一味藥性險兇的藥,不好用也不常用。
只好掛在一邊去了。
據(jù)說到晚年,還怪他二哥堯佐擋了他的道。
其實處理人際關(guān)系,官場事務(wù),陳老三比老二差得遠。
劉娥太后醒悟過來,最后把陳堯咨調(diào)到天雄軍,擔(dān)任武職,估計也是真宗皇帝遺愿。
陳堯咨就死在天雄軍任上,“康肅”是他的謚號。
陳要是生在亂世,絕對白衣武神,可惜了。
北宋一朝的重文輕武作風(fēng),早早給它埋下禍根,滅亡在所難免,出人才的陳家卻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陳獨秀、陳潭秋、陳毅、陳云、陳賡、陳昌浩、陳再道、陳錫聯(lián)、陳丕顯。
即使在海外:“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中的“陳”姓,依然是最大的姓。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