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出自第65章
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shì)成之。 ——出自第51章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6、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8、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jìn)此道。 ——出自第62章
10、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11、下知有之。 ——出自第17章
12、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13、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14、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5、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6、而用之或不盈。 ——出自第4章
1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8、我無欲,而民自樸。 ——出自第57章
19、和大怨,必有余怨;報(bào)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20、親而譽(yù)之。 ——出自第17章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