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的一手好詩,中興了一度被認為要改朝換代了的大唐帝國,被老百姓尊稱為“小太宗”。唐朝中后期,宦官專政嚴重,地方節(jié)度使又對中央政府應奉陽違的搞軟割據(jù),整個大唐帝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之勢已成。但是,俗話說的好,人死都有回光反照,何況一個龐大的帝國。它在即將坍塌前迎來最后的英主——唐宣宗李忱。
憲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鄭氏。始封光王。性嚴重寡言,宮中或以為不惠。(《新唐書·卷八·本紀第八》)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好,他母親是叛軍首領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的小妾,面對唐朝復雜的宮廷斗爭,年輕的李忱選擇了裝瘋賣傻來躲避牽連(對于年輕的他來說,能夠活下去就很好了)。
同時,他可能也是扮豬食老虎的最成功的典型,他騙的全天下的人都相信他是傻子,包括他的侄兒唐敬宗和唐文宗。常常把他當我個笑話來取樂,當唐武宗病危,宦官馬元贄覺的自己需要一個傀儡,并在繼承者候選人中選擇了平常被他們嘲弄的傻子李忱,認為好欺負、好控制。
就這樣李忱在裝瘋賣傻之中,被人當傻子推上了皇位,史稱:唐宣宗李忱。
李忱登基后,并沒有想他的擁護者所想的那樣成為他們的傀儡,反而一舉將宦官勢力給壓縮在自己的手中,結束了宦官目無主子的歷史。
在朝堂上貶謫李德裕去養(yǎng)老,結束了多年的牛李黨爭所帶來的朝政混亂。
一時間,整個大唐帝國如同打了強心針一般,國風煥然一新。
國家政局逐漸穩(wěn)定下來,老百姓漸漸恢復了貞觀年間的生活水平,對國家又一次充滿了信心。
百姓有了信心,軍隊也開始打起了勝戰(zhàn)。
先是把北方游牧民族打殘疾了,再來把從青藏高原下來的蠻子給收拾了,奪回了失去的河西地區(qū),重新把絲綢之路置于唐帝國的控制之下。
最后,平息安南混亂,重新在東亞數(shù)國中樹立中央帝國的權威。
可以說的上是把唐帝國帶上了第二春,但是其在位50多年并沒有把唐帝國的所有弊端根治,采取的是堵而不是疏通之策。
在他逝世后很快就人亡政息,被壓抑的反對勢力瘋狂反撲,剛有點起色的唐帝國,那經(jīng)得住這樣的折騰,很快情況及轉直下,直至死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