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敬翔:朱溫的重要幕僚
敬翔的才干初次顯露是在與秦宗權的爭奪戰(zhàn)中。黃巢死后,部將秦宗權稱帝,并且攻占了河南西部地區(qū),成為朱溫在中原的最大對手,秦兵壓境,以三十六營兵馬圍攻汴州,朱溫兵少難敵,一方面派人招兵,一方面向外邊求救。在這個過程當中,敬翔的奇謀良策接連不斷,料事如神,最終在汴州北邊的孝村大敗秦宗權,使之勢力大衰,后來朱溫又調集重兵圍殲,秦宗權被捉,押赴長安處斬,朱溫也因此而進封東平郡王。朱溫對敬翔大為贊賞,說他與敬翔相見恨晚,還異常感慨地說:“天降奇人,以佐于我!”可惜的是,許多史書未能將敬翔的智謀詳細記載下來。此后,凡是遇到軍機大事和施政方略等問題,朱溫都要向敬翔詢問討教對策。
為輔佐朱溫,敬翔的計謀有時也很奇特,或者稱之為詐計,這也是在剛做朱溫幕僚的時候,朱溫極想擴大自己的勢力,但常常苦于兵力不足而無所作為。想出去征兵又怕各地的軍閥阻撓,所以,常為此而愁眉不展,敬翔趁機獻出了良謀奇計:“明公如果要圖大業(yè),難免要和四鄰有所沖突,與其固守不如立即出擊,可以讓您的部下將士假裝叛變而投向敵方,然后您再奏明圣上以及四周諸侯,以襲擊鎮(zhèn)壓叛徒為名,擊潰敵方?!敝鞙卣沼嬓惺?,果然大有收獲,不但小勝敵手,更主要的是每次都能借機招兵擴軍達十倍之多,朱溫的兵力逐漸得以擴大。兵不厭詐的計謀被敬翔運用得靈活自如,原先曾援助朱溫抗擊秦宗權的朱瑾兄弟,最后也被朱溫扣上一個誘降其兵士的帽子,然后出兵攻擊,最后俘殺了朱宣,朱瑾被迫南逃投奔了楊行密。朱溫則占領了他們原有的領地,勢力也超過了河東地區(qū)的李克用。
但是,朱溫有時也剛愎自用,不肯聽從敬翔的忠告。在打敗趙匡凝之后,朱溫的欲望陡然膨脹,先是上表向唐昭宗強要淮南節(jié)度使的官職,然后就想乘剛戰(zhàn)勝趙匡凝得其部屬的余威,一舉掃平淮南的割據(jù)者楊行密。敬翔趕忙進諫阻止:“我們這次出師征伐不足一個月,就已平定兩大鎮(zhèn),辟地達數(shù)千里,遠近聞之,莫不鎮(zhèn)懾,我們應該珍惜這種威懾力,暫時收兵休整,然后再待機而動?!钡鞙馗韭牪贿M去,一意孤行,結果冒進的軍隊在中途遭到暴雨襲擊,士氣低落,最后攻城時又連連失利,大敗而歸,不到黃河不死心,吃了大虧的朱溫這時才醒悟過來,后悔當初沒有聽敬翔之言。這次反面的教訓使朱溫更加器重這位精明而能干的謀士。
經過了長期實踐考驗,敬翔成了朱溫時刻不離左右的心腹軍師。
朱溫本性狡詐多謀,人們很難猜透其意,而且經常猜疑眾將,動輒斥罵濫殺,文武群臣對他都很畏懼。而敬翔做事卻非常機警多智,他極少在眾人面前向朱溫進諫,為的是不使他難堪,敬翔用的是心智,注意觀察朱溫的言談舉止和表情的微小變化,憑此就能揣透其內心所想。有時朱溫所做之事有所不當,敬翔便因勢利導,予以暗示提醒,朱溫也是一經察覺便心領神會,然后必然改正。有時如果朱溫指揮部署不太周全,敬翔就設法及時予以補救。因此,敬翔對朱溫的輔佐形跡,眾人竟難以察覺,更不用說知其內情了。外有敬翔全力佐助,內有賢妻張惠指點,朱溫有幸得內外賢人相助,其霸業(yè)也就有了很堅實的基礎。
敬翔不但輔佐朱溫成了諸侯的霸主,而且在后來朱溫滅唐建梁的過程中也是他多方出謀獻策,促使稱帝成功,敬翔的官職也隨之越來越高。在朱溫發(fā)兵迫使李茂貞交出唐昭宗,從而取得對唐昭宗的控制權后,由于朱溫的全力保舉,唐昭宗封敬翔為檢校右仆射、太府卿,還被賜號“迎鑾葉贊功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