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朱元璋稱為“奇男子”;他被金庸描述成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的首腦;他在甘肅大地上同名將徐達展開殊死搏殺,在蘭州大地上留下了諸多傳說……他就是元末名將王保保。
元末,天下大亂,在各地反元勢力紛紛揭竿而起的同時,許多豪強也組織武裝同農(nóng)民起義軍相對抗。當時的豪強武裝中有三支力量最為強悍,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察罕帖木兒率領的武裝。王保保是察罕帖木兒的外甥、養(yǎng)子,察罕帖木兒去世后,王保保成了這支武裝的首領。
大明洪武三年夏四月,徐達率領的明軍在蘭州、定西之間的車道嶺同王保保率領的元軍殘部,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結果王保保戰(zhàn)敗,沿黃河北上,逃亡漠北。
無論在小說里,還是在歷史上,王保保都是個傳奇人物
王保保并不是蒙古人,他是河南沈丘人,姓王,小名保保。說起來王保保的出身也很一般,但他有個很厲害的舅舅。王保保的舅舅名叫察罕帖木兒。
察罕帖木兒是這樣起家的。元末,各地農(nóng)民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最為強大的就是韓林兒、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后來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也曾是紅巾軍的部眾。元政府派兵四處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然而,社會矛盾已經(jīng)異常尖銳,盡管元軍實力強悍,依舊是久戰(zhàn)無功。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元政府允許各地組織團練武裝,人們當時把這樣的地主武裝叫做義兵。
王保保的舅舅察罕帖木兒就利用這個機會趁機起事。這是至正十二年的事情了。察罕帖木兒起兵后,轉戰(zhàn)在河南、河北、關中、山西等地,勢力日益壯大。這對元政府來說,喜憂參半,喜的是農(nóng)民起義的勢頭被遏制了,憂的是豪強武裝勢力壯大后,也同樣會威脅政權。實際上,歷朝歷代團練武裝的興起,也就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結束,因為這樣的武裝力量是不為政府所控制的私人武裝。在征戰(zhàn)中,察罕帖木兒就把外甥王保保收為養(yǎng)子,后來元順帝賜名擴闊帖木兒。后來進攻山東農(nóng)民起義軍的戰(zhàn)斗中,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王保保繼承他的衣缽。
這樣王保保算是在歷史舞臺上亮相了。王保保的確很有才能,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描寫了一個王保保率軍圍攻少林寺的場景,展現(xiàn)了察罕帖木兒軍隊強悍的戰(zhàn)斗力。盡管眾好漢在張無忌的帶領下突圍而去,但王保保部下嫻熟的弓馬技藝,也讓眾好漢心生懼意。實際上,王保保的主要勢力在河南、河北,所以他后來被元政府封為河南王,主要活動在河南的王保保為何又到了甘肅呢?
徐達深夜突襲,王保保只率18騎逃往甘肅
隨著豪強武裝的壯大,元政府基本上對各地處于失控狀態(tài)了。這迫使元政府不得不更加倚重王保保這些豪強武裝。元政府曾經(jīng)授予王保保總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的職銜和名義。就在王保保壯大的同時,朱元璋也已經(jīng)削平陳友諒等勢力,局勢形成了南北對峙。此時,王保保占據(jù)中原腹地,也得到了元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他也才華橫溢,如果不是發(fā)生“意外事件”,統(tǒng)一天下的人或許就不是朱元璋。人們常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王保保實際上就是讓細節(jié)打敗的。
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毀掉了王保保的大好局面。為對抗朱元璋,王保保邀請了北方的李思齊等三家關中的勢力會師河南,共同進攻朱元璋等勢力。這本是件好事,誰知,王保保寫的檄文卻引來李思齊的不滿,原來稱呼有問題。李思齊認為,他和王保保的舅舅是同輩,王保保你一個后生小輩,在我面前比劃什么呢?命令手下人不得出武關。這樣王保保、李思齊兩人反目成仇,相互之間開始攻殺。元政府也趁機挑撥離間,王保保實力嚴重受損。
后來王保保占據(jù)太原等地,而此時,明軍平定了南方大部地方后,占據(jù)了山東,收復大梁,逼近元大都。此時,攻殺的各方才恍然大悟,元順帝再次安撫王保保,無奈為時已晚。一個月后,明軍就攻占了元大都。
這時,占據(jù)太原的王保保準備偷襲大都,誰知卻被徐達、常遇春等反偷襲太原,王保保大敗,只帶著18名護衛(wèi)逃往甘肅(指今河西走廊地區(qū))。這十八騎想必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王保保護衛(wèi)十八騎的來歷吧。
此時,明軍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中原。洪武二年,徐達、常遇春等率軍西進,攻取陜西。明軍兵分兩路,攻入甘肅,李思齊在臨洮投降,徐達從臨洮遣顧實、戴德攻占蘭州。
王保保在蘭州修筑了兩座城堡,圍困蘭州達四月之久
王保保不僅謀略過人,而且極具號召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養(yǎng)生息,實力得到了恢復,他的部眾再次達到十余萬。就在這時,明軍發(fā)生了重大變故,一代名將常遇春在南京去世,明軍主帥徐達趕回南京參加常遇春的葬禮。
洪武二年底,王保保趁機發(fā)動反攻,進攻的重點是蘭州。為攻占蘭州城,王保保也精心謀劃了一番,他指揮部隊試圖突襲,但駐守蘭州的明軍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精銳,不僅看穿了王保保的把戲,而且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zhàn)。乘著王保保立足未穩(wěn),張溫在夜色的掩護下,殺出蘭州城,扼殺了王保保的進攻勢頭。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當年那場大戰(zhàn)的具體情形了。只知道這場大戰(zhàn)后,王保保就對蘭州城無可奈何,只能采取包圍的策略了。王保保率領人馬將蘭州城團團圍住,為了便于指揮,他在蘭州城外修筑了兩座城堡,一座就是黃河北的王保保城,這座城堡三十年前還完好,近些年隨著人口的增多,城墻逐漸被人們挖掉了,只留下了一個地名。另外一座王保保城在蘭州東崗鎮(zhèn)附近(今古城坪)。
獲知蘭州被圍困的消息,駐扎在隴西的鷹揚衛(wèi)指揮使余光率部前來救援,誰知卻在蘭州境內(nèi)一個叫馬蘭灘的地方,被王保保以逸待勞地擊敗,余光被俘。而此時,蘭州城內(nèi)的張溫并不知道蘭州城外發(fā)生的那場大戰(zhàn),他們還苦守城池等待援軍。王保保一看抓住了明軍的重要將領,做通余光的思想工作,要他到蘭州城下喊話,援軍已絕,張溫早點投降。余光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王保保的要求,誰知余光到蘭州城下大聲喊話的內(nèi)容卻和王保保說的完全不一樣,余光大喊:“我被他們抓了,你們要堅守城池,徐總兵(徐達)率大軍很快就到了?!?/p>
這下,蘭州城的守軍意志更加堅決了,王保保惱羞成怒殺了余光。王保保又想高招準備攻城,他選拔軍中的勇士,乘著夜色爬上了蘭州城墻,而這時負責防守城墻的千戶卻喝大了,幸好巡城的士卒發(fā)現(xiàn)前來夜襲的敵軍。蘭州城這才躲過城破的劫難。
沈兒峪徐達遭突襲,他親率衛(wèi)隊反擊,才守住陣線
洪武三年正月,王保保見攻占蘭州城池無望,只好繞過蘭州向東發(fā)展。試圖攻占隴西未果。三月,徐達再次率領十萬大軍,出安定州(今定西)。夏四月,徐達抵達平西(地名),面對老對手,王保保只好采取守勢,后撤到車道峴(《明史》中的稱呼)。徐達則進占到沈兒峪口。此時,王保保的十余萬部眾,分散駐守在森林茂密、地形險要、交通便利的車道嶺邊。
徐達指揮明軍在沈兒峪同王保保進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決戰(zhàn)。戰(zhàn)役初期,明軍失利,王保保選拔千余人的精銳,利用熟悉地形的優(yōu)勢,從小路而來,襲擊了明軍的東南營壘,結果明軍全線震動。徐達親率衛(wèi)隊支援,才擊退了王保保的突襲,戰(zhàn)后追究責任,東南壘趙指揮等一批軍官被執(zhí)行軍法。第二天,徐達指揮明軍全線出擊,由于頭一天剛剛執(zhí)行過軍法,明軍誰也不敢落后,激戰(zhàn)一天王保保全線潰敗,最后,十幾位元軍高級將領被明軍俘獲,八萬多元軍投降。王保保只帶著老婆從寧夏過黃河逃往漠北。
至此,在元末舞臺上呼風喚雨幾十年的王保保終于謝幕了。
王保保的確有個妹妹,不過妹夫不是張無忌,而是朱元璋的兒子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并沒有過多地提及王保保,對于他在甘肅征戰(zhàn)的往事更沒有多說。他純粹以趙敏哥哥的面貌出現(xiàn)。據(jù)說在朱元璋的心中奇男子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大將常遇春,另一個就是王保保了。
王保保逃往漠北后,依舊同明軍展開周旋。過了一年,朱元璋繼續(xù)派大將軍徐達、左副將軍李文忠、征西將軍馮勝率十五萬大軍,分道出塞取擴闊(即擴闊帖木兒,王保保的蒙古名)。大將軍至嶺北同擴闊相遇,明軍戰(zhàn)敗,死者數(shù)萬人。這不知算不算王保保報了沈兒峪的一箭之仇。王保保的確有個妹妹,不過沒有留下名字,但妹夫不是張無忌這是沒有問題的。由于朱元璋對王保保異常欣賞,他做主讓他的兒子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
王保保城背山面河,易守難攻。據(jù)說后來明軍攻占王保保城時,正好是正月十五鬧社火,明軍專門制作了一種長圓鼓,將刀劍藏入鼓內(nèi),裝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nèi),里應外合奪取了城堡,這就是蘭州太平鼓的來歷。此說法雖還有別的版本,但都和明初蘭州之戰(zhàn)有關聯(lián)。有人說發(fā)明人是徐達,有人則說不是,當年情形究竟如何?如今就不得而知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