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年號貞觀。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tǒng)一天下。稱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開疆拓土,使社會出現(xiàn)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李承乾:貞觀十六年被控武力叛變,意圖殺害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李承乾皇儲之位被廢,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jié)、杜荷、侯君集皆處死。貞觀十九年郁郁而終,唐太宗為此罷朝,葬以國公禮。
李寬:被過繼給唐高祖李淵第五子李智云承繼香火。李智云早在唐朝建立前便薨逝,李寬繼承李智云的楚王爵位,被封為涼州總管、司徒,但不久后病逝。
李恪: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為太子,但遭到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而作罷。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李泰:雅好文學(xué),工草隸,集書萬卷,是當(dāng)時的書畫鑒賞家。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倍受寵愛,史載“寵冠諸王”,為太宗最寵愛的兒子。后因涉嫌與太子爭位,太宗為了達到讓嫡子們共存,只好采取隔離政策,改封其為順陽王,徙居均州之鄖鄉(xiāng)縣,后進封濮王。高宗接位后,優(yōu)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鄖鄉(xiāng)。
李祐:貞觀十七年,以“謀反罪”貶為庶人,賜死,葬以國公禮。
李愔:貞觀五年,封梁王,十年,改封蜀王、益州都督。田獵無度,不避禾稼,深為百姓所怨,屢次為非作歹,太宗怒曰:“禽獸調(diào)伏,可以馴擾于人;鐵石鐫煉,可為方圓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貶為虢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四年(,李愔被廢為庶人,后改為涪陵王。干封二年死于流配地巴州。咸亨初,復(fù)其爵土,贈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謚曰悼。
李惲:州錄事參軍張君徹等告惲及子汝南郡王煒謀反,高宗令通事舍人薛思貞馳傳驗按,十二月,惲惶懼自殺。高宗深痛惜之,斬君徹等四人,贈惲司空、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李貞:李世民與越國燕太妃所生。武則天當(dāng)政時,李貞因起兵失敗而飲毒自盡。
李治:貞觀五年封為晉王,貞觀十七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即位于長安太極殿,開創(chuàng)了有貞觀遺風(fēng)的永徽之治。葬于乾陵,謚號天皇大帝。
李慎:貞觀五年進封申王,貞觀十年改封紀(jì)王,實封八百戶。此后累加秦州都督、襄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實封加至一千戶。垂拱四年,越王李貞起兵推翻武則天政權(quán),李慎受牽連下獄,后被流放巴州,途中逝世。
李囂:631年,李囂封江王,632年去世,謚號殤。無后嗣,封國江國廢除。
李簡:代王,李簡封代王后逝世,無子女。
李福:貞觀十三年受封,出后繼隱太子李建成。十八年,授秦州都督,賜實封八百戶。二十三年,加右衛(wèi)大將軍,累授梁州都督。咸亨元年去世,贈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李明:永淳年間,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在武后的授意下,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后來唐高宗哀悼弟弟,將黔州官僚全部免職。景云元年,將李明靈柩運回京師,陪葬昭陵。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