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皇帝有很多稱呼,不同的稱呼用法也各自不同。
我們都知道,自從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朕就成了皇帝的專用詞。所以,我們在看電影電視時就會發(fā)現(xiàn),劇中的皇帝一口一個“朕”,不過,這并不符合歷史。
在清朝,皇帝并不是一直使用朕這個詞,在私下提到自己時,皇帝是用我這個詞,在公開講話時,則使用朕這個詞。這個記載是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說的。
老爺也是皇帝的稱呼。乾隆皇帝在南巡江浙時,很多人在一旁圍觀。就在這時,居然有人稱皇帝為老爺。這一喊可是捅了馬蜂窩,連乾隆皇帝也是很吃驚,然后問隨從。隨從很機智,說這些愚民根本不懂規(guī)矩,往往稱天為天老爺,不管是什么神都叫老爺。聽了隨從的話,乾隆皇帝是非常的高興。這些人也就沒有受到追究。
在特殊情況下,皇帝還會自稱為臣。比如冬至祭天的時候,皇帝就會自稱總理山河臣某某。
此外,清朝除了稱君王為皇帝外,還有其他稱呼。根據(jù)俄羅斯的史料記載,蒙古語還常用博格德汗來稱呼清朝皇帝,滿語是用延杜林格汗來稱呼。所謂延杜林格汗,漢語其實就是“圣主”的意思,最圣明的帝王。俄羅斯人說,清朝的統(tǒng)治者只用這個稱號來尊稱自己,不授予其他國家君主這個稱號。因此,俄羅斯人稱清朝皇帝為博格德汗,還稱滿人為博格德汗,意思是圣潔的人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