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學經(jīng)典作文集錦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jīng)典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1國學,如夜空中的一顆明星,照亮了整片大地;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滋養(yǎng)了一方生靈;如春夜里的一陣細雨,滋潤世間萬物。
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钡膽n國憂民;能體會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憤;能體會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钡膷槏槹凉?;能體會到“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钡臐嵣碜院?;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钡膼蹏?;更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钡墓陋毤拍?/p>
如果說國學是片汪洋,那么我就只是一滴牛毛細雨罷了;如果說國學是片森林,那么我只是其中的一片葉子而已;如果說國學是浩瀚無垠宇宙,那么我只不過是一只渺小的螞蟻而已。其實我對于國學還是了解甚少,我所接觸的只不過是它的冰山一角罷了。
第一次看國學經(jīng)典的書,是那本百看不厭的《三國演義》。那時我八歲,處于擁有極強好奇心的年齡段,我不知道這本書為什么這么多年來仍然被譽為名著,所以打算“探究竟”剛開始看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內容煩瑣,毫無趣味,可是我看著看著,對它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對它愛不釋手:吃飯拿著,上學帶著,連走路都想著。另外一本書,是我們中華民族之國粹:《論語》第一次接觸它是在六年級時,爸爸推薦的,我自然也讀了,只是沒有那么用心去讀就是了。但它還是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其中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句話我記得最清楚,給我的印象也最深刻?!墩撜Z》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德行人生,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恫烁丁方虝覀円谄胀ǖ纳钪袑ふ铱鞓返挠白?,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讀書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獲越滿。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長大吧!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2今天下午我讀了《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里的一篇文章叫《包拯辭官事雙親》。
講的是包拯是個孝子,包拯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出任建康縣知縣。但是因為父母老了,走不動了,包拯想時時待在父母身邊,便推辭不去。后來又得到監(jiān)督和州賦稅的職務,父母還是不想和他去赴任,于是包拯辭官回去奉養(yǎng)雙親。過了幾年父母去世了,包拯在家鄉(xiāng)守孝了三年。三年后,還猶豫不忍離去,鄉(xiāng)里的人多次勸他,又過了好久他才去做官。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在不遠游,包拯為了侍奉在父母身邊連續(xù)兩年次拒絕做官,直到父母去世以后他還守孝了三年。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發(fā)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原來我們全家生活在深圳,由于爺爺奶奶年齡大了,想落葉歸根,所以回到了老家。媽媽擔心我們便向老板提出辭職,老板三翻五次的挽留,并加工資希望媽媽能留下來,媽媽想到我們依然決定辭掉不錯的工作回家。這不正是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嗎?
通過這兩個故事便我明白了我們從小就要幫父母減少負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穿衣服、幫父母掃地、洗腳等這些小事做起,做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幫父母做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3有人說,學習就要端正態(tài)度,好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人說,學習就要講究學習方法,好比“學而實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切學習的好方法盡在于此。
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他從自身的經(jīng)驗中體會出這些學習的好方法。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么先進,那么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的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币簿褪歉改傅哪昙o,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可是,這樣偉大的天才,竟然被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給難道了,這難道不是很好笑嗎?也許是因為那時侯人們的知識還不夠豐富,對大自然研究得還不夠透徹吧??晌覀兡?,生活在科技發(fā)達的二十一世紀,不僅隨這古人的腳步往前走,還可以上網(wǎng)查閱資料,還可以翻閱書籍,如果我們碰上一個小朋友也問了個問題,可自己也答不出來,那不就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一大笑柄嗎?
我們現(xiàn)在正值學齡期,應該多學習知識,少玩電腦游戲,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4我愛國學經(jīng)典,我現(xiàn)在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國學經(jīng)典,從一年級起,陪伴我到現(xiàn)在,我快樂的學會好多有關歷史的知識,我非常喜歡國學經(jīng)典。
剛進入小學時,《一本國學經(jīng)典讀?!肪妥屛殷@呆了,因為我看到了許多歷史性的學習,比如:古詩、辭……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不光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等,還有一本小學歷史學習的書加入小學漫長的文化行列里,因為我比較喜歡歷史,所以也喜歡了這門科目。
二年級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參加了學校的國學經(jīng)典的隊伍,剛開始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發(fā)了一本常常的稿子,讓我們一中午背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雖然我覺得一中午時間太少,可能連幾段都背不上,又想了想,如果參加比賽,這是為學校爭光,榮譽大啊,所以,我一咬牙,把它背下來了雖然背的不算很熟但我心里感覺一陣輕松,下午到了學校,老師看我們背完后,連聲叫好,說這次比賽一定能拿第一。
我喜歡國學經(jīng)典,我更喜歡讀、背和抄寫《國經(jīng)典》,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樣去喜歡它--《國學經(jīng)典》。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5中華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在一本本經(jīng)典中沉積下來?!对娂o》、《禮記》、《論語》……從這一本本經(jīng)典之中,我感悟到了——
——惜生命。《周易》之中有這么一句話:“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間最大的道德竟是生存、是生命。正如《莊子》所說:“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笔堑?,只有生存,才算得上有德性,也只有愛惜生命,才會愛身邊的事物。但有些人卻不會去珍惜他那寶貴的生命。有一個男子,竟為欠債還不上就準備跳樓輕生。這樣就是不應該的了。錢乃身外之物,如果你死了,那不就真成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犧牲品了嗎?而且,如果真為錢而放棄了生命,想想也不值呀。可是有人說,珍惜生命是貪生怕死。不,不是這樣的。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十年,臥薪嘗膽,吃遍了苦頭,為的是什么?為的就是保住性命,報那覆國之仇。只有有了生命,才懂得珍惜生命,才會懂得去愛惜別人的.生命。
——貴寬容??鬃诱f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闭菍捜萘嗣恳粭l河流,大海才如此遼闊;正是因為接納了每一片云彩,天空才如此美麗。寬容也是一個人必須擁有的品德。唐朝的唐臨有一次去吊唁一個朋友時,仆人卻拿錯了衣服,但唐臨去說他今天不宜傷心,也沒有去追究這事了。還有一次,仆人為他熬藥時熬得不夠精細,唐臨也不說破,只是說:“今天天氣陰沉,不宜吃藥,這藥,就倒掉吧?!边@怎么不是一個大丈夫所應有的寬厚仁慈之心?但是去有許多人抓住別人的一點錯誤不放,這樣的處世之道是不行的,我覺得應該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才能算得上有包容心的人。
——尚勇敢?!耙娏x不為,無勇也。”勇敢,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有一個小女孩,在一次廟會中被人別走,但她卻勇敢地與強盜周旋,在他身上留下了記號,最后還機智逃脫,這就是勇在一個小女孩身上的體現(xiàn)。我覺得勇不一定必須要斗歹徒、抓盜賊,而是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每個小事之中。如主動提出老師講錯的地方,主動承認錯誤等?!昂窇吆枚罚朴露??!鄙钪杏行┤说男袨榭瓷先ネτ赂?,但這不是。像有些人在馬路上放開車把騎行,闖紅燈,這些不是勇敢,而是危險而又魯莽的。所以勇敢是在危急時刻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所做的正確措施。
——別善惡?!拔鹨詴x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鄙茞悍謩e是一點點積累的,但是,是不是壞人就一定是不可饒恕的呢?陳??是東漢人,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小偷為偷他家的東西而藏在房梁上,他沒有說明,只是召集子孫們說:“不要沾染上那些壞習慣,否則,久而久之,品性就壞了。房梁上的那人就是這樣?!蹦切⊥德犃?,急忙下來磕頭認罪。陳??說:“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是壞人,想必是被生活所迫,回去要深刻反省自己呀!”說著,又叫人送了兩匹布給他,那小偷千恩萬謝地走了。你看,善惡本是一念之間,我們千萬不能因為平時的壞習慣而使品性敗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相信古人的智慧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能為我們帶來幫助的!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6通過學習國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jīng)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獲頗多?,F(xiàn)根據(jù)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yǎng)經(jīng)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于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著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了解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
通過學習國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yǎng)育之恩,有效的培養(yǎng)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xù)學習國學,讓國學經(jīng)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松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xù)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7我們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名言是春秋時期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說。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更不要勉強別人去做。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把這句話作為經(jīng)典傳承下去。
不過時代是向前發(fā)展的,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高。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是一個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的社會,人們的觀念在不斷地發(fā)展,不斷地更新,對于傳統(tǒng)的思想在繼承發(fā)揚的基礎上,要有發(fā)展,以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是不可以改變的。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做的都給別人,那一定是不道德的。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這樣的事情:例如:我們現(xiàn)在是五年級,到了該掃學校廁所的時候。有些同學卻嫌廁所太臟,不想去掃,就讓別人代他去掃,這就違反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說的道德標準。而一部分同學卻為了不違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著骯臟去干。并且能堅持做,我認為他們是有道德的。
有時發(fā)新書新本時,難免有一些瑕疵,有的同學自己不要,就跟同學換,人家不換還動口訓人,這是道德的嗎?要記住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學習國學經(jīng)典,不是掛在嘴上,而要付諸在行動上。學國學經(jīng)典,不僅要把經(jīng)典中的道理銘記于心,還要按照要求去做,如果我們能按照經(jīng)典要求的去做,一定會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少年。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8兩點五十五分,準時調到少兒頻道,誦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聽過好幾遍的口號,早已牢牢地記在心里。
又該播出“國學小名士”,經(jīng)典誦讀大賽的節(jié)目了。
第一輪比賽,我愛記詩詞,根據(jù)關鍵詞回想學習中積累的古文,詩詞,第一個出局的五分,然后十分,十五分,依次排列到第五個,也就是唯一留在場上的一個,二十五分。
這一輪比賽,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實力,也讓我們積累了許多從不知道的知識,是那么的深淵。就連最小九歲的一個孩子,也非常強。
第二輪比賽,名家對對碰,由孩子們扮演的不同角色的詩人,手中的題目分別是代表不同的分數(shù),選手選擇人物進行答題,答錯后,扣除詩人代表的分數(shù),答對后,加上分數(shù)。但不會出現(xiàn)負分 這一關是好笑的一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關,如果分數(shù)清零,那么就很難追分,容易對分數(shù)排名造成影響。
第三關,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一關,德之考驗,這關的測驗看以看出孩子們對不同時間和地點,不同人物發(fā)生的事情會有哪樣的做法。又會有怎樣的解釋,每一位評委只能投一票,一票代表十分,投完票后,將選手按分數(shù)多少排入總名單,比賽就到此結束了。
這場比賽,很激烈,選手們又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愛,有歡笑,有淚水,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
經(jīng)典誦讀,真是個有意義的活動。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