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
故應(yīng)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shù)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詩,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頃桑麻在船底,空余石發(fā)掛魚衣。
日輪亭午汗珠融,誰識南訛長養(yǎng)功。
暴雨過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卻當空。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側(cè)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當年漢室三杰,都曾在這里聚會,漢朝建立后,他們還經(jīng)常向劉邦誠摯地進諫,談?wù)摎v朝歷代的交替興廢。一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看到他們當年的遺跡,往事涌上心頭,怎不令人無限傷悲!人事滄桑不斷,而這里的山河還到處誘發(fā)著他們當年的英雄氣概,“鳥盡弓藏”令人悲!登上這未央宮遺址的最高處,坐地觀看:東面,也是如畫的河山;西面,也是如畫的河山。可是,有誰能保有這壯麗的河山永在!
注釋
①未央:漢朝宮殿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
②三杰:指漢代張良、蕭何、韓信三人,他們幫助劉邦統(tǒng)一中國。
③納諫:古代君主采納臣下的進諫。
④遺基:指殘留的未央宮廢墟。
⑤閑坐地:閑坐著。
蘇軾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過半帆。且并水村欹側(cè)過,人間何處不峨巖!慈湖夾--在今安徽當涂縣北。阻風--乘船為風浪所阻。起喚清風--有經(jīng)驗的老船工,在審察風勢將轉(zhuǎn)時,往往長嘯呼喚,使人感到風轉(zhuǎn)是由呼喚而來。并--此處作"傍"解。欹(音機)側(cè)--歪斜,不平穩(wěn)。前兩句說,躺在船上,看到天邊月落的地方云橫千丈,啊,天將破曉了,老船工急急爬起來,呼喚得半帆清風,加緊開船。三四句說,暫且傍著臨江的小村,傾斜搖蕩地駛過險段,這當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人世間又有何處不是峭壁危巖呢!
小詩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現(xiàn)作者直面現(xiàn)實,不避艱險,隨遇而安的人生態(tài)度。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