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前啟后的一個朝代,他上接戰(zhàn)亂不休的南北朝,結(jié)束五胡亂華以來長達幾百年的混亂局面,一統(tǒng)華夏。下接盛世大唐,為唐朝的繁榮與強大做了功勞不小的鋪墊。雖然時間短暫,然而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著實不小。在這個短短幾十年,只有兩任皇帝的朝代里,也出現(xiàn)過無數(shù)被歷史謹記的名人。我們評價歷史人物之時,總是習慣于用單純的好或者壞來形容。但凡忠君報國,為民請命的人,我們就稱之為好。但凡貪贓枉法,禍國殃民的人,我們就稱之為壞。但是隋朝的這個開國功臣,似乎很難去用正常的眼光去評價他。他既是隋朝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又是殘害忠良,用陷害太子的手段幫助隋煬帝楊廣上位的奸臣。他就是楊素。此人是隋朝第一開國功臣,卻也是殘害忠良把楊廣推上位的第一奸臣
1、協(xié)助楊堅篡位,建立隋朝,功不可沒
楊素出生于北朝的名門貴族,先祖世代為官,他的祖父叫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叫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到了他這一代算是家道中落。因為戰(zhàn)亂的原因,楊素小時候生活非常窮困,但是他不拘小節(jié),素愛結(jié)交江湖朋友,有遠大的志向。他結(jié)交了一起同窗共讀安定人牛弘(隋朝統(tǒng)一之后任禮部、吏部尚書),并且勤奮好學(xué)。楊素知識淵博,在文學(xué)、書法上均有造詣,史書稱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屬文,工草隸,頗留意于風角。美須髯,有英杰之表”。當時北周大冢宰宇文護把持朝政,看中了楊素的才學(xué),引其為中外記室,后來轉(zhuǎn)升禮曹,加大都督。
公元572年(北周天和七年)三月,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親掌朝政,楊素因曾受到宇文護的重用,所以遭到株連。此時,楊素以其父楊敷死于北齊,但未受朝廷追封,便上表申訴。周武帝不理。楊素再三上表,周武帝大怒,下令殺楊素。楊素高聲地說:“我給無道的天子做事,死是應(yīng)該的?!?/p>
周武帝聞后,不知道是被楊素的忠直所感動還是被其威武不屈的氣勢震懾,竟然對楊素刮目相看,赦其無罪,并追贈其父為大將軍,謚忠壯。同時拜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周武帝又令楊素起草詔書,楊素寫的文辭十分華麗,周武帝贊揚道:“好好努力,不愁日后沒有榮華富貴?!倍鴹钏貐s回答說:“臣只怕富貴來逼臣,臣卻無心謀取富貴?!?/p>
公元575年(北周建德四年)七月,周武帝決心進攻北齊,一舉拿下。楊素請求率其父舊部為先鋒,周武帝十分高興,并且賜給他一條金锏,意在讓他蕩平北齊。楊素不負周武帝厚望,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消滅北齊。楊素因為功勞大被改封成安縣公,邑千五百戶,賜以粟帛、奴婢、雜畜。兩年之后,公元578年(北周宣政元年)六月,周武帝去世,周宣帝繼位。
周宣帝宇文赟也是一個短命的皇帝,于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病死。即位的是周靜帝宇文衍。宇文衍年幼,于是朝中大權(quán)盡落楊堅手中。此時的楊素官職是大司馬,他素知楊堅在朝中威望甚高,甚得眾心,且有稱帝之意,遂主動投到楊堅門下,與其深自結(jié)納。楊堅也知楊素之才,對其也非常器重,不久便封楊素為汴州刺史。
公元581年(北周大定元年)二月,右丞相楊堅終于下定決心篡位,他逼迫周靜帝宇文衍禪讓,登基稱帝,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并加楊素上柱國。楊素對楊堅的幫助在篡位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南下滅陳,為隋朝掃清南方障礙
楊素在成功幫助楊堅登上皇位后,受到了楊堅極大的寵幸。楊素為人素來高傲,喜歡說一些不著邊際難入人耳的話,經(jīng)常會有人給隋文帝楊堅打小報告。但是楊堅都毫不在意,并且托付給他南下滅陳的重任。公元587年(開皇七年),楊素率領(lǐng)尚書左仆射高颎、吳州總管賀若弼、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共同滅陳。
楊素在永安,(巴東郡,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 建造“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戰(zhàn)士八百人)、“黃龍”等戰(zhàn)船,加強水師,作滅陳準備。并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廢料,以威懾擅長水戰(zhàn)的陳軍。十二月上旬,楊素按隋滅陳作戰(zhàn)部署,首先率舟師自巴東郡東下三峽,在長江上游發(fā)起攻勢作戰(zhàn)。軍至流頭灘(又名虎頭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陳將戚昕率青龍戰(zhàn)船百余艘、戰(zhàn)士數(shù)千人堅守前方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長江中),以遏隋軍。狼尾灘地勢險峭,水流湍急,易守難攻,將領(lǐng)們都憂心忡忡。
楊素率黃龍戰(zhàn)船數(shù)千艘,利用夜暗,令將士銜枚開進,實施正面突破;令開府儀同三司王長襲率步兵由長江南岸攻擊戚昕別柵;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自江陵西進,沿長江北岸進擊陳軍白沙要點。隋軍水陸配合,于次日拂曉,一舉擊敗戚聽所部。公元589年(開皇九年),楊素一舉消滅了陳國。
3、陷害太子,協(xié)助楊廣登基
隋文帝建國前期,楊勇本是太子。可是楊勇的性格素來軟弱,不被楊素所看好。碰巧晉王楊廣的野心到是被楊素真真切切地看在眼里。楊廣也知道想要成大事必須得到楊素的協(xié)助,于是就暗地里拉攏楊素。楊素和楊廣背地里陰謀策劃,陷害太子楊勇,導(dǎo)致楊勇被廢。
公元604年(仁壽四年),隋文帝病重。楊素跟隨隋文帝駕臨仁壽宮,背地里密令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人把守宮門,不得私自放出任何消息。隋文帝感覺事情不妙,又收到了一封楊廣寫給楊素的信。楊堅大怒,要召見被廢的太子楊勇。
可是寢宮和皇城都被楊素和楊廣的人封住了,皇帝的命令又怎能出去。楊廣與楊素假傳圣旨派東宮的士兵入宮守衛(wèi),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決定,又命令張衡守候隋文帝的病情。隋文帝當晚駕崩,楊廣順利登基,并且矯詔隋文帝的令處死了廢太子楊勇。
楊素雖然助紂為虐,卻能盡心盡力輔佐楊廣。但是在某些程度上,楊素也促使楊廣連年征伐,大興土木,耗空了國家財力物力。楊素雖然很有才能,卻沒能很好地規(guī)勸楊廣,這也是加速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