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明朝最重口味的皇帝:只愛比自己大17歲的女人

          Ai高考 · 古代歷史
          2023-03-23
          更三高考院校庫

          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或作成化帝,明英宗長子,明朝第八代皇帝。憲宗于天順八年(1464)登基,初年為于謙平冤昭雪,恢復景帝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在位末年,好方術(shù),終日沉溺于后宮與比他大17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并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quán),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成化二十三年(1487),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于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葬于北京昌平明茂陵。

          透過上述介紹,我們可以看出,萬貴妃在明憲宗眼里地位至高無上,無人能比。是什么原因使得明憲宗一生鐘愛大他17歲的萬貴妃呢?按說,在中國古代社會,封建帝王后宮佳麗三千、妃嬪無數(shù)乃是常態(tài)。作為后宮中的女人,要從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寵愛,已是不容易做到的事,而要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并且還能獨受皇帝恩寵幾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難的。然而萬貴妃做到了,這個生活在明英宗和憲宗時期的謎一樣的女人,留給了后世研究者無數(shù)的問號。她既沒有驚人美貌,也沒有顯赫家勢,更沒有花季一般年齡,她究竟憑借什么獨受恩寵二十年呢?

          我們還是先從她的基本情況開始說起。萬貴妃(公元1430——1487年),小名貞兒,原籍青州諸城(今山東益都縣一帶)人,父親萬貴為縣衙掾吏,因犯法被流配邊疆。萬貞兒年僅四歲便被選入孫太后宮中,充入掖庭為奴。明憲宗朱見深兩歲時被孫太后立為太子,與此同時,時年19歲的萬貞兒做了他貼身侍女。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見深繼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為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萬貞兒為憲宗生下一子,憲宗大喜,遂封萬貞兒為貴妃??上Р坏揭辉拢首迂舱?,此后萬貞兒再無生育。

          然而,朱見深傾其一生都對這個比自己大17歲的女人格外地寵愛和忍讓,一直到萬貞兒去世。明朝文人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篇》中對萬貴妃所受的恩寵感慨道:“自古妃嬪承恩最晚、而最專最久者,未有如此?!绷硗?,有史料記載,年僅18歲的憲宗大婚不久,就撇下年輕貌美、才華橫溢的吳皇后,夜夜就寢于萬貞兒所住的寧貞宮,這足以說明萬貞兒在憲宗心中的地位。據(jù)清代張廷玉等人所修《明史》記載,經(jīng)歷喪子之痛,萬貴妃開始對其他懷孕的妃嬪或已經(jīng)降生的皇子大加謀害,而憲宗卻對這個女人無計可施,未加責罰,相反卻是一再的退讓。

          明憲宗與萬貴妃的“姐弟戀”熱烈持久寬容到如此程度,不僅前無古人,也后無來者,不能不說是一種特例、一樁個案。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朱見深具有強烈的俄狄浦斯式戀母情結(jié)。

          據(jù)正史記載,朱見深自兩歲開始就由萬貞兒陪伴。英宗土木堡之變之后被困瓦剌,朱見深的叔父趁機搶去皇位并罷免他的太子職位,從此他便跟隨萬貞兒住在后宮,直到英宗卷土重來。在朱見深這段人生中最黑暗最艱難的日子里,萬氏一直守護在朱見深身邊,始終如一,不離不棄。由于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間的特殊關(guān)系,萬貞兒在朱見深心目中就有了母親、姐姐兼情人的多角色的朦朧定位。這是憲宗朱見深一輩子對萬氏都非常寵幸的最大原因。畢竟人在最落魄最寂寞的時候,是最需要溫暖需要呵護的,加上朱見深有些口吃和內(nèi)向,總是萬貞兒在呵護與照顧。明憲宗小時候的這種境遇,肯定會使他增加對萬貴妃的戀母之情、鐘愛之心。

          其二,萬貞兒頗有長遠眼光懂投明憲宗所好。萬貴妃盡管青春不再、貌不驚人,卻深諳男人心理、官場規(guī)則。由于萬貞兒對明憲宗從小就陪伴照顧長大,對朱見深的性格特點、為人原則一清二楚,即便是個性弱點也了如指掌,可以輕易地玩弄他于股掌之中,利用他來達到自己“擅寵”的目的;加上她在后宮多年,潛移默化參透了政界規(guī)則,把握和掌控一位比她小17歲的皇帝,能力手段都綽綽有余。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2023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古代歷史

          更三高考中國古代歷史頻道,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故事、中國古代歷史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