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眾多弟子中,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是最不像弟子的弟子;同時,又是最稱職的弟子。說子路最不像弟子,是因為:只有子路,敢于甩臉色給孔子看,敢于批評乃至否決孔子的想法和決定。說子路是最稱職的弟子,是因為:子路對孔子照顧、保護出力最多,對孔子的話最重視、恪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小孔子九歲的子路,在投到孔子門下之前,頭戴公雞冠,身佩公豬劍,是個桀驁不馴、舉止怪異的社會青年。經(jīng)過孔子一番耐心的禮樂儀式的引導,這才拜孔子為師。但是,入門以后,他卻并不像顏回、子貢等其他學生那樣,對老師畢恭畢敬的,言聽計從。對孔子的一些說教,子路并非洗耳恭聽的態(tài)度,而是表現(xiàn)出一副不以為的神態(tài)。子路問怎么做才算是“君子”,孔子答:“約束自己,做到言行舉止恭敬有禮。”子路問:“如此而已嗎?”孔子答:“約束自己,使親戚朋友得意安定?!弊勇酚謫枺骸叭绱硕褑?”孔子答:“約束自己,使百姓安定。做到這樣,連堯舜那樣的圣君也會有困難?!边@哪里是仲(由)同學在向孔老師請教,簡直是仲老師在檢查孔(丘)同學功課嘛。正常的學生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情形,應(yīng)該是這樣的:顏回向孔子請教怎么做才算是仁??鬃哟穑骸翱思簭?fù)禮算是仁……”,顏回說:“請您再說具體些?!笨鬃哟穑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伝卣f:“回雖然不聰明,但請允許我照您的話去做。”
比不以為然更嚴重的是反駁。子路讓同門師弟子羔(日后做了逃兵)去做費城的長官??鬃右驗樽痈崮暧祝瑢W識未成,說了句:“這是坑害人家孩子啊?!弊勇贩瘩g說:“有了人民,有了社稷。為什么非要讀書,才算做學問呢?”比反駁更嚴重的是嘲笑。周游列國,待在衛(wèi)國時,子路問孔子:“假如衛(wèi)國國君請您管理政務(wù),您將先做什么事?”孔子答:“一定是先正名吧?!弊勇氛f:“有這樣的說法?您簡直太迂腐了,怎么正?”敢于給孔子甩臉色的,孔門三千弟子,子路是第一人,也是最后一個。子路給孔子甩臉色,不是一回兩回,而是經(jīng)常性的!光是《論語》里記載的,至少就有四回: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孔子會見衛(wèi)靈公的寵妃南子,子路不高興)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在陳國遭圍困時,沒有糧食,跟隨孔子周游的人都餓得站不起來。子路怒氣沖沖跑去質(zhì)問孔子:“君子會有窮途末路嗎?”)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公山弗擾占據(jù)費城,反對季氏,聘請孔子出山??鬃訙蕚涓叭?,子路不高興。)佛肸聘請,孔子想去就任。雖然沒有“子路不說”字樣,但從他的質(zhì)問看,也是生氣的。疾風知勁草,頑生見名師。遇到子路這樣的學生,一般的教師,早就氣得七竅生煙,一腳把他踢出去——開除學籍、清理門戶了。但孔子不是這樣,他非常有耐心,大肚能容。
子路對他的說教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孔子不計較,耐著性子,剝筍殼似的,一點點一層層給他解釋;子路反駁他的說法,孔子氣不過,也只是嘟囔一句“這是為什么我討厭伶牙俐齒的人的地方?!弊勇烦靶λ馗?,孔子并不拂袖而去,而是埋怨一句子路太粗魯、不懂裝懂,然后,認認真真給他講解,自己為什么主張執(zhí)政要先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危難之際,子路怒氣沖沖質(zhì)問他,孔子仍然能保持好脾氣,告誡子路,要固守道義節(jié)操,不能亂來。最有趣的是,每次子路不高興,孔子不但沒有端起老師的架子,祭出師道尊嚴的法寶,反而像個做錯事的弟子、孩子,絲毫不敢怠慢,馬上給他解釋,絮絮叨叨,說上一長篇,甚至賭咒發(fā)誓,表明自己的心跡。認真閱讀《論語》的人,大概都會有這種恍惚:子路、孔子,到底誰是老師,誰是學生呀?對一個隨時可能出言不遜、頂撞自己的弟子,孔子是真正表現(xiàn)出了“不慍”的君子風度。須知,孔子不是一個天生好脾氣之人。事實上孔子是個會生氣、能罵人的麻辣教師。你看他罵宰予、罵樊遲,朽木、糞土、小人,用詞火力都很猛。孔子的修養(yǎng),也沒有達到佛陀、耶穌的境界,他不主張以德報怨,他主張以直報怨——用現(xiàn)代漢語說,就是以牙還牙。但是,對于子路,他卻脾氣全無,套路全改。子路這樣的學生,一般的教師早已經(jīng)把他打入另冊。一旦有落井下石的機會,肯定不會手軟。但孔子不是這樣。不但沒有任何打擊報復(fù)的行動,反而處處替他說好話。一次,孔子對子路的鼓瑟技藝有所不滿,其他弟子便跟著不尊敬子路起來??鬃玉R上發(fā)表聲明,子路雖然沒有達到最高水平(入室),但他已經(jīng)演奏得非常好(升堂)了。言外之意是,“比你們強得多了”。凡遇手中有實權(quán)的人問他子路的修養(yǎng)、才能,孔子都會熱情地扮演起推銷員的角色,恨不得對方立馬給子路一個宰相、將軍的職位。
有學者說,子路是遭受孔子呵斥最多的弟子。這是讀《論語》不夠細心所致?!爸儆?我告訴你,懂的說懂,不懂的就說不懂,這才是真的懂了?!薄爸儆捎赂颐笆С^了我,也不好用?!薄氨┗ⅠT河,死都不怕的人,我不跟他一起去”;“仲由這類弄虛作假的事已經(jīng)做了很久了。明明沒有家臣,卻要裝出有家臣的排場。我這是欺騙誰呢,欺騙上天嗎?”“子路這樣的鼓瑟水平是怎么進我的學校的呢?”這些話,怎么算得上是呵斥呢?比起子路說孔子的那些話,簡直溫柔悅耳,賽羔羊“咩咩”。水澆鴨背都算不上,毛毛雨庶幾近之。不由人不問一句: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子路對孔子的敬重、愛護無人能及;二是,孔子了解子路的套路,魯莽只是他的表面現(xiàn)象,勇敢、忠誠才是他的本質(zhì)特性。沒錯,一般人的印象里,都會覺得顏回是孔子最好的學生。對孔子的說教,顏回言聽計從,無不心悅誠服。這種好學生的表現(xiàn),是平凡教師所需要,所喜歡的;但是,對于一個理想高遠、胸懷博大的教師而言,這是不夠的??鬃訉︻伝氐摹安贿`如愚”,實際上是不太滿意的??鬃佑衅淦椒驳囊幻妫运矚g顏回;孔子有其不平凡的另一面,所以他也喜歡子路。顏回死時,孔子發(fā)出的是“天喪予”的悲鳴;子路死時,孔子發(fā)出的是“天祝予”(祝,不是祝賀的意思,是斷絕的意思)的哀號。
周游列國,鞍前馬后,子路出力最多?!墩撜Z》中,子路幾次離隊、掉隊,邂逅隱居民間的高人(石門晨門、長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都是子路不辭辛苦、敢為人先的證據(jù)。《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子路喜從游”,說法帶點怪味兒,但基本沒有背離事實?!墩撜Z》中,有關(guān)子路的記載,是最多的。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所有弟子中,子路陪伴、伺候孔子是最勤勉的。表面上,子路經(jīng)常對孔子的說教不以為然。但孔子有些話,他卻奉為圭臬,敬重、恪守的程度,遠遠超越其他弟子。有一天孔子感慨說,學說理論沒有人采用,自己只好乘坐木排漂到海外(九夷,今天朝鮮半島)去。能夠陪著自己去的,大概只有子路。子路聽后,引以為榮??鬃诱f:“穿著破爛的舊棉袍。跟穿著狐貉貂皮大衣的人站一塊兒,不會感到不好意思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患刀什回澙?,什么事做不好呢?’”子路把這一番話牢牢記在心里,終身念叨。最后在衛(wèi)國內(nèi)亂中,子路沒有聽子羔的規(guī)勸,離開危城,而是挺身入城。在身遭重創(chuàng),頭上的冠纓被對方將領(lǐng)擊斷的時候,還說了句“君子死而冠不免”,死前的最后一個動作是整理冠纓。子路這是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實踐了孔子關(guān)于君子、禮儀的說教啊!
孔子病重,子路領(lǐng)著弟子為他祈禱??鬃涌陬^上沒有表揚他,但內(nèi)心是贊賞的。因為,孔子承認,自己也祈禱了。邂逅長沮、桀溺,兩位隱士,規(guī)勸子路,跟著孔子“辟(避)人”,不如跟他們“辟(避)世”。但是,子路不為所動。邂逅荷蓧丈人,子路得到了很好的招待,孔子都被感動了,有些心動,而子路仍然旗幟鮮明地堅持儒家積極入世的理論,主張君臣之義不可廢?!白勇凡徽f”,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尊敬孔子,實際上是對孔子的最好愛護。切莫小看、笑看這“子路不說”四個字。沒有這四個字,孔子可能成不了圣人。比如說,孔子接受了公山弗擾或佛肸的聘任,其結(jié)果,很可能是身敗名裂,身首異處?!妒酚洝酚涊d,孔子說過“自吾得由,惡言不聞于耳”的話。其實,子路對于孔子的價值,何止惡言不聞于耳,簡直是恩重如山,不亞于再生的父母!可以說,沒有子路,就沒有后來被尊稱為圣人的孔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