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大漢酷吏張湯雖然手段有點過頭,但是他本人生活作風還是很簡樸的,尤其像他這樣能被漢武帝視為左膀右臂級別的官員,竟然在死后只有五百金家產,當真是讓人感慨。張湯的被誣陷致死讓他兒子多長了心眼。張安世在張湯死后,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出任郎官。張安世明白父親的死雖然可憐,卻也與性格有關,于是,他一生小心。在漢武帝手下做事,得有點能耐,張安世的記憶力非常好。漢武帝巡幸河東時,丟了三箱書,誰都不記得那些書中寫的是什么,唯獨張安世記得,并當場背出來。后來書找到了,果然沒有太大差別,武漢很高興,提拔他為尚書令,然后又升他為光祿大夫。
漢昭帝即位后,先是霍光將一眾輔臣給打殘,燕王謀反后,一并剪除,前朝留下來的老資格沒幾個了。這個時候,霍光把張安世抬出來,推薦他作了右將軍光祿勛,成了霍光的副手。而漢昭帝也想拉攏張安世,加封張安世為富平侯。于是,張安世處事要更小心了。張安世的侯爵怎么來的,他很清楚,夾在霍光和漢昭帝之間要保持平衡也很難,不過漢昭帝死后隊伍就好站了。車騎將軍張安世和霍光,共同冊立昌邑王劉賀。后又廢黜了昌邑王,轉而立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漢武帝時代的巫蠱之禍。牽連幾萬人,張安世的哥哥張賀也是其中之一。張賀原是劉據(jù)的手下,經過張安世說情,漢武帝恩準張賀下蠶室,受了腐刑,后當了掖庭令。而劉詢也才從監(jiān)獄中放出,被收養(yǎng)在掖庭。
于是,張賀把劉詢撫養(yǎng)長大,親自教他讀書,還自己出錢給劉詢迎娶了許平君,張賀和劉詢恩同父子。因為這段淵源,漢宣帝上位后,他也拉攏張安世。漢宣帝為張賀布置守冢二百家,張賀的兒子死得早,張安世的小兒子張彭祖和漢宣帝是發(fā)小,一起讀過書,過繼給了張賀后,被漢宣帝加封為陽都侯。張安世深知出頭的椽子先爛,他多次辭讓,漢宣帝說:“吾自為掖廷(庭)令,非為將軍也?!焙髞磉@個侯位一直延續(xù)了二百多年,歷經王莽的篡亂和東漢的建立,直到東漢中期才失去。
霍光死后,有人提議讓張安世出任大將軍,張安世知道大將軍這個職位燙屁股,于是他堅決辭讓:“老臣耳妄聞,言之為先事,不言情不達,誠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繼大將軍后,唯天子財哀,以全老臣之命。”漢宣帝雖然沒有硬塞給他,但也任命他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接大司馬的兵權?;艏冶蛔?,而張安世的孫女卻在漢宣帝的授意之下得已保全,不能不說張安世在漢宣帝心中的份量,張安世的小心那是出了名的。
張安世曾舉薦他人,等到他人來道謝時,他卻斷絕和這人的來往。至于他人的抱怨,他也及時去化解,有才的升官,沒才的加以勸慰。張安世貴為三公,食邑高達一萬戶,這在人臣之中是極少的。富貴已極,但他仍簡樸到底。身穿粗布衣服,夫人親手紡織,七百個家仆各有各的手藝,在家里興辦各種產業(yè),在市場上銷售產品,比大將軍霍光更富有。但奇怪的是,漢宣帝怕霍光,卻親近張安世。
元康四年,張安世病逝,漢宣帝贈送了印綬,賞賜了陵墓,建造了祠堂,派輕車甲士為張安世送葬。后麒麟閣十一功臣中張安世被排第二,僅次于霍光。張安世謹慎小心,萬事中庸,把夾心餅干做得是有聲有色,張氏家族歷經二百年沒有失去侯位(從西漢昭帝元鳳六年(公元前75年)張安世受封富平侯起,一直到東漢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張吉死后無子繼承,爵位斷絕為止,爵位傳襲多至九代,長達184年。),不但功高,更是低調有內涵的家族傳統(tǒng)。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