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做的太大未必是好事,官做的很大、又掌握了兵權(quán)那就更不是好事了。比如雍正時期的年羹堯,那官可做的夠大了。任川陜總督,整個西部基本都是他管理,后來又任命什么撫遠大將軍、一等公、太保之類的。就是各種高官,能封的都已經(jīng)封的差不多了。
雍正對年羹堯也是非常喜歡,并且非常的信任。我們從雍正給年羹堯批閱的奏折中可以看出,倆人經(jīng)常在奏折中拉拉家常,問愛卿近來身體如何,你要注意休息,近來很想你之類的。關(guān)系都好的有點難以置信,覺得這倆人是不是有什么基情。你一個皇帝跟一個大臣搞那么親熱干嘛,還是兩個男人。畢竟是皇帝,跟臣子們是需要保持距離的。所以從這些細節(jié)可以看出雍正對年羹堯是多么的信任,多么喜歡。
但就是這樣受皇帝寵愛的大官,后來也并沒有好下場。
后來雍正把年羹堯抄了家,打入死牢,最后處斬。很多人都傻了,你雍正那么愛年羹堯,怎么后來給殺了?不愛了?
那么雍正為什么非要殺掉年羹堯呢?這個問題其實是所有封建王朝一個通病,就是臣子的權(quán)力過大,做皇帝的總是不放心。年羹堯掌握了軍權(quán),立了那么多功,在朝中乃至全國都是赫赫有名,有點功高震主了。對雍正來說任此繼續(xù)下去的話,年羹堯?qū)λ麆荼厥且粋€威脅。
而且清朝前期因為多爾袞、鰲拜這兩個前車之鑒,給清朝后來的統(tǒng)治者留下了一個陰影。做臣子的權(quán)力太大,功勞太多,往往對君主可能不利,不得不防啊。
年羹堯這人因為功勞太多,在朝中也確實有一點目中無人,有的時候說話可能就比較沖,得罪了很多同僚。于是這些人在皇帝面前是不會有好話的,老說年羹堯的壞話,老提醒雍正年羹堯兵權(quán)太大了。所謂三人成虎,一次兩次沒什么,說的人多了,說的次數(shù)多了,雍正也就不得不有所考慮了。
還有一件事讓雍正下定決心要弄年羹堯。有一次年羹堯又打了勝仗出師大捷,回來的時候雍正便率著文武百官去迎接。正是六月天,天氣很熱。年羹堯的部隊都是穿的盔甲,在炎炎烈日下是很熱的。
雍正覺得要體恤士兵,就說天氣這么熱,你們都卸甲休息吧。下了三次命令,結(jié)果士兵們都站著,沒有人卸甲。這時候年羹堯就用一個小旗子,揮了兩下,這些士兵就馬上把盔甲脫下來了。雍正一看心里的小九九可就多了,我皇帝下了三道旨意你們都不聽,年羹堯用個小旗子一揮就卸甲了。這到底是我大清的軍隊,還是你年羹堯的私人軍隊呢。
年羹堯心氣兒太高,當時居然劇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妥,反倒覺得皇帝一定會贊賞他治軍嚴格,令行禁止。就這么“沒頭沒腦”后來不遭來殺身之禍才怪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