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六朝古都”一般都是指南京, 先后經(jīng)歷孫吳、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這六個朝代,當(dāng)然北京也屬于“六朝古都”,先后經(jīng)歷后燕、遼、金、元、明、清。除了六朝古都外,南京還有許多別名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yè)、建康、臺城等等。
六朝古都之稱的城市是南京。
南京被稱六朝古都,這六朝指的是三國時的吳國、東晉、再加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這六朝都是在南京定都的。
在南京的歷史上,單單它的名字就有13個:棠邑、冶城、越城、石頭城和金陵邑、秣陵、建鄴、建康、上元、金陵、江寧、應(yīng)天府、天京、南京。
戰(zhàn)國時,楚威王想憑借長江天塹圖謀天下,于是開始在此建城,名金陵邑,這就是南京古稱金陵的由來。
一是三國時期,229年,吳國孫權(quán)在南京建立都城。二是317年,當(dāng)西晉滅亡后,司馬睿在南京重新建立了晉朝,史稱東晉。東晉維系了103年的統(tǒng)治,壽命超過了西晉。
在東晉之后,南朝的宋朝、齊朝、梁朝、陳朝據(jù)以南京為都城。因此,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唐朝詩人韋莊寫過一首《臺城》,寫盡了六朝古都的輝煌與衰落,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有很多文人墨客曾在南京留下詩句:比如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說的正式南京的烏衣巷,再比如李白的“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指的正是南京的鳳凰臺。
國家承認(rèn)的13朝古都是西安,是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1976年,臺灣的王恢在《中國歷史地理》中提出了“五大古都”,第一次提出了“X大古都”這個概念,首次提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南京和洛陽是九朝古都。
西安地處關(guān)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jié)”。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