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2、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動自真如。
3、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4、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5、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種布施。
6、如果你真的愛他,那么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7、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
8、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9、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堅持,尤其是在面臨諸多障礙和干擾時,更要堅持。
10、內(nèi)心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11、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12、若不修內(nèi)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13、不要總是牽掛,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盡到你的責任和義務就行了。
14、只有自己的心障礙自己,別的沒有什么障礙。不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15、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時現(xiàn)前,煩惱塵塵解脫。
16、離心者,非是遠離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17、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
18、一切隨緣就叫解脫。不執(zhí)著不攀緣,苦樂完全取決于自己。
1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辦?
20、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21、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
22、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
23、諸法不相到,當處解脫。
24、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凈。
25、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26、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復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27、凈律凈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28、生而為人,活著,活出風度,風采,風格。這些皆為外表,而氣度則是內(nèi)涵,是質(zhì)地,是根本。
29、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
30、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
31、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32、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33、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34、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35、心無去來,即入涅盤。是知涅盤,即是空心。
36、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37、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練;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
38、卻物為上逐物為下,此乃是學道省力工夫。
39、現(xiàn)定見聞覺知是法,法離見聞覺知,非達法也。
40、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41、清凈心智,如世萬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42、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43、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44、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5、幫助我們修心的方法,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叫佛法。
46、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閑。
47、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48、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盤。
49、世界上總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實存在。走不完的路適可而止,過不了的河及時掉頭,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50、人生有輸有贏,得勢順境時不要得意忘形,放縱自己;失勢逆境時不可消極頹唐,放棄自己。成功的人生,要自己定義;快樂的人生,要自己創(chuàng)造!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