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七月,曹操不顧荊州江陵前線的粘膠戰(zhàn),指揮著自己在家鄉(xiāng)訓練的水軍開向了揚州合肥,是不是為解江陵之圍而開辟第二戰(zhàn)線?不好說,反正江東軍總得來應付一下吧?
孫權甚為緊張,當然要集結手邊的部隊于江淮前線,但等待許久卻不見曹軍從合肥出擊南下,這曹操在干什么?
這曹操的心思誰也不好猜透,竟然是來慰問軍烈屬來了!
曹操在合肥發(fā)表了自己的辛未令:“曹某自起兵之始,大軍則征伐未斷,或遇病疫瘴氣,士卒魂斷他鄉(xiāng),以至兵丁家室怨曠,百姓流離失所;而孤以仁治世,怎肯樂于如此?實是情非得已,被迫興師。此令:出征將士亡于戰(zhàn)事,家無田產(chǎn)難以自存者,縣官不得斷絕米糧,長吏勤予撫恤,以稱吾意?!?/p>
第二件事長江對岸的孫權更摸不透其用意,及至大悟時,數(shù)年已過,孫權方才嘗到苦頭:曹操率大軍到揚州種地來了。
曹操發(fā)動揚州郡縣長吏,招民開荒屯田,在孫權的家門口種起了莊稼,這是要與孫權長期的耗下去?
實際上這都是表面現(xiàn)象:曹操大軍屯于合肥是為了內(nèi)部的隱患,廬江郡將發(fā)生的叛亂。
赤壁戰(zhàn)敗,周圍的形勢一下變得微妙起來,說惡化倒還沒到那種程度,但已經(jīng)不容屁股被戳裝睡著了:劉備、孫權現(xiàn)在勾肩搭背好似正在度蜜月――這是擺明了的死敵;益州劉璋跟風轉舵,已經(jīng)公開與劉備眉來眼去;西涼馬超、韓遂陽奉陰違,小動作不斷,公開反叛只是時間問題;就連那漢中尿壺大的一塊地方也開始蠢蠢欲動,張魯正在積極擴軍備戰(zhàn),準備對付哪個?難說是他口中喊的:兵向益州。
這還只是外部明患,內(nèi)部的暗疾才最容易致命!赤壁剛敗,廬江營帥雷緒便公開叛亂,曹操派夏侯淵督諸將平叛,然卻雖勝無益,廬江雷緒竟帶著數(shù)萬精壯兵丁投奔了那可惡的劉備,致使劉備如虎添翼!
已經(jīng)損失了的暫時不去想它,有損失苗頭的卻不能不注意:廬江人陳蘭、梅成最近各自集結兵力于灊山、天柱等六縣,據(jù)準確情報二人欲叛曹獨立,莫非要再出雷緒第二、第三、第四……!
擔心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陳蘭、梅成公開宣布叛曹,曹操帶來的大軍派上了用場,殺雞用上了牛刀,兵分兩路,分別討伐,決不能就這樣輕易的丟棄廬江郡。
實際上現(xiàn)在的廬江郡也只有一半掌握在曹操手里,基本上是以廬江中部東西走向的灊山為界,山南被孫權控制著,灊山以北才真正在曹軍手里,由于后勤供應受到灊山的阻隔,曹操大軍無力越山作戰(zhàn),兵少卻又難以在江北山南的狹小地域站住腳,所以雙方也就形成了默契:分治廬江。
陳蘭、梅成的叛變打破了廬江的平衡,曹操當然不能任其丟棄,派出了于禁、臧霸等征討梅成;張遼督帥張郃、牛蓋對付陳蘭,戰(zhàn)斗首先由于禁、臧霸打響了。
于禁治軍嚴整,作戰(zhàn)穩(wěn)重,采取了穩(wěn)步推進的堡壘戰(zhàn)術,大軍近乎四面威逼,那梅成的廬江軍就是想學雷緒也不可能做到。
但人家梅成卻壓根沒想學雷緒率部投劉備或孫權,而是學的袁譚、高干等人的暫降手法,一經(jīng)祭出,極為靈驗,于禁大喜望外,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盡顯將軍將才也!
于禁解圍撤軍,回合肥去向曹操報功,大軍還在中途,梅成復叛的消息卻先傳到了于禁的耳朵,于禁欲待回師,卻是遲了,梅成偽降的目的就是爭取脫身的機會,已經(jīng)率部投奔了陳蘭。于禁欲兵向陳蘭,陳蘭也不會等著挨打呀,二人合軍后即退入了灊山,那已經(jīng)是屬于張遼的活路了,不好去上門爭功吧?
其實,這功卻不是易立的:灊山中有天柱山為主峰,山勢險要,高峻二十余里,剛進山還有狹道婉轉而上,步兵還能勉強攀爬,接近峰頂時,卻連山路也不存在了,就連陳蘭、梅成也是以繩索系身如同進行攀巖運動般才登上去的,這種軍功怎么立?
張遼欲提軍進山,諸將實在沒有獲勝的信心,紛紛勸諫張遼:“兵少道險,難用深入?!?。張遼看法卻與諸將不同:“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資治通鑒載)。遂驅兵入山,安下營寨,看來是要采用長期圍困的戰(zhàn)法?
誰知張遼當夜便親自率部登山,徑直冒死攀緣天柱山,要以常理看,這簡直是拿自己與士兵的性命當兒戲,敵軍只要不是一堆死人,那死人就一定會是張遼自己!
對于陳蘭、梅成來說,躲在天柱山峰頂是絕對安全的,但事情往往就是一到極點必轉向,安全感過頭了反而成了大害,天險竟成了自己最有效的麻醉劑。
陳蘭、梅成連個起碼的崗哨都懶得設,全軍舒服的在山頂睡起了大頭覺,現(xiàn)在成了這種情況:睡著了的人跟死人其實沒啥區(qū)別,那死的就不會是張遼及他的登山隊員了。
死的是陳蘭、梅成!這種地方還能來要命的?睡夢中發(fā)覺要命的真上來了,當然也就不知所措,連抵抗意識都沒來得及反映到腦袋里,腦袋就被摘走了,其眾盡數(shù)被俘,張遼一時成了曹軍中的“戰(zhàn)神”!
曹操親自為蕩寇將軍張遼做戰(zhàn)役總結報告:“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自然,重賞是免不了的,張遼之封邑倍增,并榮獲假節(jié)待遇。
是不是曹操的首次兵出合肥專為平叛而來?最起碼表面看是如此,廬江戰(zhàn)事方定,十二月,曹操率大軍原路回到了譙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