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是咸豐帝的獨子,全名為愛新覺羅·載淳,其母為后世著名的慈禧皇太后。同治帝是清朝皇帝登基中,最不具爭議的一位,因為他父親共有兩子。載淳為長子,次子出生之后,還沒有等到給他取名字,便去世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后來同治帝繼位后,封自己這個可憐的弟弟為憫郡王。咸豐帝死的時候,同治帝年僅6歲,咸豐帝擔心幼子無能,也許也有擔心后宮干政的原因。因為畢竟慈禧太后的心機,他是知道的,否則也不會給慈安太后留下秘密諭旨??傊诨实勰暧椎那闆r下,咸豐帝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政,輔佐同治帝治理國家。
慈禧太后,是一個心機深沉的女人,并且對權利有著極高的追求。對于八個輔政大臣的專權擅政極為不滿,于是和恭親王奕?達成合作,聯(lián)合東宮慈安皇太后,發(fā)動辛酉政變。在護送咸豐帝梓宮回京之際,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達,后下命將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其他五人革職或遣戍。廢了咸豐帝達成的八臣附著的格局,改而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廢除八名顧命大臣所擬定的年號“祺祥”,改年號為“同治”,以第二年為同治元年。
同治以前,清朝就已經內外不穩(wěn),朝政混亂。其中外國侵略者和太平天國,給清朝造成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而到了同治年間,階級矛盾更加激化,發(fā)生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等多次農民起義。
面對這么一個破敗的山河,同治帝開始實行一系列的政策,希望能挽救清朝頹勢,其中最為出名的同治新政。政治上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面對世界局勢,總攬新政,掌管清廷與各國間的外交事務,包括對外貿易、海關稅務、邊疆防務、海軍建設、新式工礦業(yè),以及建新式學校、興修鐵路、礦務等。
這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機構,相當于清朝的內閣和外教部。而后設立同文館,辦新式學校、派人出洋、辦廠開礦、修筑鐵路等,實行學習西方近代化舉措,開始走向開放、進步。也就是著名的洋務運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在上海、南京、福州相繼辦起了近代軍工廠,多聘請洋員充當技術指導。?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府才開辦大型兵工廠,計有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西安機器局等20余個。希望求富求強,增強國家實力,抵御外國侵略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