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是個志向非凡、霸氣側漏、心思殘忍、有勇無謀、優(yōu)柔寡斷、重情重義的人。項羽是周王族姬姓項國后代,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人。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一、項羽介紹
1.項羽是周王族姬姓項國后代,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人。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2.項羽勇猛好武,復立楚王后,冊封魯公。項梁陣亡后,援救趙王趙歇。破釜沉舟,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贏得巨鹿之戰(zhàn)。項羽率軍攻破關中,舉辦鴻門宴,分封滅秦的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后代為王。自稱西楚霸王。
3.然而最終,項羽的傲慢自大最終讓劉邦崛起,與漢王劉邦爭奪天下,項羽自恃武力,剛愎自用,弒殺楚義帝,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
二、志向非凡
項羽年少時,學習讀書不成,棄而拜師學習劍術,沒有什么長進。項梁質問項羽說,你書不好好讀,劍術不好好練,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到底要怎么樣?項羽回答說,“學習讀書寫字,不過能記得姓名而已,學習好劍術也不過匹夫之勇,大敗一個人而已,不值得學習,我要學就要學習萬人敵!”可見項羽自
三、霸氣側漏
項羽說,“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彼能娛虏拍芪饚镔|疑;“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哀土?!币蛔@天動地的宏偉工程阿房宮就被項羽付之一炬。
可見項羽之霸氣側露;此外,他的英雄氣概無人可比,即使最后被數(shù)千漢騎圍困之際仍能說出“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的豪言壯語。
四、心思殘忍
項羽在巨鹿戰(zhàn)場,降伏章邯大軍后,因為章邯的秦軍流傳著“秦兵被迫投降,如不能順利入關破秦,則家人必被誅殺”,項羽感到這些降卒雖然投降,但是其并非誠心歸降,極易造成兵變,于是設計連夜坑殺二十萬投降的秦兵。因此,心思殘忍這一點,和劉邦可謂是云泥之別,這也造就了項羽的悲劇。
五、有勇無謀
范增是項羽軍中的老臣,擅長使用計謀,范增告訴項羽說劉邦以前貪財又好色,如今的他入關之后錢和女人都不碰,說明他的志氣不小,但我派人去觀察過劉邦所在地的云氣,都是龍虎的形狀,因此要趕緊對劉邦出擊,不能失去這次機會。
但是項羽絲毫不把劉邦放在眼里,屢次把劉邦放走,在原本兵力懸殊巨大的情況下,硬是讓劉邦最后取了天下。
六、優(yōu)柔寡斷
項羽每次的優(yōu)柔寡斷都會造成錯誤的判斷,而錯誤的判斷最終讓他走向滅亡。鴻門宴上的婦人之仁讓他放走了一個永遠不可戰(zhàn)勝的對手,劉邦被俘虜時他也因為優(yōu)柔寡斷而沒有殺了劉邦,最后養(yǎng)虎為患,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項羽最終兵敗而逃。在垓下時僅有一匹馬和虞姬陪伴著他。
七、重情重義
項羽最后在烏江自刎時,說是說無臉見江東父老,那是因為沒保護好自己的士兵。要是回江東可能又是不知道要堅持多少年的戰(zhàn)爭。死的人會更多。
想要不死人,唯一的辦法就是它自己死了。從他把自己尸體送給故人去封賞就可以看得出,項羽不是無顏見江東父老,而是不愿江東父老在為他打江山而犧牲更多。此外,從虞姬的不離不棄也能看出項羽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1、破釜沉舟
巨鹿之戰(zhàn)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zhàn),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zhàn)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
2、四面楚歌
項羽兵敗垓下后被劉邦軍四面圍定,劉邦軍在晚上高聲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軍聽到歌后都非常的傷心,以為劉邦已經平定楚地,項羽軍的軍心也因此被瓦解。
3、作壁上觀
由章邯帶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圍攻趙國于巨鹿時,趙王派人向各地諸侯求救,雖然各地諸侯都有引兵前來,但是都懼怕秦軍的強大,而躲在自軍修筑的壁壘里不敢出來,與秦軍長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圍。
項羽率領英布、蒲將軍等幾萬楚軍主動向秦軍發(fā)起進攻時,諸侯還是只敢躲在壁壘里觀看,直到項羽殺敗秦軍之后,諸侯才敢從壁壘里出來。作壁上觀現(xiàn)指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協(xié)助任何一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