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fù)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yīng)以寫“體會”為主。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孩不笨觀后感200字篇一電影里的三個孩子——tom、jerry、成才,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淘氣小孩。tom和jerry,因為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他們的感受,用最嚴格的標準要求他們,而沒有關(guān)注到孩子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成才的父親,因為自己的失敗經(jīng)歷,不想讓兒子重蹈覆轍,所以對孩子實行的是暴力教育。
多少的父母,總在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方法教育著孩子,我們的自以為是,帶給孩子的只有傷害,如同顏子老師所言:只是在不斷的給孩子“蓋抹布”。
劇中有兩個場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tom幫助爸爸把電腦修理好送到辦公室后,沒有得到爸爸的贊美,反而是一頓痛批;當爸爸以為jerry偷錢是去買游戲卡片,但其實他只是希望能買把一個小時的時間陪伴。
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一定也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給孩子下結(jié)論。還記得在《爸爸去哪兒3》里面有一期場景,當大俊一進到蒙古包里面時,就不停的把桌上的飲料往自己書包里裝,爸爸林永健進來之后看到了十分生氣,對孩子一頓責罵。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一言不發(fā),爾后當他們父子兩人在草原上談這事兒時,大俊告訴爸爸說,他只是想到其他的小朋友沒有,想帶回去給他們喝。爸爸聽到兒子的回答,知道自己錯了給孩子道歉之后,孩子脫口而出的是“沒關(guān)系”。他并沒有因為爸爸的誤解而記恨他,反而是成人在教育孩子時,卻喜歡“翻舊賬”。
我們習慣了用自己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待孩子,以為他們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什么都懂;我們討厭孩子不好的行為,以為惡習都是自己造成的,其實不知道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反映出來的就是自己;我們以為不斷要求孩子是愛,其實不知道他們最需要的是關(guān)心和鼓勵。多關(guān)心一下孩子需要什么,多贊美一下孩子的進步,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一種力量。就如同最后jerry所言:
其實這把鑰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
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
我們經(jīng)常都在鼓勵和稱贊下,
跌倒了又站起來,
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
稱贊和鼓勵我們的話,
在我們長大后,也慢慢變了,
門也慢慢關(guān)了?!?/p>
現(xiàn)在我要告訴你,蘋果爛了,把爛掉的削掉就可以。就如同孩子有不完美的缺點時,我們不去看缺點,多看看他們的優(yōu)點,他們依舊棒棒的。
小孩不笨觀后感200字篇二在《小孩不笨》這部電影快結(jié)尾的時候,一個孩子的爸爸說:“我從小就是被人打大的,從來不知道也更沒有體會到什么是愛。因此,當我想表達愛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表達。 ” 由此,我們就應(yīng)該明白,他為什么總是打孩子,他想給孩子買個書包,為什么孩子會不喜歡 ……
作為一名教師,在我們的班上一定會有一些或幾個學(xué)生,他們的父母也很愛孩子,但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愛,他們有的對孩子過于嚴厲,動輒打罵;他們中也有的家長走向另一個極端 --- 他們認為自己從小挨父母的打、罵或者是沒有過上好日子,現(xiàn)在一定要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算愛孩子。因此,在我們的周圍就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孩子被父母打得嚴重的或者是父母被孩子氣得毫無辦法的。我們該如何對待這些問題呢?或者說我們該如何教育這些孩子呢?這應(yīng)該是值得教師思考的一個問題。
首先,作為學(xué)校,應(yīng)該抓住機會通過家長學(xué)校的形勢對家長進行培訓(xùn)。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家長中或者教師中或者社會上的可用資源 --- 成功孩子的家長,教育專家,或者是在某一方面有見地的社會人士,都可以邀請來成為我們家長學(xué)校的培訓(xùn)者。通過他們的培訓(xùn)甚至是現(xiàn)身說法,都么以讓可以為家長提供 反思和借鑒的機會。
其次,作為班主任老師,可以將班級里那些家長們的好的做法匯集到一起,出個小冊子或者通過班級家長會的形式,促進家長之間互相交流。班主任也可以組織搞家長聯(lián)誼的形勢,促進家長之間交流孩子的情況,取長補短。
第三,學(xué)??梢远ㄆ诘慕o家長下發(fā)學(xué)習材料,為家長提供學(xué)習和借鑒的內(nèi)容。
第四,教師應(yīng)該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電影中那位國文老師的錯誤,我們有沒有犯過?是不是經(jīng)常?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該先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先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再談對學(xué)生的教育。
第五,作為教師,我們也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教育者。因此,我們更應(yīng)該了解如何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xué)活動中,將品德的養(yǎng)成放到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上,并作為評價的重要方面。
第六,注重教育細節(jié)教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在平時的施教過程中,應(yīng)該注重細節(jié)教育,養(yǎng)成教育。
作為學(xué)校,我們有責任讓家長了解,作為教師,我們自己必須了解:學(xué)生是一張白紙,我們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讓我們所有的家長和教師:謹慎對待自己的每一個施教行為,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發(fā)展。
小孩不笨觀后感200字篇三《小孩不笨》乃2002年新加坡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此電影既溫情洋溢,亦笑中有淚,贏得來自新加坡本土社會各階層,包括政府高官的掌聲外,更是「時代雜志」極力推介之作。
片中探討家庭關(guān)系、小孩子自殺、教育制度以及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問題,深入淺出,嘻笑怒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電影;故事有許多隱喻,利用小孩和成人之間發(fā)生的事件,來比喻新加坡人和政府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
《小孩不笨》故事講述叁個就讀em3課程的小孩子,如何應(yīng)付學(xué)業(yè)及叁個家庭所帶來的沖突。新加坡的小學(xué)生到了五年級,便要依學(xué)業(yè)表現(xiàn),被分派就讀em1、em2或em3叁種不同課程,其中em3內(nèi)容最淺,亦被視為最沒前途。透過叁位編派到em3課程的小孩,讓大家看到所謂的「精英教育」游戲規(guī)則和家長那種「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如何扼殺了一群無助孩子的命運。
三個讀書不好的小孩-文福、國彬和terry,進入了em3的特別班級,分別承受著無形的壓力。
文福自從被表哥刺激之后激起自尊心,發(fā)誓要考好成績,替坐牢的爸爸以及開面館辛苦養(yǎng)家的媽媽爭一口氣,新來的李老師積極鼓勵孩子和考不好的數(shù)學(xué)課程交朋友,研究它,接近它,摸透它的底,一定會考出好成績,果然文福成功了,逐步考出了76分和92分的好成績,這說明小孩子本身是聰明的,關(guān)鍵是教育方式的選擇,小孩子需要不斷鼓勵的;
國彬的媽媽陳太太因親身體會過沒有文憑的壞處,一直以藤條抽打國彬,逼著國彬勤奮。雖然國彬的繪畫天賦極高,并且國彬發(fā)揮繪畫天賦給警察提供了畫像,幫助警察抓到了綁架文福和terry的綁匪,卻被媽媽漠視,就是要他盡力去把數(shù)學(xué)和英語考到90分以上。國彬曾經(jīng)因為成績不好要自殺,卻在警察追逐不良少年時,被不良少年沖撞,而導(dǎo)致自殺失敗。看到國彬爸爸到警察局領(lǐng)回國彬時說的那句話:“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用自殺來解決問題是愚蠢和行不通的?!蔽也唤錅I了,從此媽媽不再打國彬,只是希望國彬盡力,媽媽患了血癌,在病床前,前來看望國彬媽媽的李老師告訴了國彬獲得美國舉行的世界少兒繪畫大賽第二名的好消息,國彬媽媽欣慰地昏了過去。片尾,國彬媽媽接受了terry捐助的骨髓,治好了血癌,國彬受到美國邀請出國深造繪畫,并且前途不可限量;
terry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大人的話特別是媽媽的話簡直就是圣旨,一句都不違背,甚至同學(xué)嘲笑他若媽媽讓他吃大便也吃么?他竟然回答:“吃啊,媽媽一定會把大便弄得很好吃的!”terry雖然家里有錢,給朋友買禮物、分享漫畫、書籍、電玩,但喜愛依賴別人,做事沒主見,逃避承擔責任,身邊的人依然對其冷嘲熱諷,在他被綁架時,由于文福義薄云天,救助他,被一起綁架了,文福一直鼓勵他并帶他一起逃跑,終于第一次沒有聽大人的話,勝利脫逃,遂決定不再做窩囊廢??吹揭郧按蜥樀臅r候就嚎啕大哭的terry,一邊勇敢地哭著和父母據(jù)理力爭,自己的骨髓自己作主,一定要為國彬的媽媽捐獻,救國彬媽媽的命,一邊在醫(yī)生抽取骨髓時安慰自己不哭不哭我不哭,我又一次聽任兩行熱淚順著面頰落下來,滴在正在為女兒搓洗衣服的塑料盆里,這孩子知道如何和周圍人相處了,如何報答別人了??吹絫erry勇敢地在家里追逐傷害他自尊的父母生意合作伙伴的兒子,并要求對方尊重他,我知道這個孩子終于長大了,學(xué)會思考和自己判斷了。terry救了國彬媽媽的命,國彬爸爸為了報答,想出的口香糖牛肉干廣告創(chuàng)意救了terry爸爸的牛肉干生意,又一次印證了在社會上人們之間多么需要互相幫助,走向共贏,并不只有自私自利、殘酷競爭才能取得成功一條道路。
三個小孩與父母們經(jīng)過心理掙扎,逐漸認識到快樂的定義,并且孩子們也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all for our own good。
小孩不笨觀后感200字篇四對新加坡影視作品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內(nèi)容多是反映家庭生活。近些年很少看見新加坡連續(xù)劇,在國內(nèi)公映的電影更是寥寥無幾。最近看了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英文名《i not stupid》),我在感嘆編導(dǎo)智慧的同時,也思考著我們的教育問題。
影片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三個被分層后在em3(慢班)念書的小學(xué)生terry、國彬和文福的家校生活狀況,揭示了新加坡社會的教育問題。
terry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生活起居都由女傭照顧,一切大小事情都聽從一媽一媽一的教導(dǎo)。他是一個依賴一性一很強,沒有主見的可愛小孩。由于從小和臺灣干一媽一學(xué)華語,所以他的華語很好,而英語和數(shù)學(xué)很差勁,也因此進了em3。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只是英文和數(shù)學(xué)的問題,我的智慧是沒有問題的!”
國彬喜一愛一畫畫,但是功課卻不好。一媽一媽一認為他是不努力才這樣的。于是每天給他補一習一,并且聽了那些“三姑六婆”們的“經(jīng)驗”:有藤條就拿90分,沒有藤條就拿30分。用“藤條教育”,給國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一媽一媽一的打罵,國彬滿是自卑和恐懼。
文福很聰明,處事也比較老道,大概是因為常常幫一媽一媽一在大排檔面店招呼客人的緣故吧。但是“不會讀書”仍舊被別人看不起,包括自己的姑一媽一和表兄。
三個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讓我們看到了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對孩子的教育都只注重“會不會讀書”。表面上看,這是為孩子好,但這種家庭教育是片面的,孩子的個一性一和才能不要說被發(fā)掘,就連那一點“閃光點”也會被澆滅,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都有反作用。
terry勸阻了丟香蕉皮的姐姐,卻被對方罵了一頓,一媽一媽一因此教育他不要多管閑事,因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以至于面對國彬兩次被人誤會打架,terry都因為膽小怕事而沒有挺身作證。孩子原本是很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但是在錯誤的家庭教育下,變得“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不會關(guān)心和一愛一護別人,這是令人痛心的。
“綁架事件”可以看出這三個孩子在面對危險問題時的處理能力。孰優(yōu)孰劣,令人深思。
面對壞人的擄劫,國彬和文福逃下了車,但是看見terry仍在車上,國彬大聲呼救,文福則勇敢地沖上車救terry,卻被一起擄走。被困小屋中,terry不知高低,還像在家里一樣要指定品牌的牛一奶一和面包,自己不會涂面包,歹徒無奈做了一回“菲傭”伺候他。這個情節(jié)很搞笑,笑過卻發(fā)人深省。孩子身處險境卻不知,根本無法判斷好人和壞人。社會的復(fù)雜一性一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如何讓孩子學(xué)會保護自己。
面對未知的險境,文福一直在等待時機和terry一起逃跑??墒莟erry卻天真地認為要聽大人的話,不準備逃跑。文福很生氣地告訴他不是每個大人的話都要聽的。逃跑的過程中文福選擇了沒人走過的小路,結(jié)果和前來救援的警察匯合,他們順利得救了。我很佩服文福,一個小孩在危急時刻可以冷靜地一步步擺脫危險,表現(xiàn)了很大的勇氣和智慧。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未必有這樣的能力。面對社會,處理危機的能力是我們必須要教給孩子的。
國彬雖然沒有被擄走,但憑借驚人的繪畫天分,素描了兩名歹徒的畫像,向警察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材料。
看到這里,我很驚嘆。國彬和文福這樣在學(xué)業(yè)上所謂的“落后學(xué)生”,融入社會生活中卻表現(xiàn)得如此有活力,如果我們拋開“不會讀書”的標簽,這樣的孩子可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慶幸的是,新的班主任李老師看到了孩子們的與眾不同,讓孩子們看到了希望。在她的鼓勵下,文福的數(shù)學(xué)成績進步很大,考到了92分;國彬拿到了國際繪畫比賽大獎;terry在同伴的影響下,逐漸懂得關(guān)心他人,分辨是非,變得有主見了。
教育過程中,給孩子三六九等地“過濾”,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們在飽受學(xué)業(yè)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快班同學(xué)的嘲笑、親戚朋友和社會的輿論壓力。他們稚一嫩的肩膀又能承受多少呢?如果僅以分數(shù)來衡量孩子的能力,恐怕我們會失去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
我們可以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片子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吧。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