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袁紹在討董卓行動結束后是極其活躍的。前文已經(jīng)提到,少糧缺地盤的袁紹,兵不血刃拿下了韓馥的冀州。要知道,一塊豐饒的土地對于一個圖王霸業(yè)的諸侯來說意味著什么?充足的兵源,人才市場和大本營。劉備前期顛沛流離,不正是缺少這樣一個大本營么?
而韓馥將冀州為袁紹拱手獻上,這位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官四代”竟然真的張嘴吃到了天上掉下的大餡餅。但這餡餅真不是白吃的,和公孫瓚約好的平分其地,卻變成了袁紹一人獨吃大餐,我們大名鼎鼎的“白馬將軍”豈能坐視袁紹竊取他的勝利革命果實?所以這倆半年前還“海誓山盟”共討逆賊保國安民的“義士”,在董卓還活得好好的當頭,就先掐開了架。
這場無厘頭的戰(zhàn)爭究竟怎么開始的?從背離討董大業(yè)后,袁紹和公孫瓚都打起了冀州這塊大肥肉的算盤。不得不說,袁紹的戰(zhàn)術確實挺高明,算準了韓馥的軟弱無能,用公孫瓚這個強寇作籌碼,兵不血刃拿下了冀州。而得知這一消息的公孫瓚,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談判代表——親弟弟公孫越來提醒袁紹按合同辦事,因為韓馥開門揖盜是公孫瓚威脅在先的。這里想吐個槽,這公孫瓚,這點上還真就比袁紹不如,典型的家族企業(yè)關系戶。
從公孫越的表現(xiàn)來看,這家伙還真是公孫瓚的胞弟。他作為公孫瓚的使者來與袁紹談判,從道理上講,和使者談判,也就是和公孫瓚一方談判,公孫越此刻代表的是他的公司出席談判會議,而袁紹的回答卻是:“可請汝兄自來,吾乃有商議?!边@是一個毫無道理的要求,同時也可看出袁紹是在敷衍這位使者。道理上講不通,公孫越并沒有給出任何異議便告辭回家。從局勢上來看,冀州已經(jīng)全部落在了袁紹手里,強龍尚且難壓地頭蛇,何況敵強我弱呢?公孫越也沒有任何的防范準備,愣是在快快樂樂把家還的路上,遭遇了一群自稱“董丞相家將”的不明殺手亂箭射死了。
到這會兒,公孫瓚終于從這個小孩子都看得出的圈套里醒悟過來了:“汝教我起兵奪韓馥,就里取事如此。今又詐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報!”不錯,他居然還能知道刺客并不是董卓的人,確實不像那此地無銀的隔壁阿二一樣二。于是公孫冤大頭“非常意外地”帶著小弟找袁紹報仇來了,而早有準備的袁紹也率領大軍在界橋和公孫瓚對上了陣。應該說,袁紹的這一次進軍思路是很明確的,為什么要選界橋這個地方與公孫交手?前文早就講過,公孫瓚是何人?“白馬將軍”,手下騎兵占了多數(shù),他最主要的利器也就是他的騎兵部隊。而騎兵能發(fā)揮作用的前提是什么?當然是良好的天氣,輔以開闊的地勢。天氣自然不是袁紹可以左右的,然而地勢是袁紹可以選擇的。袁紹大軍推進到橋東便停住了腳步,存心是要講公孫瓚的騎兵大隊堵在界橋的另一側。
騎兵優(yōu)勢無法發(fā)揮的公孫瓚隨后慘敗,袁紹再接再厲,一位從沒聽他吹捧過的將領麹義——大發(fā)神威,痛擊公孫軍,斬殺地方先鋒嚴綱。袁紹此時是什么表現(xiàn)?“袁紹先使探馬看時,回報麴義斬將奪旗,追趕敗兵。因此紹不準備,只引帳下持戟軍士數(shù)百人,弓箭手數(shù)十騎,與田豐在馬上呵呵大笑曰:“公孫瓚無能之輩!””戰(zhàn)役尚未結束,他便像在游戲里用一個滿級的角色虐了一個菜鳥一樣自信。結果是什么?猝不及防,敵將趙云殺到面前,險些來個擒賊擒王。好在這會兒袁紹倒是沒丟他那四世三公家室的臉,不聽田豐之計躲入空墻逃避,手扔頭盔愿拼死一戰(zhàn),換回了士氣,在顏良、文丑援軍到來后,抵擋住了趙云的突擊。結果袁紹的英雄氣概在劉關張的突然加入又不知落入哪家狗肚里去了,這三位在虎牢關還聽任袁紹調遣的昔日門下客成了公孫瓚的援軍,而袁紹見了他們是什么反應?“驚得魂飛天外,手中寶刀墜于馬下,絲韁忙挽,急要逃回”。
這得是什么樣的心理素質啊!且敗陣后,袁紹便再不出戰(zhàn)了。而董卓這位他與之“不共戴天”的有著國仇(禍害朝綱)家恨(屠戮袁紹滿門)的死敵為他和公孫瓚講和,袁紹竟然出迎百里接受了董卓的“旨意”,這又是何等的節(jié)操啊!
看到這兒,真的按耐不住這吐槽的決心了。此前在為公戰(zhàn)虎牢關前逡巡不進的袁紹,在私斗時倒是果敢直前。怯于公戰(zhàn),勇于私斗,市井小人之舉,哪像是一個四世三公的豪門貴族?再看看他的行為,為人謀而不忠,與公孫瓚相約攻打韓馥,卻與韓馥暗通款曲;為增援韓馥卻翻臉奪走韓馥的土地,違背公孫瓚的聯(lián)盟協(xié)議還陰謀殺死其弟。如公孫瓚所說,真“狼心狗行”之徒,真不比董卓優(yōu)越到哪去。再看看他的心智,一場小勝便能讓他飄然若仙忘記眼前的危險,一點威脅便能讓他魂飛天外寶刀墜地,這心理素質比小學生又能強到哪去?
所以,無論袁紹手下再怎么群星云集,再怎么兵強馬壯,以及他如何如何取得一場又一場的階段性勝利,充其量,袁紹也只不過是個持續(xù)暴漲的垃圾股而已——跌停直到破產,是他必然的趨勢。正如曹操所言,袁紹不過色厲內荏之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