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是東漢末年三國時代割據(jù)軍閥之一。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后為劉備所敗,后病逝于荊州。在歷史上,他還有一個稱呼,曹操稱他做“守戶之犬”,究竟為什么說劉璋是守戶之犬?
劉璋和他父親劉焉先后統(tǒng)治西川二十多年的一方諸侯,還不算是無道之主。他的父親劉焉還曾鎮(zhèn)壓過農(nóng)民起義,后來又造作乘輿車具千余乘,有僭位稱帝的野心。劉璋則沒有多少明顯的劣跡。他是沒能舉賢任能,法正,孟達這些賢能之士在蜀都不得志,彭漾也被謗遭貶,但他也能聽從吏民的請求,留用執(zhí)法嚴正的董和,許靖也是他招請來蜀做了巴郡﹑廣漢太守的。
他只是愚弱無能。他據(jù)有益州,就不是靠自己的威望,而是靠父上的基業(yè),加上偶爾的機遇。如果不是劉焉的另兩個兒子因參與馬騰的謀反而被殺,如果不是因為溫仁無威,劉焉死了以后,劉璋恐怕也不會被州大吏趙韙他們推出來做益州刺史。
愚弱無能,因而缺少統(tǒng)御力,威懾力。當時,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的有數(shù)萬家,這些人被收為兵,稱作東州兵。東州兵為非作歹,侵暴吏民,劉璋沒有辦法禁止他們。龐羲本是劉焉的通家故舊,又就過劉璋他們,應該是可靠的,但因為劉璋寬柔少明斷,龐羲也自專權(quán)勢,劉璋拿他沒辦法。曾推舉他襲益州之位的趙韙,受到劉璋重用,卻反過來勾結(jié)朋黨,起兵打劉璋。劉璋又無能為力,倒是那些東州人,怕趙韙得勢,同心協(xié)力幫助劉璋,才殺敗趙韙之軍。
由于無能,當政十幾年,益州不但沒有得到治理,反而弄的一塌糊涂。諸葛亮曾和法正議論過劉璋治蜀。諸葛亮說劉璋治蜀,既沒有施行德政,也沒能使威刑整肅,這樣,蜀土的人士都一個個專權(quán)自恣,全不顧什麼君臣之道,用名位去籠絡這些人,到極高的名位,這些人就連名位也看不上眼,用恩遇去順撫這些人,恩遇完了這些人又驕橫怠慢起來。這一點,劉璋自己心理也清楚。當劉備攻成都時,成都吏民都想拼死一戰(zhàn),他卻不贊成,他說,他們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沒有給百姓任何恩德,再打下去,于心不忍。
到劉備入川前后,就更看出劉璋庸暗無能。
劉備入川,是劉璋招請而來的。召劉備入川,不僅是一大失策,而且看出劉璋連起碼的政治斗爭常識也不懂。劉備入川,和他當年投袁紹﹑投劉表時大不一樣,他已經(jīng)是謀臣良將濟濟,兵強馬壯,赤壁之戰(zhàn)打敗曹兵,更加勢力雄厚,這樣一股力量入川意味著什麼,劉璋竟絲毫沒有考慮過。劉備對西川,早就志在必得,還在隆中,他就和諸葛亮定下了西取益州的戰(zhàn)略構(gòu)圖,而且從當時形勢看,曹操占據(jù)中原,孫權(quán)占據(jù)東吳,劉備要擴張勢力,只有向益州發(fā)展;劉備的梟雄性格,連曹操都駕馭不了,更不可能聽臣于劉璋,這都是常人不難想到的,劉璋卻絲毫沒有察覺。他只相信一點,劉備與他同是宗室,不會懷有異心。這已不僅是無能,而且顯得太幼稚了。
由于無能,對部下他也就無法察其忠奸。他派張松見曹操,張松回來勸他結(jié)好劉備,這是張松事實上就已別有意圖。后來派法正見劉備,法正回來,和張松等人密謀獻西川,戴奉劉備,出賣劉璋,這些活動就在劉璋眼皮底下進行,他也絲毫未能察覺,不僅如此,還一次又一次派他們連結(jié)劉備,聽信他們,重用他們。
這樣一個人物,最終失去西川是不足為怪的。《三國演義》里,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評他是“守戶之犬”,他確實只能守點成業(yè),從后來的情況看,他連父業(yè)也為守住,似連稱職的“守戶之犬”也夠不上。
這個人物,《三國演義》作了真實的描寫,從這個人物身上,人們可以看到封建統(tǒng)治階級昏庸無能的一面。這個人物,為我們提供了又一類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典型。
歷史上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是:“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