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滉是誰呢?李滉其實是朝鮮李朝的一名唯心主義哲學家,同時也是朝鮮朱子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滉既對以徐敬德為代表的唯物主義持反對觀點,又對佛教和王陽明的主觀唯心主義表示排斥。李滉認為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才是真理。
李滉畫像
李滉于1501年出生在慶尚北道禮安縣,兩歲時喪父,由母親一手帶大。由于貧苦與喪父使得他成為被他人輕視的對象。在這樣困境中,李滉的母親對于他的教育依舊十分嚴格,要求他不但要品行端正,而且還得專于學問。于是那時開始李滉便對學問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12歲便開始學習《論語》,20歲正式學習《易經(jīng)》和宋明理學。1523年,22歲的李滉在成均館開始學習更多知識。
1527,李滉中舉,被任命擔任過戶曹佐郎、正言、承文院校里等職位。然而就在他官途一片坦蕩的時候,由于對朝鮮中宗時期的黨爭感到厭倦,李滉主動提出告老還鄉(xiāng)。1534年,李滉重返成均館后又重新任職。據(jù)史料記載,李滉一生一共擔任過140多個職位,有79次離任是因其主動辭官。
李滉坦言道,這是為了"使自己品行端正"。在任官期間,李滉發(fā)展并完善了朝鮮的紹修書院。年過半百時,李滉隱居在陶山書院處,并自稱其號為"退溪"。在朝鮮明宗時期,由于明宗多次邀請,李滉于67歲時重返朝政,在這段期間李滉編纂了著名的《圣學十圖》。李滉于1570年逝世,謚號文純。
朝鮮李朝朱子學的代表人李滉為何叫退溪
李滉,作為現(xiàn)韓國、古朝鮮歷史上的著名學術(shù)大家,著名的哲學家,他的一生充滿了跌宕起伏,數(shù)度出仕入仕,留下了那神奇而神秘的一生,以供后世之人的談?wù)?。李滉,又被稱為李退溪,李滉為何叫退溪,李滉叫做退溪是否有典故隱藏其內(nèi),退溪對于李滉來說,又意味著什么,使得李滉又叫做李退溪。
退溪集評論
李滉出生于朝鮮時期燕山君七年,從他出生直至離世,共計度過了七十個春夏秋冬。李滉,又稱為李退溪,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個。
其一、李滉家鄉(xiāng)有一條小溪,李滉的童年時光中一直存在著這條小溪,小小的李滉,小小的溪水,同樣孤獨,互倚作伴,這條小溪有個好聽的名字,就叫做退溪。
其二、李滉成年后,因為才學卓著而聞名于世,被最高君主授予官職,常伴君側(cè),出入仕途,而后由于政局不穩(wěn)、或者政見不同等原因,李滉數(shù)度激流勇退,回到故鄉(xiāng),來到他幼時常伴的退溪邊,終日相伴,也在此時,李滉給自己的號取名為退溪。退溪同樣是一個暗喻,暗指了李滉內(nèi)心的苦悶,由于無法將自己的抱負理想抒發(fā),以改革朝廷,以改良民生,退溪便是數(shù)次激流勇退的代指了。
其三、李滉終期一生,成為了偉大的哲學家,著有許多有名的書籍,其中最為有名的書籍便是聞名于世的《退溪集》,在后世之人心中,李退溪的辨識度也慢慢的提高起來,最終李退溪幾乎就代指了李滉。
朝鮮古代哲學家李滉個人資料簡單介紹
李滉,聽名字就象是一名中國人,那么他究竟是否是一名中國人呢?在李滉的一生中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何事,做出了何種貢獻,帶著種種疑問,讓我們一同走入李滉簡介,從李滉簡介中去尋找著相關(guān)答案,并從李滉簡介中去深刻了解李滉,以便于能夠準確的認識他。
李滉
李滉,他是一名東方人,但并非是中國人,而是一名朝鮮人。眾所周知,李姓在朝鮮國家中也算的上是一個大的姓氏,所以李滉的身份也并非是普通的賤民,雖然并非皇親國戚,但是李滉的出身也是相當顯赫的,是朝鮮的士族門閥,只可惜天意往往弄人,使得世事往往不如人意,李滉的父親在他年僅兩歲之際便因病離開了人世,留下了小小的李滉,家中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故,喪父后貧窮一直如影隨形,李滉的日子也變得困苦不堪,長期吃不飽,長期在世人的白眼中度日,但也正因為這段艱苦的身世,造就了李滉不一般的耐受力,也磨練了李滉的心志,使得他刻苦豪賭,使得他養(yǎng)成了諸多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成年后的李滉,因少年時的不懈努力,很快便在朝鮮朝廷中暫露頭角,并受到諸多青年們的追捧,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儒學家。在李滉的一生中,他并不重名利,多次入仕,又曾多次離仕,性格較為自我清高,不受世俗之羈絆捆綁。李滉的一生,醉心于學術(shù)研究,尤其是哲學,著有有名作品《退溪集》等,成為朝鮮歷史上的一名著名人物。
朝鮮古代李朝哲學家李滉怎么讀
李滉,朝鮮的一大文學大家,著名的哲學家,著名的儒學家。那么李滉的滉字怎么讀?在漢語字典中,李滉的滉字的讀音是固定的,還是多變的?李滉的滉字作為名字的讀音是否又有什么特別、不同之處?接下來請一同翻閱漢語字典,去了解李滉怎么讀?李滉的滉代表了何種意思?
李滉退溪學說
經(jīng)過一番的翻閱字典后,結(jié)果可能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李滉的滉字并非是一個多音字,相反地滉字卻是一個形聲字,讀音取其右邊,讀huang,四聲。在一番確認后,滉字就是一個固定發(fā)音的字,那么滉字的釋義是不是也是獨一無二的呢?答案顯然不是的,那么接下來去具體看看滉字的釋義,并弄清楚作為李滉的滉字代表了怎樣的意思?
其一、滉字代表了廣闊深遠的意思,在這里滉字就是一個形容詞,起著形容的作用,組詞有如滉漾等,理解為廣闊深遠的樣子。
其二、接著第一層意思來說,滉字是作為一個形容詞出現(xiàn),準確來說,滉字更多的是用來形容水(湖水)的一種形態(tài),一種動態(tài)的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水顯得生機勃勃,生活形象,讓人內(nèi)心產(chǎn)生美好,產(chǎn)生向往之情。
其三、滉字除卻形容詞外,還可以作為動詞存在的,當它改變成為了動詞,其意思也發(fā)生了相應(yīng)的變化,代表了波動的意思,組詞如滉然等。
李滉,作為一個名字中的滉,顯然作為第一種釋義存在顯得更為合理和準確。
李滉的影響有哪些
朝鮮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朱子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滉,一生做出了不少功績,其哲學思想和優(yōu)秀著作令無數(shù)學者政治家學習借鑒。在文學領(lǐng)域,李滉的影響可謂是巨大的。李滉對于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很是推崇。
李滉幣
他認為“天理” 與“人欲”是對著的,他主張人們放棄"人欲",遵從"天理"。在李滉的眼中,"四端、七情"與"天理、人欲" 不盡相同。"四端" 可以理解為"天理",但是"七情"卻不等同于"人欲"。李滉認為,"七情"包括了人的大部分感情,有著為善為惡的兩種可能性,但是"人欲"則一定是"惡"的。因此,"天理"和"人欲"便是相互對立的,兩者是不可并存的。
他認為,讀書、修養(yǎng)的主要目的就是祛除"人欲"。這個觀念折射出了當時李朝當權(quán)者的利益及思想。李滉獨特的哲學思想在朝鮮哲學史上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理欲觀使得在位者們紛紛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從而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fā)展。同時,日本朱子學也對其思想加以研究學習,因而其發(fā)展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李滉在韓國可謂家喻戶曉,李滉的影響之一便是韓國政府為了表達對這位出色的思想家的紀念之情,在其印制的第三版的1000元的韓元上,印上了李滉的頭像。此外,在首爾特別市的鐘路區(qū)的北部也有著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在跆拳道中,有一種名為退溪套路的打法也是以李滉的號來命名的。
朝鮮李朝唯心主義哲學家李滉簡介
李滉,之所以能夠成為朝鮮時期的著名人物,并且直至今時今日,韓國人們的心目中仍然肅然的敬仰著他,必然有著重要原因存在的,那邊是李滉的思想。那么李滉的思想中究竟隱含著怎么樣的內(nèi)容,李滉的思想在那時對朝鮮有著怎樣深遠的影響呢?接下來圍繞著上述問題,去重點了解一下其中內(nèi)容。
李滉的陶山書院
首先,李滉的思想是以退溪學說為核心內(nèi)容的一種思想,作為退溪學說,這個繼承了朱子學說的思想,迄今為止,被古今學者研究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幾乎是從21世紀開始至今便被不斷的用來研究和討論。
其次,李滉的退溪學說可以說是來自于朱子理學,但是又不同于朱子理學。在李滉的思想形成之初,他便多次熟讀了朱子理學,努力弄清其中的學問和因果關(guān)系,但李滉后期的思想形成卻又走向了一條不同于朱子理學的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退溪學說,可以說退溪學說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揚帶動了朱子理學的發(fā)展,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可謂是相輔相成的。
最后,李滉的退溪學說講述的核心是心與性、四端與七情之間的關(guān)系。上升到哲學層面來說,李滉的思想比起朱子理學,更加偏向于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觀,對于當時的朝鮮社會來說,退溪學說產(chǎn)生了較大范圍的思想觸動,更有莘莘學子紛紛表示了對該學說的興趣,拜入李滉的門下,其中少數(shù)更是成為了李滉的得意門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