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辛苦打下江山,自然希望這個江山能在自己的后代中子子孫孫繼承下去,太子朱標本是朱元璋最屬意的繼承人選,卻英年早逝,朱元璋不得不考慮他人。
周王、晉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攤扶不上墻的爛泥,還差點兒被廢了王號。晉王外表殘暴,違法亂紀,然而本質上是個膽小鬼。魯王是個天大的蠢貨,為長命百歲,亂吃丹藥,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殺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幾個成器的,卻是舞文弄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藝術家。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只能在燕王朱棣和朱標次子朱允炆中選了。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類,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適合當皇帝。但是,血統(tǒng)卻給他帶來了大麻煩。他真的是龍子嗎?
江山當然只能交給親生骨肉坐,必須是純種的龍種,就是說是馬皇后所生。嫡長子繼承制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朱元璋跳不出這個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會選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個妃子生的,或許這個妃子還是少數民族。有可能是高麗人,究竟是北方高麗民族,還是來自朝鮮半島,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稱朱棣的媽媽是元順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管理宗廟祭祀、禮樂的官方機構太常寺的記載(現已丟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標、秦王和晉王,跟馬皇后沒什么事兒。而另外一個妃子生了朱棣,這個妃子就是石頁妃。
朱棣稱帝后纂改《太祖實錄》,把能得到的資料全部纂改,拼命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生的,還拿出很多證據證明他當皇帝是合法的,證明朱元璋有意傳皇位給他。
而朝鮮的一條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謊言。1389年,朝鮮使臣權近等人在北平拜謁燕王,回國后寫了一本《奉使錄》。里面說,他到北京燕府去見燕王,可是很不湊巧,那天是農歷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媽媽的忌日,燕王不見客人。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說朱棣不是馬皇后親生。
朱元璋艱難決定:立16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
只有嫡長子繼承皇位,大家才擁護。朱棣不是馬皇后的親兒子,所以經過權衡,朱元璋作了一個異常艱難的決定:立16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這讓朱棣十分窩火,十分不服氣。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長孫朱允炆的背,譏諷地說:“沒想到我侄兒還能有今天的榮耀啊!”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見,厲聲責問朱棣:怎敢對皇長孫如此無禮?朱允炆急忙打圓場,才沒讓朱棣十分難堪。
圖片來源于網絡
立皇太孫的第二年,朱元璋還是擔心朱允炆太文弱,壓不住陣腳,管不住軍隊,于是開始大殺功臣,藍玉、胡惟庸集團先后被清洗。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朱元璋當初的選擇是個錯誤。如果選朱棣當皇帝,就不會出現后來歷時4年的內戰(zhàn)。朱棣發(fā)動清君側,將朱允炆趕下臺取而代之。為抹殺篡權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穩(wěn),朱棣拼命說謊,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的親兒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