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 顏良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一部亂世英豪的古典文學作品,作品中文臣武將如恒河沙數。徐晃與顏良,分別是曹操與袁紹陣營的兩員猛將,那么論武力值,這二人孰高孰低呢?熟讀三國的朋友一定會回答,毫無疑問是顏良,就憑白馬之戰(zhàn),顏良二十回合將徐晃打落馬下,便不難得出結論。然而事實果然是如此嗎?
徐晃劇照
白馬之戰(zhàn)初時,曹操引兵十五萬,分三隊而行,于山前平川曠野之地與顏良率領的十萬大軍對峙,戰(zhàn)鼓擂擂,一觸即發(fā)。曹營先鋒宋憲、魏續(xù)二人先后躍馬揚刀上前挑戰(zhàn)顏良,均被顏良斬落馬下,曹操大驚,遂派徐晃迎戰(zhàn)。
徐晃的武功底子原本不在顏良之上,就連戰(zhàn)神關公也不敢小看之,然而此刻距離曹操重金招攬關羽的事不久,一個新來的漢將德蒙曹操器重,又是高官厚祿又是香車寶馬的,如徐晃這般長期跟著曹操出生入死的功臣自然心中不服,因而帶著這種情緒出戰(zhàn),難免有出工不出力之嫌,前后不過二十回合就敗在顏良手下,反而墮了曹軍威風,大漲了袁軍士氣,使得徐晃這位蓋世英雄歷經千百年后都洗刷不掉河北軍手下敗將的污名。
行文至此,筆者不僅私下揣測,若顏良沒有被關羽所殺,倒不妨找機會再與徐晃堂堂正正地比試一次,在毫無外力及心理因素的干擾下來一場巔峰對決,方能顯示出雙方的真本領,到那時,誰輸誰贏還是未知數呢!然而歷史就是如此,從來只有結果與后果,哪里來的如果。
徐晃和許褚誰厲害
自古亂世出英雄,中國歷史上就數三國猛將最多,蜀有張關趙,孫權有太史慈,黃蓋等多人,北魏的曹操帳下自然也不少,其中就有徐晃和許褚。
許褚像
徐晃,字公明,出生在今天的山西省,三國武將,曹操帳下領軍先鋒。許褚,大名仲康,出生地在現(xiàn)在的安徽省,也是三國名將,同是曹操帳下先鋒。同是先鋒,都是武將,雖是在同一個主子下做事,但也總會讓后人有所猜測,這樣的猛將,兩人誰會更厲害一點呢?
為這個問題,爭議很多,而這兩人也給后人留下了爭議的理由,因為兩人有過兩場爭斗,雖是兩次都打成了平手,不過依然是爭議頗多。
第一次兩人交手,似乎是五十來個回合便定位平手,看著卻覺得兩人可能有放水,另外,覺得曹操可能也不愿兩人中何任一人受傷,因為他有心兩人一并收復,要是傷了其中誰,那都會少了一員虎將。
第二次相斗,依然是大戰(zhàn)于五十回合,但依舊是沒見輸贏,雖是徐晃力量略遜色許褚,但似乎比許褚更懂得撤招,所以一開始徐晃的偷襲,被許褚用力道克制,但后面許褚似乎也吃了點小虧,就這樣依然打成平手收兵,這是史書和小說,影視劇中所說的,但對于看者,卻依舊眾說紛紜,有說許褚厲害,也有說徐晃厲害的,但投票許褚顯得多一點,理由也很多,但為徐晃辯護的也不少,局面貌似有點僵持不下,不過都是一代人物,也許就沒什么勝負之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