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chuàng)作的一篇駢文。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文章除少數虛詞以外,通篇對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多,對得整齊;又幾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較自然而恰當,顯得典雅而工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可以看一看。
第一,“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1、據《晉書·張華傳》,晉初,牛、斗二星之間常有紫氣照射。張華請教精通天象的雷煥,雷煥稱這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張華命雷煥為豐城令尋劍,果然在豐城(今江西省豐城市,古屬豫章郡)牢獄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內有龍泉、太阿二劍。后這對寶劍入水化為雙龍。
2、據《后漢書·徐稚傳》,東漢名士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賓客,惟徐稚來訪時,才設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懸置起來。
第二,“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此間典出《詩經-爾雅-釋地》:“東南之美,有會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華山之金石?!睍褪墙裉斓慕B興,后用“東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第三,“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p>
騰蛟起鳳典出《西京雜記》:“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奔皳P雄著《太玄經》“夢吐鳳凰集《玄》之上,頃而滅?!?/p>
紫電清霜典出《古今注》:“吳大皇帝(孫權)有寶劍六,二曰紫電?!奔啊段骶╇s記》:“高祖(劉邦)斬白蛇劍,刃上常帶霜雪。”
第四“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p>
老當益壯典出《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p>
青云之志典出《續(xù)逸民傳》:“嵇康早有青云之志?!?/p>
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內)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今江西南昌)時,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在那里宴請文人雅士和賓客朋友。他的女婿吳子章很有文才,閻伯嶼叫他事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時當眾炫耀。王勃是當時有名文士,也在被請之列。
宴會上,閻伯嶼故作姿態(tài),請來賓為滕王閣作序。大家事先都無準備,所以都托辭不作。請到王勃時,他卻并不推辭,當場揮毫疾書,一氣呵成,寫就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各賓客看了一致稱好。閻伯嶼讀后也深為欽佩,認為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寫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讓吳子章出場著文了。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