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是由東晉時期的史學家干寶所著的《搜神記》,里面的內容多為鬼神靈異,還有一小部分故事來自于民間傳說,另外,還有一些暴露統(tǒng)治階級殘酷、歌頌反抗者斗爭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
《搜神記》是一部志怪小說,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多篇,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神話的先河,作者是東晉史學家干寶。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
《搜神記》所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tǒng),它與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來,歷代帝王無不親登祭壇祭祀,而記載神鬼傳說的典籍。
除《山海經》、《淮南子》外,《搜神記》稱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為我們保留了不少珍貴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小說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搜神記》大多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后世影響深遠。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后人稱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
干寶(?~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啟《海鹽縣圖經》
云:“父瑩,仕吳,任立節(jié)都尉,南遷定居海鹽,干寶遂為海鹽人”。又云:“干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雜存》云:“干寶……海鹽人也。按武原古志云,其墓在縣西南四十里,今海寧靈泉鄉(xiāng)。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志,蓋古地屬海鹽也?!?/p>
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干寶初仕鹽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后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干寶舉家遷至靈泉鄉(xiāng)(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干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鹽通元),自此,海鹽成為干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